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尊重自己的尺度
尊重自己的尺度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3,571
  • 关注人气:53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晒旧衣》赏析

(2021-03-20 10:10:19)
标签:

近代诗歌

周寿昌

晒旧衣

晒旧衣
周寿昌
卅载绨袍检尚存,领襟虽破却余温。
重缝不能轻移拆,上有慈亲旧线痕。
自从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问世以来 ,歌颂母爱的诗篇,代有人作,为数不少。清人周寿昌的这首小诗,虽然未能超越孟郊,却自具面目,感人至深。
“卅载绨袍检尚存,领襟虽破却余温。”诗的前联是说,三十年前母亲缝制的一件粗绨面料的长袍还保持在箱柜里,领子和襟袖虽已破旧,依稀能感觉到绨袍上残留着母亲的余温。
诗的前联,一开始就感觉到事情的缘起不那么简单,一件绨袍(厚丝袍)伴随着诗人已经三十个年头,变得既陈旧又破损,诗人还舍不得丢弃。要不是有什么特别值得珍惜的地方,大可不必如此。可是这件破旧的绨袍上恰恰留有一种“余温”,难怪要惹得诗人倍感珍惜。诗的第二句下一个“却”字,语气凝重,强调突出绨袍“检尚存”的意义所在。本来绨袍的破损属寻常之事,完全可以拿起来缝补一番,修去破损,拆掉旧线,可是诗人不忍就这样草率地行事。
“重缝不能轻移拆,上有慈亲旧线痕。”后联是说,想重新缝补又不忍很轻易拆开旧衣,上面有母亲缝补的痕迹。
诗的后联道出了事情的本质:原来,在这破损之处,有慈亲留下的旧线痕。它象征着那永恒的母爱,永远使诗人感动,不论过去了多少时光,诗人都还能从中领略到慈亲的“余温”。这一笔不仅表现当年母子之间深厚的骨肉之情和母爱留给诗人温馨的感受,而且还隐隐流露出诗人心头难以言传的感慨。当年慈祥的母亲为他一针一线地缝制衣服,关怀备至的情境仍历历在目,而今只好从“旧线痕”上去重温、去体验这一切,其中的悲泣是不言而喻的。
这首诗逐层深入,真挚动人地表达了人类至善至纯的天伦情感——母子之情。以小见大,托物抒情,一波三折,婉转深挚地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怀念之情,因而更感人肺腑。

附录:晒旧衣
周寿昌
卅载绨袍尚检存,领襟虽破却余温。
重缝不能轻移拆,上有慈亲旧线痕。
注释
卅(sà):三十。
绨袍:粗绨所制造的袍子。
绨(tì):丝织物类名。
作者简介
周寿昌(1814—1884)湖南长沙人,字应甫,一字荇农,晚号自庵。道光二十五年进士,授编修,擢至侍讲。太平军攻湘时尝劾赛尚阿、和春作战不力,称敢言。后随办京畿防务,不畏上官,敢据实开释无辜。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光绪初罢官居京师,专注著述。诗文书画均为时所重。心力所瘁,则在两《汉书》,有《汉书注校补》、《后汉书注补正》、《三国志注證遗》、《思益堂集》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邯郸》赏析
后一篇:游尧庙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