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绮罗香·流水平桥》赏析
(2023-06-12 13:02:35)
标签:
清词王夫之绮罗香邵雍 |
绮罗香
王夫之
读《邵康节遗事》:属纩之际,闻户外人语,惊问所语云何,且曰:“吾道复了幽州。”声息如丝,俄顷逝矣。有感而作
流水平桥,一声杜宇,早怕洛阳春暮。杨柳梧桐,旧梦了无寻处。拚午醉、日转花梢,又夜阑、风吹芳树。到更残、月落西峰,泠然蝴蝶忘归路。
关心一丝别罣,欲挽银河水,仙槎遥渡。万里闲愁,长怨迷离烟雾。任老眼、月窟幽寻,更无人、花前低诉。君知否、雁字云沉,难写伤心句。
简短的序言,重现了前贤邵雍(谥康节)临终时多么感人的一幕!然而他终竟带着“幽州未复”的遗恨,溘然而逝了。当六百年后的词人重读这段记事时,非但幽州未复,就连整个明王朝的江山,也已沦陷于异族的铁蹄之下,这怎不令词人为之同泣共悲。
其实邵雍的悲慨,并非只在弥留之际。早在十年以前,当他经过洛阳天津桥时,一声从未有过的杜鹃啼鸣(洛阳本无杜鹃),就让他竦然而惊。他当时有一句耸动遐迩的预言:十年后天下将乱。这首词开篇数语,描述的即是这段往事。
“流水平桥,一声杜宇,早怕洛阳春暮。”这首词开头三句是说,十年前经过洛阳天津桥时,一声杜鹃不祥的啼鸣,预告着一个繁丽春天的结束。
杜鹃在传说中乃为蜀王“望帝”所化,而在自然界,它的啼鸣又预示着一个春天的结束。这不祥的啼鸣,表现邵雍的不安预感,词面上说的“洛阳春暮”,象征义则是盛世将衰。
“杨柳梧桐,旧梦了无寻处。”接着二句是说,当春来的时候,杨柳轻飏,梧桐开满白花,而今这一切都像梦一样将在杜鹃声中消失,你又从何处将它们寻回?
这两句仍从象征物入笔,展出那一派衰飒黯淡的春去景象。
“拚午醉、日转花梢,又夜阑、风吹芳树。”这二句是说,为此我不惜中午一醉,日影悠悠,转到花梢,很快又到夜半,风儿吹动芳树。
一位心忧天下的前贤,就这样从午至夜,企图拼醉也要将春留住,然而那美好的春天又何曾止步?句中以“日转花梢”、“风吹芳树”的画面转换,表现春光的逝去和群芳遭遇的摧折,笔底简直可闻主人公的惊叹之声。
“到更残、月落西峰,泠然蝴蝶忘归路。”歇拍二句是说,到了更残夜尽之时,连明月也消隐在西峰背后,只留下迷失归路的蝴蝶,在黑暗中翩翩翻飞。
——这便是歇拍展现的黯然之境,也正是“杜宇”声中预感春去的主人公。
春天去了,它究竟何日才能回返?词中的前贤即上片中的留春人,现在又成了苦苦追索的寻春者。
“关心一丝别罣,欲挽银河水,仙槎遥渡。”换头三句是说,邵雍在一息尚存的弥留之际,他期望挽来天上的银河,像传说中的海边人一样,登槎直上九天,去寻找春之音讯。
换头三句以充满奇情的想象,表现邵雍临终前对故国失地的牵挂。
“万里闲愁,长怨迷离烟雾。”这二句是说,他带着无限哀愁,穿越天风迷雾。
词境幽眇而悲怆。现在,他终于突破烟云,升腾到了高悬仙界的“月窟”(即月亮)。这里是嫦娥、月兔的家乡,有层层叠叠的琼楼玉宇,随砍随长的参天桂树。可叹的是,就连这样的仙境,也依然难寻春之倩影。
“任老眼、月窟幽寻,更无人、花前低诉。”这二句是说,这位命垂一线的老人,颤巍巍屹立在高高的广寒宫前,在他充满希冀的眼中,又哪有苦苦追寻的伊人?只有不解人世忧愁的花丛,依然凝情含笑在风中。
纷纭的想象,借助瑰奇的神话传说,这里创造了最凄美的一幕。所以,一样悲凉的词人,不得不含泪相告。
“君知否、雁字云沉,难写伤心句。”末二句是说,你知道吗?不但幽州已经失去,而且故国陆沉,此刻纵然有大雁肯给你捎带消息,又有谁忍心书写这时代相续的悲哀和伤情?
这首抒情之作,从表面上看,这是一首充满奇思的伤春词,实际上全从邵雍的本事化生,带着极为深切的寄托和悲慨。
附录:绮罗香
王夫之
读《邵康节遗事》:属纩之际,闻户外人语,惊问所语云何,且曰:“吾道复了幽州。”声息如丝,俄顷逝矣。有感而作
流水平桥,一声杜宇,早怕洛阳春暮。杨柳梧桐,旧梦了无寻处。拚午醉、日转花梢,又夜阑、风吹芳树。到更残、月落西峰,泠然蝴蝶忘归路。
关心一丝别罣,欲挽银河水,仙槎遥渡。万里闲愁,长怨迷离烟雾。任老眼、月窟幽寻,更无人、花前低诉。君知否、雁字云沉,难写伤心句。
注释
属纩:谓用新棉置临死者鼻前,察其是否断气,代指临终。
杜宇:杜鹃鸟的别称。
阑:残,尽,晚。
泠然:轻妙貌。
罣:牵挂。
槎:木筏。
月窟:月止宿之所;月宫。
雁字:雁群飞时,列“一”字或“人”字形。
前一篇:《青玉案·忆旧》赏析
后一篇:《摸鱼儿·东洲桃浪》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