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雪夜感旧》赏析

(2022-03-14 18:36:57)
标签:

宋诗

陆游

雪夜感旧

雪夜感旧
陆游
江月亭前桦烛香,龙门阁上驮声长。
乱山古驿经三折,小市孤城宿两当。
晚岁犹思事鞍马,当时那信老耕桑。
绿沉金锁俱尘委,雪洒寒灯泪数行。
这首诗作于宋宁宗庆元三年(1197),陆游七十三岁,闲居山阴。
“江月亭前桦烛香,龙门阁上驮声长。”这首七律首联是说,那年赴南郑时,江月馆的桦烛散发出阵阵油脂香,龙门阁栈道上的骡马传送出悠悠的铃铛响。
诗从远处落笔,开篇便是忆旧。江月亭,在小益(今四川广元)道中;桦烛,以桦树皮为烛;龙门阁,在今广元县北;驮声;指运输马队的驮铃声。
“乱山古驿经三折,小市孤城宿两当。”颔联是说,我曾经经过那乱山中的古驿三折,投宿在孤城小县的两当。
三折,即三折铺,在夔州至梁山道中;两当,指两当县,在今甘肃东南部。
这四句是写了不同的地点、景象、事件,然而其中活动着同一个人物,即诗人自己,贯穿着同一个内容,那便是二十几年前诗人从戎南郑,为积极筹划抗金而奔走于幕府、前线、军营······所以只要将人物与背景融入到诗中,就感到它们如一气呵成的四个镜头。而且似乎只是有这样,才能酣畅淋漓地描绘出诗人当时的生活和气概。同时还可以体会到在那些不断闪过的镜头中,所包含的优美抒情的意境。三四两句虽然写了“乱山古驿”、“小市孤城”,然而一经一宿,一气贯注,非但没有艰难寂寞之感,反而衬托出意气昂扬、关山飞渡之势。因此诗的前半虽然是忆旧,又是一句一个地名,但并不显得呆板、累赘,读来只觉事真景切,活泼流走,而且字里行间还流露出无限神往的意味。这又为下文打下基础。
“晚岁犹思事鞍马,当时那信老耕桑。”颈联是说,我虽然年老还想上马杀敌冲向沙场,当年在南郑、散关从军时怎会想到终老田桑?
第三联从“旧”转到“今”。“犹思”二字,表明了诗人执著报国的心愿。“当时那信老耕桑”一语补叙了这一点,写得极为沉痛。大概由于这一句的出现,不仅将昔日之心和盘托出,而且从另一个侧面强调了今日之志。
“绿尘金锁俱尘委,雪洒寒灯泪数行。”尾联是说,长久不用的绿沉枪,锁子甲都积满了尘土灰沙,对着雪洒昏灯寒夜长,仰天叹气泪落一行有一行!
篇终点出“雪夜”。既是点题,也与首句暗中呼应。诗的前半忆旧,轻快流畅,后半写今,沉郁悲慨,但都是十分真实地描绘了诗人不同时期的思想风貌,不同之中又有着共同的基础,那就是诗人永不衰竭的报国热忱。

附录:雪夜感旧
陆游
江月亭前桦烛香,龙门阁上驮声长。
乱山古驿经三折,小市孤城宿两当。
晚岁犹思事鞍马,当时那信老耕桑。
绿尘金锁俱尘委,雪洒寒灯泪数行。
注释
江月亭:亭名,在四川广元小益道中。桦烛:用桦树皮作的烛。
龙门阁:在今广元市北。
三折:即三折铺,在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至梁山(今属四川)道中。
两当:今甘肃两当县。
鞍马:这里指上战场杀敌。
耕桑:农事。代指田园闲居生活。
绿沉金锁:军人用的绿沉枪和黄金锁子甲。代指从军打仗的生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