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氏《眉峰碧·蹙破眉峰碧》赏析
(2020-06-17 15:55:38)
标签:
宋词羁旅离愁 |
《眉峰碧》无名氏
蹙破眉峰碧。纤手还重执。镇日相看未足时,忍便使鸳鸯只!
薄暮投村驿。风雨愁通夕。窗外芭蕉窗里人,分明叶上心头滴。
这首民间词在北宋甚为流行。相传词人柳永少年时代得到这首词,书写在墙壁上,反复琢磨,终于悟出了作词的方法。北宋后期徽宗皇帝也认为“此词甚佳”,还很想知道它的作者。这都足见其影响的深远了。
“蹙破眉峰碧。纤手还重执。”这首词开头二句是说,蹙紧眉头,伤心离别,牵着手舍不得放开。
蹙破眉峰,是妇女离别时的愁苦情状,从男子眼中看出;纤手重执,即重执纤手的倒文。从男子一方表达,而得上句映衬,双双依依难舍之情,宛然在目。其中当有千言万语,无可诉说,只以两个表情动作交代出来,简洁之至,也深刻之至。
“镇日相看未足时,忍便使鸳鸯只。”三、四句是说,整天四目相对也看不够,不能忍受这离别之苦,我们本是鸳鸯啊!
从“镇日相看未足时”一句体味,很可能他们结合不久便初次别离。这两句是男子在分别即时所感,也是别后心中所蓄。这是平等的爱情,平民的爱情,写新婚夫妇浓情蜜意如画。——正是此时,鸳鸯分手了。
离别的情形是抒情主人公在旅宿之时的追忆,词的下片才抒写现实的感受。因为这次离别是他为了生计之类的逼迫忍心而去所以思念时更增加了后悔的情绪,思念之情尤为苦涩。
“薄暮投村驿。风雨愁通夕。”下片前二句是说,傍晚投宿在村中驿站,风雨之声令人难眠,被离愁困扰了一晚。
这两句一方面道出旅途的劳苦,另一方面写出荒寒凄凉的环境。旅人为赶路程,直到傍晚才投宿在荒村的驿店里。一副寒伧的行色表明他是社会下层的民众。愁是全词基础,紧密联系上下两片词意。风雨之夕,愁人难眠,感觉的联想便很容易与离愁相附着而强化。
“窗外芭蕉窗里人,分明叶上心头滴。”末二句是说,窗外芭蕉,窗里坐着伤心人,那雨滴落在叶上就好似点点滴滴的痛苦落在心中。
“窗外芭蕉窗里人”本不相联系,但在特定环境氛围中,由于联想的作用,主体的感受便以为雨滴落在芭蕉叶上就好似点点滴滴的痛苦落在心中。这种苦涩的心情,令人伤痛不已。结尾两句既形象,又很有情感的分量。在上片结句词情达到高峰之后,又出现了一次高峰。词情不衰,结构美妙而完整。
这首词是市井之辈写羁旅行役之苦的,但并未直接描述旅途的劳顿,而是表达痛苦的离别情绪。在某种意义上,这种离别之苦比起劳碌奔波是更难于忍受的,当初与家人离别时的难忘情景,至今犹令抒情主人公感到伤魂动魄。
附录《眉峰碧》无名氏
蹙破眉峰碧。纤手还重执。镇日相看未足时,忍便使鸳鸯只!
薄暮投村驿。风雨愁通夕。窗外芭蕉窗里人,分明叶上心头滴。
注释
镇日:整天,从早到晚。
只:孤独的。
薄暮:指傍晚,太阳快落山的时候。
通夕:整夜。
镇日:整天,从早到晚。
只:孤独的。
薄暮:指傍晚,太阳快落山的时候。
通夕:整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