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甫见招不欲往》赏析
(2022-05-23 18:52:15)
标签:
宋诗姜夔见招不欲往 |
平甫见招不欲往二首(其一)
姜夔
老去无心听管弦,病来杯酒不相便。
人生难得秋前雨,乞我虚堂自在眠。
平甫,是诗人挚友、南宋著名将领张俊之孙张鉴的表字。据夏承焘考证,诗人交张鉴始于绍熙四年(1193),诗人三十九岁;终于嘉泰二年(1202),是年张鉴卒,诗人四十八岁。首尾恰十年。由此可推断,这首七绝当写于这十年之间,诗人四十来岁时。其时他已经依倚张鉴定居在杭州。
时值夏末,张平甫邀请诗人去他家饮酒。但是诗人没有赴会的兴致,便写了两首诗作答,本首是其一。
“老去无心听管弦,病来杯酒不相便。”这首七律前二句是说,我年龄渐渐增大,已经没有心情聆听那急管繁弦;疾病缠身,更不适宜饮酒欢宴。
人届老年(诗人心境苍凉,自觉已近老年),情致淡漠,对这种宴饮酬酢的场合,未免产生一种倦态之感,因此首句便直抒胸臆。管弦,指管乐器和弦乐器。次句便进一步申说“不欲往”的原因。
“人生难得秋前雨,乞我虚堂自在眠。”后二句是说,人生在世,难得碰到这秋前消暑的好雨;乘着凉快,请让我自在地在家,一枕酣甜。
秋前雨,指夏末的雨。夏末雨可以去暑送爽。虚堂,是用《庄子》“虚室生白”的意思,形容空阔宁静的堂屋。乞,给予。诗人向挚友恳切地说:夏末雨凉爽去暑,人生难得遇到几回。今日恰恰逢到这场好雨,因而还是让我在自己家中幽静的堂屋里自自在在地睡一会吧。
这首诗语言浅显,口吻平静。然而诗人心境未必如此平静。姜白石乃天涯沦落之人,生活上几乎不得不完全依赖他人,为生计所迫,他长期辗转他乡,依人作客,不免时时有身世寥落之感。尤其在年过不惑的病中,更会觉得落寞怅惘。因此他自然没有兴致去赴会,而宁可孤栖虚堂,享受“秋前雨”后的凉爽。这首诗不仅风格沉郁,还令人觉得有一丝淡淡的悲凉情调,透纸而出。
附录:平甫见招不欲往二首(其一)
姜夔
老去无心听管弦,病来杯酒不相便。
人生难得秋前雨,乞我虚堂自在眠。
注释
平甫:张鉴。他是张俊的孙子,曾任州推官,家豪富。
管弦:指音乐。
便:适宜。
虚堂:空阔的厅堂。
平甫:张鉴。他是张俊的孙子,曾任州推官,家豪富。
管弦:指音乐。
便:适宜。
虚堂:空阔的厅堂。
前一篇:《过垂虹》赏析
后一篇:《次石湖书扇韵》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