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戴复古《满江红·赤壁怀古》赏析

(2020-02-13 15:55:05)
标签:

宋词

戴复古

怀古

《满江红》戴复古

赤壁怀古

赤壁矶头,一番过,一番怀古。想当时,周郎年少,气吞区宇。万骑临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鱼龙怒。卷长波,一鼓困曹瞒,今如许?
江上渡,江边路。形胜地,兴亡处。览遗踪,胜读史书言语。几度东风吹世换,千年往事随潮去。问道傍,杨柳为谁春,摇金缕。

苏轼是词坛巨擘,后人再写《赤壁怀古》,要获得读者的赞许,的确有些困难。戴复古写这阕词,也难免有望洋生叹的感觉。
“赤壁矶头,一番过、一番怀古。”这首词开头是说,每经过一次赤壁矶就引发一次怀古心绪。
上片开头与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相比,复古词显得气势平平,远不如苏词的气势雄伟;但戴词以朴素的叙述入题,倒也显得自然轻快。
“想当时,周郎年少,气吞区宇。”这三句是说,想当年,周瑜意气风发,一心吞并环宇。
苏词中的周瑜形象,着墨较多,形象较鲜明;复古词写周郎,仅写他“气吞区宇”的英雄气概。
“万骑临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鱼龙怒。”这二句是说,万骑临江,鼓声震天;在千艘列炬的拼搏中,那些潜居江中的鱼龙因为受到战火的影响都变得怒不可遏。
对赤壁大战场面的描绘,苏轼仅有“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一句;复古词则用浓墨重彩,极力渲染气氛,艺术地再现这一惊心动魄的大战。这两句,用精工的对偶句,把战争的场面表现得真实而又生动,绘声绘色地描绘出吴蜀联军的高昂士气,写出了火攻曹军时的翻江倒海之势。“貔虎”本指猛兽,比喻勇猛的军队。“鱼龙”指潜蛰江中的水族动物。
“卷长波、一鼓困曹瞒,今如许?”这是说,水面上卷起了长长的火龙,在鼓角声中,孙刘联军围困住了曹操。现在又怎样呢?
“卷长波,一鼓困曹瞒”句,刻画出波澜壮阔的中流水战,气势磅礴,与“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有异曲同工之妙,传神地描绘出曹军崩溃之快,周瑜取胜之速。词写到这里,陡然转折,用“今如许”三字提出问题。这转折一问,问得很好,感慨苍茫,意味深厚。南渡之后,国势日非,复古将大半生目击心伤的国事,全含在这一问句中。
“江上渡,江边路。形胜地,兴亡处。”换头四句是说,江上渡口,江边小路,全市地形险要的战略要地,是当年众雄生死争斗的地方。
换头四句,写赤壁矶附近的山川形胜,追怀赤壁之战的遗迹。词人认为建安十三年发生在这里的一次战斗,是两军决定存亡的一次战斗。
“览遗踪,胜读史书言语。”这二句是说,今天我在此凭吊古迹,自己得到的深切感受,胜过读历史书籍。
下面又将话题一转,抒写词人忧国伤时的感慨。
“几度东风吹世换,千年往事随潮去。”这二句是说,东风吹,光景移,已经改朝换代无数次了,历史的往事随江潮而逝。
由三国至今,改朝换代的事已经发生多次了,这是历史的规律。千古风流人物,也随着滚滚东流的长江而流逝了,现在又有谁能收拾祖国残破的山河啊!
“问道傍、杨柳为谁春,摇金缕。”结句是说,问道旁的杨柳年年为谁而春,为谁摇动金黄的枝条。
下片结穴处,词人向道旁的杨柳发问。言下之意是,由于自己感时伤世,以无心观赏美景来抒写作者的时代感伤。
这首词风格豪迈,苍劲有力,在自然朴素的描写之中,不时有浓染之笔与用力之处出现,平淡之中见奇伟。清人纪昀很欣赏这首词,认为它的“豪情壮采,实不减于(苏)轼”。

附录《满江红》戴复古
赤壁怀古
赤壁矶头,一番过,一番怀古。想当时,周郎年少,气吞区宇。万骑临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鱼龙怒。卷长波,一鼓困曹瞒,今如许?
江上渡,江边路。形胜地,兴亡处。览遗踪,胜读史书言语。几度东风吹世换,千年往事随潮去。问道傍,杨柳为谁春,摇金缕。

注释

①赤壁矶:即黄州赤壁。

②周郎:指赤壁大战吴蜀联军的统帅周瑜。

③区宇:即寰宇,宇宙。

④貅虎:猛兽,指军队,勇士。

⑤曹瞒:指曹操,曹操小名叫阿瞒。

⑥今如许:如今又怎么样呢。

⑦金缕:指嫩黄色的枝条。

作者简介

戴复古(1167年-约1248年),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号石屏、石屏樵隐,天台黄岩(今属浙江台州)人,南宋著名江湖诗派诗人。曾从陆游学诗,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兼具江西诗派风格。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现实意义。晚年总结诗歌创作经验,以诗体写成《论诗十绝》。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归家隐居,卒年八十余。著有《石屏诗集》、《石屏词》、《石屏新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