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瓦》赏析
(2022-03-23 16:03:34)
标签:
宋诗范成大碧瓦 |
碧瓦
范成大
碧瓦楼前绣幕遮,赤栏桥外绿溪斜。
无风杨柳漫天絮,不雨棠梨满地花。
这首诗通篇写景,乍看起来,是一首绝妙的春日即景小诗。作者笔下秾丽的春景,犹如一幅色彩绚丽、富有生趣的图画。读者从诗人描绘的优美画图中,获得了赏心悦目的自然美的享受。
这首诗,难道仅仅是描绘自然风光?如果作者单纯是写暮春之景,那末用《春晚》或《暮春即景》之类的题目,岂不是更贴切而达意?为什么偏偏选取句首“碧瓦”二字为题呢?“碧瓦”青绿色的琉璃瓦。从《碧瓦》这个题目里,自然会联想到“碧瓦朱甍”的华美宅邸。而南宋小朝廷偏安半壁,歌舞西湖,燕雀巢于幕上,不知祸之将至。这首诗描写的焦点,难道不正在这里?
“碧瓦楼前绣幕遮,赤栏桥外绿溪斜。”这首七绝前二句是说,碧瓦楼头,锦绣的帘幕高高垂挂,小红桥外绿色的小溪弯弯横斜。
外观华丽美奂,但碧瓦楼中人在做什么?“绣幕”后又是怎样的场景?可惜被绣幕遮住了,看不见。诗人之所以不露幕后之景,用心在于让读者去想象:偏安一隅的王侯显贵,此刻正沉醉在一片笙歌声中,纵情声色。碧瓦楼是贵侯门朝朝宴饮、夜夜歌舞之地,绣幕后是一幅醉生梦死的寻欢作乐图。朝廷如此腐败,国事何堪再问。诗的后一联以景传意,颇得风人之旨。
“无风杨柳漫天絮,不雨棠梨满地花。”后二句是说,即便风停,轻柔的柳絮仍漫天飞舞,虽然无雨,地上已洒满细小的梨花。
阳春烟景,行将逝矣,为之奈何。这两句看似景语,实则为感情至深的情语。一番风雨后,匆匆春归去,诗人以此暗喻南宋小朝廷偏安局面的岌岌可危。
附录:碧瓦
范成大
碧瓦楼前绣幕遮,赤栏桥外绿溪斜。
无风杨柳漫天絮,不雨棠梨满地花。
注释
碧瓦:绿色的琉璃瓦。绣幕:彩绣的帷帐。遮(zh):楂,起韵。
赤栏:红栏杆。
棠梨:又名白棠,蔷薇科。落叶亚乔木。
碧瓦:绿色的琉璃瓦。绣幕:彩绣的帷帐。遮(zh):楂,起韵。
赤栏:红栏杆。
棠梨:又名白棠,蔷薇科。落叶亚乔木。
前一篇:《浙江小矶春日》赏析
后一篇:《催租行》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