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沂孙《高阳台·和周草窗寄越中诸友韵》赏析
(2020-05-19 08:55:34)
标签:
宋词王沂孙周密情感 |
《高阳台》王沂孙
和周草窗寄越中诸友韵
残雪庭阴,轻寒帘影,霏霏玉管春葭。小帖金泥,不知春在谁家?相思一夜窗前梦,奈个人、水隔天遮。但凄然,满树幽香,满地横斜。
江南自是离愁苦,况游骢古道,归雁平沙。怎得银笺,殷勤说与年华。如今处处生芳草,纵凭高、不见天涯。更消他,几度春风,几度飞花。
周密与王沂孙等越人是词友。王沂孙曾住过杭州,周密也游过越地即会稽,与王沂孙等许多词友相与流连山水。周密有《高阳台》寄越中诸友词,于是王沂孙在越中也有这一首和词以答。
“残雪庭阴,轻寒帘影,霏霏玉管春葭。”这首词开头三句是说,庭院背阴处尚有残雪堆积,透过帘幕,也还能感到轻寒。玉管中葭灰飞扬,不知不觉已到了立春时节。
“残雪庭阴”是写实景。“轻寒帘影”写立春后薄寒,帘影是写虚景。“霏霏玉管春葭”,古代候季节气候的变化,用合于十二律的箫管十二,分别置芦苇(葭)灰于孔中,封闭室内,用罗縠蒙上,那一节气到了,那一缕管葭灰就飞出。“霏霏”形容春葭灰的飞动。玉管即箫管。这句就是讲立春到了。
“小帖金泥,不知春在谁家?”这二句是说,门前虽然已经有金泥帖,却不知道春天来到了谁家的亭阁?
宋代风俗,立春日宫中命大臣撰写帝、后妃等所住殿阁的宜春帖子词,士大夫间当然也自己书写,字是用金泥写的,所以说金泥小帖。这两句就是说改朝换代,当日皇宫不存在了,士大夫也星散了,什么人在这时候用金泥写宜春帖子贴挂?春天毕竟在谁家呢?隐寓亡国之感。
“相思一夜窗前梦,奈个人、水隔天遮。”这二句是说,我对你相思若渴,梦中迷离隐约相见,无奈终究被天水阴遮。
意思是想念之诚形成一夜窗前幽梦,但醒来无奈你的形影还是水隔绝、天遮断,“个人”当指周密。
“但凄然,满树幽香,满地横斜。”上片结三句是说,待梦境醒来时,更加凄然伤心,只觉得满树幽香,地上都是疏影横斜。
这三句点出周密所在地西泠孤山之畔。这几句是从卢仝《有所思》“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变化而来,这里也有比喻周密生活凄凉而高洁的意思。
上片词笔清绝,感慨很深,下片细数离怀。
“江南自是离愁苦,况游骢古道,归雁平沙。”换头三句是说,江南离别自然充满愁苦,何况你曾回忆到策马游过的古道和舟行所见的平沙落雁呢?
换头是写理解周密怀念越友及游旧地的离情,说江南春色自是最让人感受到离愁之苦的。
“怎得银笺,殷勤说与年华。”这二句是说,如何能在信笺纸上,和你讲一讲如今江南春天物华。
前几句词笔跌宕,这二句平收。这是使情感从离愁上放开一些。做一缓笔、顿笔。
“如今处处生芳草,纵凭高、不见天涯。”这二句是说,如今处处长满芳草,纵然等上高楼眺望,也只能见萋萋芳草遮目,看不见你的住所。
这两句和晏殊《蝶恋花》“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用笔正相反,但望见与望不见天涯,强调离愁别恨却相同。以艺术手法传达心理上的幽怨,利用自然景色,而从不同角度去说,总是合理的。
“更消他,几度春风,几度飞花。”末三句是说,更何况,(人生)还能经受几度春风,几番飞红落花。
最后这三句情绪更苍凉了,这也和“不知春在谁家”、“殷勤与说年华”等句相照应,虽是围绕着离情来说,却有春光无主,聚散难以自由,好景不常的感伤。
周密的原词为思乡怀归之作,词中流露了在外游子的倦游之态。作者这首词,从原词意境出发,表达了对友人羁旅无归的同情和思念。由于此时作者抛离故乡,漂流在外,所以这首词情真意切。动人心魄。
附录《高阳台》王沂孙
和周草窗寄越中诸友韵
残雪庭阴,轻寒帘影,霏霏玉管春葭。小帖金泥,不知春在谁家?相思一夜窗前梦,奈个人、水隔天遮。但凄然,满树幽香,满地横斜。
江南自是离愁苦
,况游骢古道,归雁平沙。怎得银笺,殷勤说与年华。如今处处生芳草,纵凭高、不见天涯。更消他,几度春风,几度飞花。
注释
前一篇:王沂孙《高阳台·残萼梅酸》赏析
后一篇:王沂孙《扫花游·秋声》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