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平乐·朱颜渐老》赏析

(2022-10-14 18:59:48)
清平乐
白朴
朱颜渐老,白发添多少。桃李春风浑过了,留得桑榆残照。
江南地迥无尘,老夫一片闲云。恋杀青山不去,青山未必留人。
白朴这首小令作于晚年寓居金陵(今南京市)时,属于他的“闲适”词。
上片着重“叹老”叹老。
“朱颜渐老,白发添多少。”开篇二句是说,青春的容颜逐渐衰老,鬓角又增添了多少白发?
开篇两句纯用白话,慨叹岁月的无情,时光的倏忽,虽似脱口而出,但通过“朱颜”和“白发”的强烈对比,却显示了文学史上永恒的主题:岁月无情、人生已老的感叹。而这里的叹老,并非单纯生命意义上的叹老,也是对自己一生所经历的世事骤变、迅疾无常的时局,对人生命运无法把握的深切慨叹,可谓言简意赅,意味深蕴。
三四句是说,桃李、春风就这么全过去了,只剩下夕阳的余晖映出桑榆长长的影子。
三四两句,补充、生发前两句句意,以形象化的意象进一步渲染“朱颜”、“白发”的意蕴。“桃李春风”四字联用,出自黄庭坚《寄黄几复》诗“桃李春风一杯酒”,此处正高度概括了词人自己的青春年华,那些值得记忆美好岁月,如今这一切“浑过了”——全都过去了,怎不令人感叹伤感!“桑榆”,以日落桑榆形容身已暮年。句首“留得”二字,深有只留下垂垂暮年的叹老之情;句尾“残照”二字,更以形象手法描绘出一幅夕阳西沉,残晖苍凉的画面,显示了词人晚年漂泊江南,凄凉哀伤的心境。
下片表现对洒脱现已,自由人生的追求。
“江南地迥无尘,老夫一片闲云。”下片前二句是说,再次来到江南,无一丝烟火之气,自己就像是一片飘逸的浮云。
前两句写自己寓居金陵超脱尘世,飘逸豁达的心情。“迥”,远。“无尘”是指江南山明水净的自然环境。“老夫一片闲云”,这同词人唾弃荣利,性好丘山的性格相关。
“恋杀青山不去,青山未必留人。”末二句是说,我留恋这里的青山,不想离开,青山即使有情而欲留人在,也不一定能把人常留在她的怀抱中。
结句表现了原在金陵长期闲居却又未必能够做到的忧虑。这其中有经济方面的因素,也有人事方面的原因,白朴一生曾有几次拒绝别人荐举之事,这种担心亦非杞人忧天,无风起浪。

附录:清平乐
白朴
朱颜渐老,白发添多少。桃李春风浑过了,留得桑榆残照。
江南地迥无尘,老夫一片闲云。恋杀青山不去,青山未必留人。
注释
清平乐:词牌名,又名《清平乐令》、《醉东风》、《忆萝月》,为宋词常用词牌。
朱颜:红颜,红色的面孔,指的是年轻的面孔。
渐老:慢慢地变老了。
桃李:《诗经》中有“华如桃李”的句子,后世用来比喻青春年华。
浑:全、整个。
桑榆:指日暮。后常比喻晚年、垂老之年。
迥:远。
无尘:不着尘埃,表示超凡脱俗。
老夫:作者自指。
闲云:悠闲无碍的白云。古人常用来形容自己无为逍遥的品性。
恋杀:爱杀。杀,用在动词后面,表示程度之深。
作者简介
白朴(1226—约1306) 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汉族,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附近),后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晚岁寓居金陵(今南京市),终身未仕。他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曲作家、杂剧家,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合称为元曲四大家。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墙头马上》、《董月英花月东墙记》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