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卜算子·酒醒夜堂凉》赏析

(2023-03-13 18:45:06)
标签:

明词

文徵明

卜算子

意境

卜算子
文徵明
酒醒夜堂凉,雨过湘帘卷。时见流萤度短墙,乍近依然远。
欲睡更迟徊,徙倚阑干遍。不觉西楼阙月斜,寂寞桐影转。
这首词写于某个夏末秋初之夜,作者通过对彼时彼景的描写,表现其凄清的心境。
“酒醒夜堂凉,雨过湘帘卷。”开头二句是说,酒醒来已是夜里,堂屋显得清凉,在雨过卷帘时,又看到湘妃竹(斑竹)织成的湘帘上雨滴斑斑。
头两句不但点出了时间——“夜”、地点——“堂”与感受——“凉”,还暗示了在这之前发生过的事情——作者曾喝了不少酒;还有这之后的情状——作者以酒浇愁乃至醉去,而又因雨过天凉乃至醒来,凄凉人又遇清凉天。更让作者不堪的是湘帘上雨滴斑斑,犹如泪珠盈盈!此情此景,作者不禁怔怔地看着窗外,又陷入沉思之中。至此,作者并不抒写内心的情感,而是把笔宕开写景:
“时见流萤度短墙,乍近依然远。”三四句是说,深夜中,不时看到点点闪闪、轻盈飘逸的流萤,飞过矮墙,悄然飞近,又悄然飞远。
这时隐时现的度墙流萤,不正像侵入作者心头那此消彼长的思绪吗?这两句写景清绝疏宕,摄尽秋夜的神韵,从中折射出作者寂寞凄清的心境。
“欲睡更迟徊,徙倚阑干遍。”下片前二句是说,想要去睡仍徘徊良久,把阑干倚遍也无一丝睡意。
“欲睡”写的是作者主观意愿,想想还是去睡吧,睡着之后也许就可以摆脱这恼人的思绪。“欲”与“更”写出了作者理智与情感的斗争。
“不觉西楼阙月斜,寂寞桐影转。”末二句是说,不知不觉中西楼上的残月已经西斜,寂寞清冷的梧桐树影也随着西斜的月光移转拉长。
在残月如钩的初秋之夜,夜深人静,作者独自徘徊独自凝伫,思绪万千。“不觉”浓缩了作者沉思的时间,和表现沉思时的忘我、“桐影”即梧桐的树影,中国古代的诗词常见梧桐的意象,它常表现萧瑟清冷的秋意,且与人凄冷的心境有关。一个“转”字,动态而形象地表现了时间的流逝过程和月转光斜之下的梧桐树影。最后一句以景结情,给人留下了一个寂寞凄清的意境。

附录:卜算子
文徵明
酒醒夜堂凉,雨过湘帘卷。时见流萤度短墙,乍近依然远。
欲睡更迟徊,徙倚阑干遍。不觉西楼阙月斜,寂寞桐影转。
作者简介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