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尊重自己的尺度
尊重自己的尺度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3,571
  • 关注人气:53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次韵孔宪蓬莱阁》赏析

(2021-05-25 08:14:40)
标签:

宋诗

蓬莱阁

观潮

次韵孔宪蓬莱阁
赵抃
山巅危构傍蓬莱,水阁风长此快哉。
天地涵容百川入,晨昏浮动两潮来。
遥思坐上游观远,愈觉胸中度量开。
忆我去年曾望海,杭州东向亦楼台。
一位带御史衔的姓孔的朋友,登越州蓬莱阁,写了一首观潮的诗寄给赵抃,本篇是赵抃的和作。
前四句是一幅蓬莱阁上的望潮图。
“山巅危构傍蓬莱,水阁风长此快哉。”首联是说,靠近蓬莱的高高楼阁,耸立在山顶上,凌空的水阁四面来风,千里长风令人心怀舒畅。
首句写阁的地势和建构之高,是为了显现观潮视野的广阔。它在句法上是倒装。次句句势雄直,读后确实有水阁凌空、海风悠长的快感,这在情感和语气上已经为观潮做了准备,给全篇定下了基调。
“天地涵容百川入,晨昏浮动两潮来。”颔联是说,大海包容了高天厚地,把千百条河川接纳进自己的胸膛,清晨和傍晚波翻浪涌,每天两次潮涨潮落。颔联写潮水,但在写潮水前先写大海。“天地涵容百川入”,有此一笔,就写出了大海的广阔和气派,潮势即不待言而读者自能想见,故第四句未对潮势作正面描绘,腾出笔墨写晨昏两次起潮,以见大海的动荡不息。
“遥思坐上游观远,逾觉胸中度量开。”颈联是说,遥想你在蓬莱阁座上,游乐观览,视野多么宽广,因着那壮美的海景,胸襟器量更加开张。
诗的前半,不仅写了水阁、大海和海潮,也透露了临海观潮时的感受和兴奋心情。写得这样真切,似乎观潮人就是作者自己,但诗题是“次韵孔宪蓬莱阁”,观潮者实际上是孔宪。“遥思”二字极自然地把上面四句所写的感受,转移给了孔宪。而“游观远”不仅概括了观潮的宏观景象,而且将笔势拓开,从宏大阔远的视觉感受,引向内在的心境感受。设想此时对方必然格外心胸开豁。这虽是出于作者的揣度,但由于有前四句做铺垫,使人觉得“度量开”既豪宕有着实有力。以情结景,成为前面写观潮的绝好收束。
“忆我去年曾望海,杭州东向亦楼台。”尾联是说,回想去年我也曾望海,在杭州东面的望海楼上。
收尾又转折推宕开去,由对方转而联想到自己,回忆去年在杭州也曾望海,虽只是淡淡提起,但“忆”字却又可以使人回味前六句所写的观潮情境,原来那情景作者也曾是亲有体会的。围绕观潮,诗人的想象和情感萦绕回环,给这首总体上是雄直豪迈的诗增添了回环之美。
全诗语言遒劲,画面壮美,格调豪迈。

附录:次韵孔宪蓬莱阁
赵抃
山巅危构傍蓬莱,水阁风长此快哉。
天地涵容百川入,晨昏浮动两潮来。
遥思坐上游观远,逾觉胸中度量开。
忆我去年曾望海,杭州东向亦楼台。

注释

次韵:和人的诗并依原诗用韵的次序。宪:御史的省称。蓬莱阁:中国古代四大名楼,在山东省蓬莱市北丹崖山上。

巅(din):山顶。危构:高的建筑,指蓬莱阁。危,高。蓬莱:此处指蓬莱县,亦可解释为指蓬莱仙境。

快哉:指令人舒爽。

涵容:包容。

两潮:指海潮的早潮及晚潮。

游观:游历观览。

度量:器量,胸襟。

望海:此处实指望钱塘江潮。

楼台:指望海楼。

名家点评

陈衍宋诗精华录》:"三、四较孟公之'气蒸云梦泽'二语,似乎过之,杜老之'吴楚东南'一联,尚未知鹿死谁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