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重饯李九时毅赋得南楼月》赏析

(2020-11-23 08:16:10)
标签:

元诗

揭傒斯

咏月

送别

重饯李九时毅赋得南楼月
揭傒斯
娟娟临古戍,晃晃辞烟树。寒通云梦深,白映苍梧暮。胡床看逾近,楚酒愁难驻。雁背欲成霜,林梢初泫露。故人明夜泊,相望定何处?且照东湖归,行送归州去。
这首咏月诗作于大德七年(1303年),当时揭傒斯客居武昌,与李时毅(揭傒斯好友)夜宴南楼饯别,为了表达对友人的难舍之情而作这首诗。
“娟娟临古戍,晃晃辞烟树。”这首五言古诗开头二句是说,月亮升起来了,照耀着武昌城外的古代战场堡垒,在成片如烟似雾般的树林上空缓缓而上,一派清澄透亮。
诗一开始便便紧紧捕捉住月亮以切题,用“娟娟”、“晃晃”两个词,一以形容月亮的明媚娟秀,一以形容月亮的光明闪烁,把月亮的形态包涵殆尽。这两句写近景,以下便把视力放开,加入想象。
“寒通云梦深,白映苍梧暮。”三、四句是说,月光如水,寒气逼人,仿佛与广阔无垠的云梦泽水相连,又与南方苍梧等名山巨岭相接。
在这样的境地中,诗人与朋友坐在南楼上,眼见月亮越升越高,仿佛正在向南楼逼近。
“胡床看愈近,楚酒愁难驻。”五、六句是说,独坐胡床望月,明月走近身旁,一杯楚酒浇愁,愁却更长。
因为心中充满了离愁别绪,对此大好河山却无心观赏,饮着酒却无法消愁。时间悄悄逝去,不知不觉,已经是夜深了。
“雁背欲成霜,林梢初泫露。”七、八句是说,大雁被寒月抹上一层白霜,远处的树梢也似有白露滴淌。
露宿野外的大雁,已入睡乡,一动也不动,露霜凝结在它们的背上,泛出一层银色。树梢的水气慢慢团聚,从枝叶上一滴滴往下掉着,显得格外幽静。
“故人明夜泊,相望定何处?”九、十句是说,故人的小舟载着一帆月光,遥遥相望在什么地方呢?
诗人由此想到,如此良夜,留人不住,没过多久,好朋友就要离开了,明晚的月色中,他又不知泊舟何处,默默地对着月亮思念着我。那时候,月亮虽然还是同一个,但人已经不在一起了。想到这些,怎不令人悲伤呢?
“且照东湖归,行送归州去。”末二句是说,我愿化作明月把前方归路照亮,伴着故人走向远方。
末两句与题饯别呼应,说李时毅是回南昌去,不久又要赴归州任所,不知何时才能相见。诗仍用“照”字贯联,使全诗无处无月,将月与情、与景密切关合糅杂在一起,并把归程的“归”与地名归州的“归”参差句中,相映成趣。李时毅是回南昌去,揭傒斯的家乡丰城离南昌不远,他久居他乡的客愁乡思由李时毅之归而被激起,所以诗写得格外深沉。
揭傒斯的五言古诗在元代独树一帜,他善于摹景抒情,尤以咏月著名,能随着境地心情的不同,把自己的感情渗入到月夜景色的深处,达到一个高超的意境。

附录:重饯李九时毅赋得南楼月
揭傒斯
娟娟临古戍,晃晃辞烟树。寒通云梦深,白映苍梧暮。胡床看逾近,楚酒愁难驻。雁背欲成霜,林梢初泫露。故人明夜泊,相望定何处?且照东湖归,行送归州去。

注释

①娟娟:明媚美好的样子。

②晃晃:光明闪烁的样子。

③云梦:古泽名,在今洞庭湖北岸一带。

④苍梧:山名,在今湖南省南部,传说雾葬于此。

⑤胡床:一种可折叠的轻便坐具,因由胡地传入,故名。

⑥楚酒:楚地产的酒。武昌地处楚地,故云楚酒。

⑦泫(xuàn)露:露珠下滴。

⑧东湖:在江西南昌。

⑨归州:今湖北秭归。

名家点评
清彭蕴章《题元人诗十二首》论揭傒斯诗云:“诗名藉甚揭文安,五字长城天历间。赋月南楼有佳句,参军俊逸可追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