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荷叶荷花何处好》赏析
(2020-07-07 18:45:35)
标签:
金朝元好问欢快离愁 |
《临江仙》元好问
李辅之在齐州,予客济源,辅之有和
荷叶荷花何处好?大明湖上新秋。红妆翠盖木兰舟。江山如画里,人物更风流。
千里故人千里月,三年孤负欢游。一尊白酒寄离愁。殷勤桥下水,几日到东州!
这首词表示了对济南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深深怀念。
这首词的上片回忆畅游大明湖的情景。
“荷叶荷花何处好?大明湖上新秋。”这首词开头二句是说,荷叶荷花哪里最好?当数初秋大明湖上的最好。
词以荷叶荷花起调,正是抓住了当时大明湖上“新秋”的景物特征。
“红妆翠盖木兰舟。江山如画里,人更风流。”这三句是说,木兰舟犹如穿行于“红妆翠盖”之间,真是江山如画,人更风流。
第三句以“红妆”应荷花,以“翠盖”应荷叶,再点大明湖新秋景色,可知前次欢游印象至深;“木兰舟”则写到游人,其间当有元、李二人之舟。“木兰舟”点缀于“红妆”、“翠盖”之间,使整个湖面变得更加妖娆多姿,而词人写景的美好,也正是为了写人的风流。风流人物,指自己与李辅之等文人雅士。这两句“江山”与“人物”并写,总结上片。从“如画里”、“更风流”两个词组上,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这次游玩的得意。
词的下片,一反上片欢聚融洽的气氛,转写与李辅之的分别和作者所寄予的深沉的怀念。
“千里故人千里月,三年孤负欢游。”过片二句是说,现在李辅之在齐州,我在济源,两人相距千里,而离那次畅游也已经有三年了、
“千里”,极言相距之远。“三年”则明确点出与李辅之的分别时间之长。
“一尊白酒寄离愁。殷勤桥下水,几日到东州?”末三句是说想借一尊白酒以寄离愁。桥下的流水倒是善解人意,殷勤传情,怎奈路途遥远,何时才能将这离愁寄到东州呢?
东州,指济南,济南位于当时的山东东路,故以“东州”代指。作者通过这样一种假想的“樽酒寄离愁”的行动,把对辅之的思念之情深刻而形象地表现出来。
这首词以情取胜。他所表达的感情是纯真的。这里既有团聚的欢快,也有天各一方的离愁。欢快与离愁,皆出于纯真。在表现形式上,全词用笔自然纯朴。从遣词造句上看,全词字句,略无藻饰,更无矫揉造作楚楚作态之处。这种形式上的自然纯朴,与词中所包含的纯真感情,表里一致,相辅相成,做到了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附录《临江仙》元好问
李辅之在齐州,余客济源,辅之有和
荷叶荷花何处好?大明湖上新秋。红妆翠盖木兰舟。江山如画里,人物更风流。
千里故人千里月,三年孤负欢游。一尊白酒寄离愁。殷勤桥下水,几日到东州?
注释
- 李辅之:李天翼,字辅之,固安(今属河北省)人。齐州:治所在今山东济南。 济源:今属河南省。
- 大明湖:在山东济南市西北。《水经注》:"泺水北为大明湖。"明时湖面占府治三分之一。后积土淤垫,湖面大为缩小。
- 红妆翠盖:指荷花荷叶。 木兰舟:用木兰树之木材造的船。梁·任防《述异记》下:"木兰洲在浔阳江中,多木兰树。昔吴王阖闾植木兰于此,用构宫殿也。七里洲中,有鲁般刻木兰为舟,舟至今在洲。诗家云木、皇舟,出于此。"
- 三年:词人到河朔三年。孤负:同辜负。
- 东州:代指济南。
名家点评
东南大学中华诗词学研究所所长王步高、江苏教育学院中文系教授邓子勉《元明清词三百首注》:该词表示了对济南的向往。上阕开头点明济南名胜之区大明湖新秋季节荷叶田田荷花盛开的景象。"红妆翠盖"亦写荷花、荷叶。"江山"、"人物"二句,也写词人对济南的印象。下阕比上阕写得更优美,"千里"迭用,表示对友人的深深怀念,尽管他们分别才三四个月,就十分怀念。词的结末二句情深意挚,含蓄悠长。这大概正是其醒似周秦处。
后一篇:《鹧鸪天·候馆灯昏雨送凉》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