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谣》赏析
(2022-05-03 08:34:57)
标签:
宋诗陈造田家谣 |
田家谣
陈造
麦上场,蚕出筐,此时只有田家忙。
半月天晴一夜雨,前日麦地皆青秧。
阴晴随意古难得,妇后夫先各努力。
倏凉骤暖茧易蛾,大妇络丝中妇织。
中妇辍闲事铅华,不比大妇能忧家。
饭熟何曾趁时吃,辛苦仅得蚕事毕。
小妇初嫁当少宽,令伴阿姑顽过日。
明年愿得如今年,剩贮二麦饶丝绵。
小妇莫辞担上肩,却放大妇当姑前。
陈造是南宋较能反映社会现实以及劳动人民疾苦的一位诗人,很受陆游、范成大等大诗家的赏识。他诗歌的现实性是很强的,诗风也很质朴。
作者这一首乐府诗,宛如一幅田家劳动生活的风俗画,质朴纯美,充溢着浓郁的生活情趣。
全诗可分三个层次。
“麦上场,蚕出筐,此时只有田家忙。”开头是说,麦子熟了,收割放在场院,蚕出了筐,这个时候也只有田家最忙碌了。
“半月天晴一夜雨,前日麦地皆青秧。”接着是说,风调雨顺,半月天才下了一夜的雨,过几天看麦地都是绿油油的新秧。
“阴晴随意古难得,妇后夫先各努力。”这是说,天晴天雨都恰合农民的心愿,自古难得。只见那夫妻双双在农田里忙碌。
第一层由农时入笔,这正是农家难得的好时光。这一层作者用夹叙夹议的笔法,写出了田家不误农时的勤劳和劳动的热情,赞叹之意已包融在字里行间。
“倏凉骤暖茧易蛾,大妇络丝中妇织。”这二句是说,天气很快从凉爽变得暖和,蚕很快结茧,茧破蛾出来,大媳妇在缫丝,二媳妇在织布。
第二层集中笔墨写农家三妇。
“中妇辍闲事铅华,不比大妇能忧家。饭熟何曾趁时吃,辛苦仅得蚕事毕。”这四句是说,二媳妇忙里偷闲修饰打扮,和大媳妇相比,不能很好为家里操劳。大媳妇饭做熟了都不能及时吃,辛辛苦苦等到养蚕的事情忙结束。
“小妇初嫁当少宽,令伴阿姑顽过日。”这二句是说,小媳妇刚刚过门,不好让她辛苦,只是陪着阿婆玩笑度日。
这田家辛劳而又和美的情景,是通过家中三位媳妇各自不同的神态举止表现出来的。这里的笔法与辛稼轩《清平乐》词“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相似。辛词依次刻画人物以赞美农家的劳动生活。陈诗则以农家妇女来落笔,排行地位分明,神情各异,更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诗的情趣。
第三层写对明年继续取得好收成的祝愿。
“明年愿得如今年,剩贮二麦饶丝锦。小妇莫辞担上肩,却放大妇当姑前。”末四句是说,希望明年还有这样的收成,能有多余的大麦、小麦和丝绵。小媳妇不推辞跳起家务的担子,自己去劳动,让大媳妇在婆婆前侍奉相陪。
农家是多么希望辛苦劳动能结出丰硕的果实啊!作者在诗的结尾,又补写了一笔,小媳妇今年是新嫁娘,理当照顾,明年就应该给减轻大媳妇的负担,让她去陪陪阿婆了。
作者在这首古诗里反映了风调雨顺年景农民一家的辛勤劳动生活,也写出了劳动之家纯朴和美的家风,以及获得丰收的喜悦和愿望。作者的赞美田家之情是以质朴真切而又饶有情趣的笔触表现出来的。全诗风调纯美,情趣盎然。
附录:田家谣
陈造
麦上场,蚕出筐,此时只有田家忙。
半月天晴一夜雨,前日麦地皆青秧。
阴晴随意古难得,妇后夫先各努力。
倏凉骤暖茧易蛾,大妇络丝中妇织。
中妇辍闲事铅华,不比大妇能忧家。
饭熟何曾趁时吃,辛苦仅得蚕事毕。
小妇初嫁当少宽,令伴阿姑顽过日。
明年愿得如今年,剩贮二麦饶丝锦。
小妇莫辞担上肩,却放大妇当姑前。
注释:
(1)皆青秧:田地的秧苗都泛青。
(2)蚕易蛾:蚕很快结茧,茧破则蛾出。
(3)铅华:搽脸的粉。事铅华,修饰打扮之意。
(4)少:稍微。
(5)阿姑:丈夫的母亲。顽:嬉也。
(6)"剩贮"句:意为能有多余的大麦、小麦和丝绵。
(7)担上肩:挑起家务的担子。
(8)当姑前:在婆婆前侍奉相陪。
前一篇:《都梁六首其一》赏析
后一篇:《题赵秀才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