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满江红·秋日经信陵君祠》赏析

(2023-07-09 18:34:30)
标签:

清词

陈维崧

满江红

秋日经信陵君祠

满江红·秋日经信陵君祠
陈维崧
席帽聊萧,偶经过、信陵祠下。正满目、荒台败叶,东京客舍。九月惊风将落帽,半廊细雨时飘瓦。桕初红,偏向坏墙边,离披打。
今古事,堪悲咤。身世恨,从牵惹。倘君而尚在,定怜余也。我讵不如毛薛辈,君宁甘与原尝亚?叹侯嬴、老泪苦无多,如铅泻。
古往今来,命运似乎总是喜欢和有才华的人开玩笑,在几次三番地捉弄他们之后,才给他们以施展的机会。而在此之前的长期磨难中,这些才子往往会自怨自艾,留下无数兴会标举的动人篇章。清代大词人陈维崧也不例外,他早年随父贞慧避居山村,不与新朝合作。三十岁后参加科举考试,但七试七黜,连举人也没考上。久困场屋使他牢骚满腹。这年(约在康熙七年,1668)他又赴京求仕,未果而归,途经河南开封,在凭吊那里的信陵祠时,写下了这首声情悲愤的词作。
“席帽聊萧,偶经过、信陵祠下。”这首词开头二句是说,我戴着遮阳的帽子,略显萧瑟,偶然从信陵祠堂下面走过。
起拍四字先为自己画像。“席帽”是一种用藤席编织的帽子,唐宋时士子出门时常带在身边。“聊萧”形容破旧,也见出人的失意潦倒。次句点题,交代所经地点。“偶”字以表面的不经意,反跌出内心的沉重和在意,因为它的拜谒古祠,决非一时兴到之举,这完全可以从全词的抒写中看出。信陵君名无忌,是战国是魏昭王的少子,以好客重才著称于史。后人立祠纪念,也正因此。以下数句,均就眼前所见的秋景落笔,营造出一种悲凉萧瑟的氛围,同时为下片的直抒胸臆铺垫蓄势。
“正满目、荒台败叶,东京客舍。”这二句是说,眼中含着泪水,荒凉的台阶上落满枯败的叶子,留宿河南开封。
在秋日的寒风凄雨中,映入词人眼帘的是一片荒败破落的景象。其中“东京客舍”一笔两意,既由此点出自己的作客身份和地点,又揭示出这里原来是信陵君当年礼贤下士,收养门人食客的场所。这样就能引起人们对词人目前处境冷清和昔日门客如云的对比和联想,并由此生发无穷感叹。
“九月惊风将落帽,半廊细雨时飘瓦。”这二句是说,九月的大风把帽子吹得随风飘零,走廊的大部分雨水飘洒瓦屋之上。
“九月”句用典。东京名士孟嘉九月九日曾随桓温游龙山,被大风吹落帽子,自己不觉,桓温于是命孙盛作文嘲笑。词人在此用来曲笔写风,妙在不隔,并暗示出自己浮想联翩时的失神和狼狈。
“桕初红,偏向坏墙边,离披打。”歇拍二句是说,乌桕树的叶子经秋霜而红,雨打的叶子散乱状朝着破烂的墙边伸展。
这一看似闲笔的景物定格,无疑也深寓着词人一言难尽的人生感慨,是他仕途屡遭挫折的生动写照。
上片由“席帽聊萧”的人物形象,到“荒台败叶”的景物氛围,再到“细雨飘瓦”的天气状况,层层渲染烘托,不能不令人深切感受传统悲秋题材的丰富内涵,以及词人当时当地的特殊情怀。
“今古事,堪悲咤。身世恨,从牵惹。”换头四句是说,过去的事情和现在的事情交织在一起,十分咤恨,怨恨自己的身世,因此受牵连。
换头总领,以古今人事可以相通而悲,引出吊古伤今的情怀。古代贤人识才、爱才、重才,使怀才不遇的当代词人深感生不逢时,“身世恨”因此骤然而生。是啊,词人三十岁前适逢明、清易代的社会大动乱、出处为难,报国无门;三十岁后局势稳定,有心出仕,却屡挫场屋,眼看老之将至,来日无多,这怎能不令人抱恨终身!
“倘君而尚在,定怜余也。”这二句是说,假如信陵君还在,他一定会垂怜我的哀叹。
“我讵不如毛薛辈,君宁甘与原尝亚?”这二句是说,难道我还不如毛公、薛公那些人吗?信陵君待我难道甘愿比平原君、孟尝君低一等吗?
这两句语词真诚恳切,又不乏自负。其用世之意、不遇之悲,跃然纸上。
“叹侯嬴、老泪苦无多,如铅泻。”末二句是说,感慨侯嬴,泪水尽情流淌也觉得不够悲伤。
在自信才识和忠心都不在毛、薛两公以下后,他再次以魏国隐士侯嬴(曾受信陵君礼遇,后出谋击秦救赵,并以死相报)自比,用老泪无多,如铅自泻的情形,和盘托出内心的悲愤。
至此全词吊古与伤今完全融合为一,难分彼此。

附录:满江红·秋日经信陵君祠
陈维崧
席帽聊萧,偶经过、信陵祠下。正满目,荒台败叶,东京客舍。九月惊风将落帽,半廊细雨时飘瓦。桕初红,偏向坏墙边,离披打。
今古事,堪悲咤。身世恨,从牵惹。倘君而尚在,定怜余也。我讵不如毛薛辈,君宁甘与原尝亚?叹侯嬴、老泪苦无多,如铅泻。

注释
满江红:词牌名,又名《上江虹》《念良游》《伤春曲》。双调九十三字,前片八句四平韵,后片十句五平韵。
信陵君祠:故址在河南开封。信陵君,即战国时魏国公子无忌,昭王少子,封于信陵(河南宁陵),与春申君、平原君、孟尝君并以养士好客称,有“战国四君”之誉。
席帽:古代流行的一种遮阳帽,以藤席为骨,敷以面料,周有大缘,如同斗笠。古人常以“席帽随身”指辛勤求取功名。 聊萧:冷落、萧瑟。
东京:指开封。开封战国时为魏国首都,名大梁。自五代至北宋,皆号东京。
惊风:大风。 落帽:晋孟嘉在九月九日随桓温游龙山,风起吹落孟嘉的帽子,而孟嘉竟不知觉,桓温命孙盟作文嘲嘉。
飘瓦:飘洒屋瓦之上。此化用李商隐《重过圣女祠》“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诗意。
桕(jiù):即乌桕树,叶经秋霜而红。
离披:散乱状。
从:因此。
讵(jù):难道。 毛薛辈:指信陵君门客毛公、薛公。二人皆魏处士,秦国乘信陵君留赵不归出兵伐魏。二人冒死劝信陵君归国,解救魏国大难。
宁:难道。 原尝:指与信陵君齐名的平原君、孟尝君。 亚:次一等。
侯嬴:战国时魏人。年七十而为大梁夷门监门小吏,信陵君慕名往访,亲为执辔驾车,迎为上客。公元前257年,秦围赵邯郸,赵请魏援。魏王授意统帅晋鄙中途停兵不前,侯嬴献计盗取兵符,椎杀晋鄙,却秦救赵。秦兵退后,侯嬴北向自刎。此处作者亦以侯嬴自况。
如铅泻:泪水尽情流淌,用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忆君清泪如铅水”诗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