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怀嵩楼新开南轩与郡僚小饮》赏析

(2021-05-20 12:28:53)
标签:

宋诗

欧阳修

登楼

怀嵩楼新开南轩与郡僚小饮
欧阳修
绕郭云烟匝几重,昔人曾此感怀嵩。
霜林落后山争出,野菊开时酒正浓。
解带西风飘画角,倚栏斜日照青松。
会须乘兴携佳客,踏雪来看群玉峰。
欧阳修贬徐州已经三个年头了。滁州山水,蔚然深秀。唐代诗人韦应物、名相李德裕均曾仕宦此地。诗题中的“怀嵩楼”,就是李德裕为滁州刺史时所建。欧阳修年轻的时候,也曾在洛阳为钱惟演幕中推官,常与梅尧臣、尹师鲁辈畅游伊阙、嵩山,他后来也常常想起这段壮游,对嵩洛有极深的感情。
“绕郭云烟匝几重,昔人曾此感怀嵩。”这首七律首联是说,环绕城郭的浓浓云烟,迷迷蒙蒙不知有多少重,唐时的名相曾经在此地怀念嵩洛感慨无穷。
此刻他登上高楼,想起“昔人”(李德裕)怀归嵩洛那份深情,更引发了自己怀人追往的感慨。再说,德裕一代英才,功业赫然,不幸陷于朋党之祸,先贬滁州,终窜珠崖,客死南海。他曾作《朋党论》,力摒众议,风骨铮铮。现在欧阳修也因推行“庆历新政”被指控与范仲淹、余靖、蔡襄等人结为朋党;他也作了一篇《朋党论》,力辨君子之朋与小人之朋的界限。历史竟如此巧合,命运遭际把他与二百年前的滁州刺史李德裕联系在一起。但是,他此刻登上斯楼,却不像李德裕那样“思解组”,萌退志;而是以怀古发端,写眼前胜景,绝无衰飒之态,在景物描绘中见出嶙峋风骨,有一种傲岸不可崔抑之气荡漾笔端。
“霜林落后山争出,野菊开时酒正浓。”颔联是说,秋霜下树林里木叶凋尽,众山争相显露各自面容,野菊开放的美好时令,我们畅饮醇酒逸兴正浓。
深秋霜林木落,望中景象萧疏,却有群山争出,别呈一番胜景,这不是宣告万物的生机是摧挫不了的吗?楼前野菊丛生,迎霜竞放,正好杯酒对赏。
“解带西风飘画角,倚栏斜日照青松。”颈联是说,西风中飘来画角清哀的声音,我解开衣带胸怀更加豪雄,斜倚着楼上高栏观赏夕阳照在苍翠的青松。
“西风”往往令人感到萧瑟,画角总带几分悲哀,诗人却“解带”迎之,那胸次何等坦荡,器宇又何等轩昂!“斜日”后面便是黄昏,因此不免使人联想到迟暮。但诗中落日,正照着苍劲的青松,显示出他那不可凌迫的气概,诗人倚栏对赏,心与物俱,他不正是对着自己的影子沉思吗?
“会须乘兴携佳客,踏雪来看群玉峰。”尾联是说,我将要乘着醉意带着佳客,冬雪皑皑时再踏上如玉的群峰。
结联回应“山争出”,悬拟来日群峰,诗情更为激越。秋肃固不足畏,冬威又怎能抑己的壮志?冬天一到,一定要引来更多的佳客,乘兴踏雪,欣赏那玉洁冰清的世界。这个结联,气象恢宏,一股昂扬之气,流荡在字里行间。
这首诗写得神完气足,境界高远。诗中乐观的精神状态,顽强的意志,不屈的性格,给人以积极的向上的力量。

附录:怀嵩楼新开南轩与郡僚小饮
欧阳修
绕郭云烟匝几重,昔人曾此感怀嵩。
霜林落后山争出,野菊开时酒正浓。
解带西风飘画角,倚栏斜日照青松。
会须乘兴携佳客,踏雪来看群玉峰。

注释

怀嵩楼:唐文宗开成元年(836年),李德裕由袁州长史徙为滁州刺史,建"怀嵩楼",并写有《怀嵩楼记》一文。嵩(sng):中岳嵩山,五岳之一,在河南登封县北,洛阳东南。轩:窗。

绕郭云烟:一作"绕阁烟云"。郭,内城称城,外城称郭。匝(z):环绕一周叫一匝。

昔人:指李德裕。嵩:这里兼指嵩山与洛阳,因洛阳又称嵩京,李曾分司东都(洛阳)。

霜林:指带霜的林木。

解带:解开衣带。画角:彩绘的号角,用以报时。

斜日:傍晚时西斜的太阳。

乘醉:乘着醉意。

群玉峰:群玉山,神话传说中的仙山。此处借指白雪覆盖的山峰。

名家点评

陈衍宋诗精华录》:"'霜林'一联极为放翁所揣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