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元干《瑞鹧鸪·白衣苍狗变浮云》赏析

(2019-08-21 12:08:43)
标签:

宋词

张元干

胡铨

感慨

《瑞鹧鸪》张元干

彭德器出示胡邦衡新句次韵
白衣苍狗变浮云,千古功名一聚尘。好事悲歌将进酒,不妨同赋惜余春。
风光全似中原日,臭味要须我辈人,雨后飞花知底数?醉来赢取自由身。

这首词的小序极其重要,它点出了复杂的政治背景。胡铨(字衡邦)贬谪新州以后,仍然写了一些寄慨国事的词作。这些新句通过彭德器传到了张元干手中。他读后感慨万千,情不自禁地写下这首和韵词。
“白衣苍狗变浮云,千古功名一聚尘。”这首词开头二句是说,天上云彩的形状,白衣苍狗,变化不定,人世间的功名也只如聚合的尘土。
开头一句,借用杜甫《可叹》诗:“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的名句,直写世事的变幻莫测。起句不仅用语峻峭,而且蕴含着极深广的社会内容,引起人们无限的联想。“千古功名”一句,承上泛言“变”字之意,转入切身的政治理想幻灭的感喟。这里的“一聚尘”,是化为一堆尘土的意思。千古功名化为一堆尘土,这种愤激的语言,是志士失路的悲叹。他们的官职革的革了,辞的辞了,欲为国家建功立业而无可凭借,真是令人扼腕的事。
“好是悲歌将进酒,不妨同赋惜余春。”三、四句是说,就应该慷慨悲歌相劝饮酒,不妨一起歌赋吟咏怜惜剩下的春光。
这二句进一步借用了古诗文来抒发政治上横遭迫害的愤慨。李白写过《将进酒》,人们不禁想起诗中“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豪迈气概,而且诗里“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的境界,也使人感到一种抑郁不得志的满腹怨愤。“惜余春”是指李白的《惜余春赋》。李白在赋中说:“试登高而望远,极云海之微茫。魂一去兮欲断,泪流颊兮成行。”又说:“惜余春之将阑,每为恨兮不浅。······春不留兮时已失,老衰飒兮情逾疾。”词中“不妨同赋惜余春”,正是暗用此赋以倾注对胡铨远贬的深切怀念和同情。
“风光全是中原日,臭味要须我辈人。”下片前二句是说,风光和当日中原所见毫无二致,还是我辈之人臭味相投。
“风光全似中原日”一句,承上转下,一个“似”字,透露出词人对昔日中原风光的思念。如今景物依旧,而时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臭味要须我辈人”一句,抒发情意,感慨不尽。臭,通嗅。臭味,气味。这里指气味相同,志趣相投。
“雨后飞花知底数?醉来赢取自由身。”末二句是说,雨后纷飞的花朵又有多少呢?沉醉之时把一切烦恼都抛开,做一个自由人吧。
“雨后飞花”一句,化用杜甫《曲江》:“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的诗意,抒写暮春时节落花无数的惋惜之情,也寓寄着对南宋小朝廷前途黯淡的忧虑。末句以情收束,含意深远。“自由身”是指不受拘管之意。当时胡铨已遭编管,失去人身自由。这里的“自由身”虽然是从酒醉可逃世网中得来,但也可以说是对胡铨的一种宽慰。
这是一首抒写世事变迁的感愤之作,境界凄清,含义深邃。令人读来感触到南宋时代的悲剧,词人心灵压抑的激愤。

作者简介
张元干(1091年—约1161年),字仲宗,号芦川居士、真隐山人,晚年自称芦川老隐。芦川永福人(今福建永泰嵩口镇月洲村人)。历任太学上舍生、陈留县丞。金兵围汴,秦桧当国时,入李纲麾下,坚决抗金,力谏死守。曾赋《贺新郎》词赠李纲,后秦桧闻此事,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元干尔后漫游江浙等地,客死他乡,卒年约七十,归葬闽之螺山。张元干与张孝祥一起号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