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元干《石州慢·雨急云飞》赏析

(2019-08-18 19:15:52)
标签:

宋词

张元干

爱国

孤愤

《石州慢》张元干

雨急云飞,惊散暮鸦,微弄凉月。谁家疏柳低迷,几点流萤明灭。夜帆风驶,满湖烟水苍茫,菰蒲零乱秋声咽。梦断酒醒时,倚危樯清绝。
心折。长庚光怒,群盗纵横,逆胡猖獗。欲挽天河,一洗中原膏血。两宫何处?塞垣只隔长江,唾壶空击悲歌缺。万里想龙沙,泣孤臣吴越。

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 )岁在“己酉”。这年春上,金兵大举南下,直扑扬州。高宗从扬州渡江,狼狈南逃,江北地区完全失守。作者当时避乱南行,秋天在吴兴(今浙江湖州)乘舟夜泛,抚事生哀,写下了这首悲壮的词作。上片写景,是写愤激之情的郁积过程。
“雨急云飞,惊散暮鸦,微弄凉月。”这首词开头三句是说,一场秋风急雨,惊散了傍晚的乌鸦,雨过之后,天气豁然开朗,一会儿一轮明月高悬夜空,发出清冷的月光。
首先,“雨急云飞”的开篇就暗示读者,这是一阵狂风骤雨后的宁静,是昏鸦乱噪后的沉寂,这里,风云莫测,沉闷难堪的秋来气候,与危急的政局是有一致之处的。
“谁家疏柳低迷,几点流萤明灭。夜帆风驶,满湖烟水苍茫,菰蒲零乱秋声咽。”这几句是说,秋柳枝条稀疏,在暮色中模糊不清,几只萤火虫在空中飞舞,发出忽明忽灭的亮光,乘舟扬帆,满湖水汽上升,在月色下朦胧苍茫看不分明,水中杂乱的菰蒲被秋风吹得摇曳零乱,发出瑟瑟悲鸣的凄切声响。
这里展现的是一片江湖大泽,类乎放逐骚人的处境。
“梦断酒醒时,倚危樯清绝。”上片末二句是说,酒醒梦断时,倚着桅杆心中更加悲伤凄切了。
在写景的同时显现着景中活动着的人物形象。他在苦闷中沉饮之后,乘着一叶扁舟,驶向空阔的江中,冷风拂面,梦断酒醒,独倚危樯,此情此景,只言“清绝”。于是,一个独醒者、一个梦断后找不到出路的爱国志士形象逐渐鲜明起来。这就为下片尽情直抒胸臆做好了准备。
“心折。长庚光怒,群盗纵横,逆胡猖獗。”下片前四句是说,悲伤到心中摧折。连金星都发怒了,国难当头之时出现叛乱,金兵入侵嚣张到了极点。
过片的“心折”(心惊)二字一韵,这短促的句子,成为全部乐章的变征之声。据《史记·天官书》载,金星(夜见于西方称“长庚”)主兵戈之事。“长庚光怒”上承夜景,下转时事的感慨和书愤,就像水到渠成般自然。时局可谓内外交困。建炎二年济南知府刘豫叛变降金。翌年,苗傅、刘正彦作乱,迫高宗传位于太子,后被平复。“群盗纵横”句该是痛斥这些奸贼的。下句“逆胡猖獗”则写外患,中原人民,生灵涂炭,词人痛切之极。
“欲挽天河,一洗中原膏血。”这二句是说,想要引来天河之水,洗掉中原被敌人屠杀的同袍的血肉。
这里化用了杜甫诗“安得壮士挽天河,尽洗甲兵长不用”(《洗兵马》)的名句,抒发自己的强烈愿望。
“两宫何处?塞垣只隔长江,唾壶空击悲歌缺。”这三句是说,徽、钦二帝现在又在何处?目前南宋和金的边境只有一江之隔,形势更是十分危急。而自己再有壮志也不过与南朝时的王敦一样,白白击碎吐壶,空有决心而无所可为,甚至还不如王敦,连悲歌也是欲唱不能。
然而愿望归愿望,现实是无情的。词人进而指出三重不堪的事实:一是国耻未雪,徽钦二帝尚被囚于金。“两宫何处”的痛切究问,对统治者来说无异于严正的斥责。二是国土伤失局面严重——“塞垣祗隔长江”。三是朝廷上主战的志士横遭迫害。由于这一系列的现实障碍,词人的宏愿无从实现了。这恰与那个独醒失路的形象吻合。
“万里想龙沙,泣孤臣吴越。”末二句是说,我在万里之外的吴兴时刻不忘被金兵掳走的二主,时时为国事多艰,君主多难而痛哭流涕。
末二句挽合全词。“龙沙”本指白龙堆沙漠,亦泛指沙塞,这里则借指二帝被掳囚处。“孤臣”作者自指,措语带愤激的感情色彩。
这首词是最早反映抗金斗争的爱国词之一,它反映了那个特定的时代风貌,抒发了爱国士大夫的满腔悲愤,具有不可忽视的认识作用和教育作用。

附录《石州慢》张元干
己酉秋,吴兴舟中作
雨急云飞,惊散暮鸦,微弄凉月。谁家疏柳低迷,几点流萤明灭。夜帆风驶,满湖烟水苍茫,菰蒲零乱秋声咽。梦断酒醒时,倚危樯清绝。
心折。长庚光怒,群盗纵横,逆胡猖獗。欲挽天河,一洗中原膏血。两宫何处?塞垣只隔长江,唾壶空击悲歌缺。万里想龙沙,泣孤臣吴越。

注释

⑴己酉(yǒu):宋高宗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

⑵吴兴:今浙江湖州。

⑶惊散暮(mù)鸦:傍晚的乌鸦被惊散。

⑷低迷:模糊的样子。

⑸菰蒲(gū pú):菰草和蒲草。

⑹秋声咽(yè):西风声音凄切。

⑺危樯:船上高耸(sǒng)的桅杆。

⑻心折:心中摧折,伤心之极。江淹《别赋》:“使人意夺神骇(hài),心折(shé)骨惊。”

⑼长庚(gēng):金星。据《史记·天官书》载,金星主兵戈之事。

⑽群盗:宋高宗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十二月,济南知府刘豫叛宋降金。三年,苗傅、刘正彦作乱,逼迫高宗传位太子,兵败被杀。

⑾猖獗(chāng jué):亦作“ 猖蹶 ”,任意横行。

⑿两宫:指徽(huī)、钦(qīn)二帝。

⒀塞垣(sāi yuán):南宋与金国,夹岸陈兵,只隔长江一水。塞,边境。

⒁唾壶(tuò hú):借喻词人自己不能亲自杀敌雪耻的悲愤心情。刘义庆《世说新语·豪爽》:“王处仲每酒后,辄咏‘老骥(jì)伏枥(lì),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如意打唾壶,壶口尽缺。”

⒂龙沙:沙漠边远之地,指徽、钦二帝幽囚之所。

⒃孤臣:词人自指。

⒄吴越:古代的吴国、赵国,今江浙一带,为南宋政府所在地。

名家点评

晚清词论家陈廷焯《词则·放歌集》卷一:忠爱根于血性,勃不可遏。[2]

南宋词人蔡戡《芦川居士词序》:善作长短旬,其忧国爱君之心,愤世嫉邪之气,问寓于歌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