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戏马台》赏析

(2022-04-27 19:06:01)
标签:

宋诗

吕定

戏马台

戏马台
吕定
据鞍指挥八千兵,昔日中原几战争。
追鹿已无秦社稷,逝骓方叹楚歌声。
英雄事往人何在?寂寞台空草自生。
回首云山青矗矗,黄流依旧绕彭城。
这是一首吊古诗。戏马台在今江苏徐州城南,高数十仞,项羽因山筑台,以观戏马,故名(见《徐州志》),是项羽在古彭城的重要遗迹。
项羽在秦朝末年与其叔父项梁,相应陈胜、吴广的号召,起兵抗秦。在推翻暴秦的斗争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在和刘邦的斗争中归于失败。“成则王,败则寇”,他的身后冷落得很。只有司马迁满怀激情写出了《史记》中的《项羽本纪》,详细而生动地写出了他的英雄业绩,并予以热烈赞扬。魏晋南北朝的文学作品很少涉及到他。在唐代,现近五万首诗篇中,有关项羽的作品也只有十多篇。对他责备的多,同情的少。宋朝诗人看得起他的也很少。苏东坡在徐州修建黄楼,缺乏木料,把霸王厅拆掉,反映出项羽在此老心目中的地位是微不足道的。而吕定这首《戏马台》诗则是别具卓见、情深味长的作品。
“据鞍指挥八千兵,昔日中原几战争。”这首七律首联是说,项羽横刀勒马指挥着江东子弟兵,往日在中原一带经历过多少次战争。
项羽在吴中起兵反秦后,率领八千子弟兵渡江而西,及渡淮河,已发展到数万人,大军浩浩荡荡,挺进中原地区,向秦王朝发动了强大的攻势。登上戏马台,很自然地会想起这些往事。诗的开头两句气势雄伟。描绘出一位叱咤风云的人物形象,“据鞍”二字犹见神采。两句诗里既未点出项羽姓名,也未标出霸王称号,即便抛开题目,也可以立即辨认出这个人物形象非项羽不足以当之。
“追鹿已无秦社稷,逝骓方叹楚歌声。”颔联是说,英雄角逐亲手推翻了暴秦的统治,最终还是悲歌“逝骓”,感慨四面的楚歌之声。
颔联上句盛赞他推翻秦朝的历史功绩,下句慨叹他的失败。“追”字本应作“逐”,为了调正音节,改“逐”为“追”。“逐鹿”出自《汉书·蒯通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颜师古注引张晏曰:“以鹿喻帝位也。”本意是说,秦朝的残暴统治激起了人民的反抗,群起而攻之,要夺取它的政权。但在这里除了本意以外,还有另一种涵意,即指巨鹿救赵之战。这是项羽指挥的反抗秦朝的一次大规模的战争,结果杀了秦朝大将王离,招降了秦军的主帅章邯,秦军主力全部投降,决定了它必然灭亡之势。所谓“已无秦社稷”,是说它的政权土崩瓦解。经过这一战,项羽威名大振,成为诸侯之首,实际上已掌握宰割天下大权,这是他的鼎盛时期。又经过五年的较量,刘邦胜利,他失败了。“逝骓”一词出自垓下之围中项羽和虞姬诀别诗所唱的歌词:“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在!虞兮虞兮奈若何!”他听到楚歌四起,以为汉兵尽得楚地,乃突围南逃,到达乌江北岸自杀。这两句诗构成了两个生动的历史画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情跌宕,而又对仗工切,声调谐婉,可以看出诗人对史事的烂熟于胸以及在诗的语言艺术上的锤炼功力。
以上四句写项羽的身前,以下四句写他的身后。
“英雄事往人何在?寂寞台空草自生。”颈联是说,英雄的往事如过眼云烟,至今英雄又在哪里?戏马台前空荡冷寂,只有青草丛生。
这两句诗所表露的思想感情很耐人寻思,可以体会出作者是怀古伤今,且有自伤的成分。吕定活动在南宋中期,历任武职,做过殿前都指挥,龙虎上将军。南宋衰微的政治形势他是清楚的,作为一个能诗的将军,他很懂得一个杰出人物对政局起多么大的作用,他希望有一位像项羽这样的人出来,恢复中原,重整山河。他这种意思,细玩“人何在”三字可以体会得到。
“回首云山青矗矗,黄河依旧绕彭城。”尾联是说,回首云龙山郁郁葱葱高高矗立,悠悠的黄河流水,依然环绕这古老的彭城。
最后两句以自然形势作结。人事的变化是很快的,自然界的变化是极为缓慢的,往事已越千年,而彭城四周的青山如故,绕城的黄流依然,那么将来的历史又是怎样发展呢?这就让读者、后人去体会了。

注释
戏马台:在今江苏徐州城南。项羽依山筑台,以观戏马,故名,是古彭城重要的遗迹。
据鞍:跨着马鞍。亦借指行军作战。
何:哪里。
作者简介
吕定,字仲安,新昌(今属浙江)人。由诚曾孙。孝宗朝以功迁从义郎,累官殿前都指挥使、龙虎上将军。《两宋名贤小集》卷三六五存《说剑集》一卷。明万历《新昌县志》卷一一有传。吕定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两宋名贤小集》为底本,参校《宋诗钞补·仲安集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