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赏析

(2019-05-17 20:57:20)
标签:

宋词

贺铸

名作

佳句

佳话

《青玉案》贺铸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这首词说来好笑,原是贺方回退居苏州时,因看见了一位女郎,便生了倾慕之情,写出了这篇名作。这事本来并不新奇,好像也没有“重大意义”,值不得表彰。无奈它确实写来美妙动人,当时就已膺盛名,历代传为佳句——这就不能把它看成“侧艳之词”而轻加蔑视了。
方回在苏州筑“企鸿居”,大约就也是因此而作。何以言之?试看此词开头就以子建忽睹洛神为比,而《洛神赋》中“翩若惊鸿”之句,脍炙千古,企鸿的意思,岂不是企望惊鸿般的宓妃来临?可知他为此人,倾心眷慕,真诚出之,而非轻薄文人一时戏语可以并论。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这首词开头三句是说,你步履轻盈却不肯来到横塘,依旧凝望目送你带走了芬芳。
子建当日写那洛神,道是“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其设想异常,出人意表,女子细步,轻盈而风致之态如见,所以贺方回上来便用此为比。姑苏本是水乡,横塘恰逢水境——方回在苏州盘门之南十余里筑“企鸿居”,其地即是横塘。过,非“经过”“越过”义,在古用“过”,皆是“来到”“莅临”之谓。方回原是渴望女郎芳步,直到横塘近处,而不料翩然径去,怅然以失!美人远去,木立如痴,芳尘目送,何以为怀。全篇主旨,尽于开端三句。
以下全是想象。
“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上片后四句是说,你与谁相伴共度这美好时光?月桥花屋朱门映着美丽花窗,只有春风才知道你生活的地方。
以锦瑟之音繁,喻青春之岁美(生活之丰盛)。词人用此,而加以拟想,不知如许年华,谁与共度?以下月桥、花园、琐窗、朱户,都是外人不可进入的深闺密居,凡此种种,只是想象,于是无计奈何,而结论唯有春能知之!可知,不独目送,心也随之。
说来更是好笑,词人一片痴情,只成痴立——他一直呆站在那里,直立到天色已晚,暮霭渐生。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过片两句是说,碧云飘飘的杜蘅洲暮色苍茫,我用彩笔写下这伤心的诗行。
这似乎又是暗与“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来”的江淹名句有脱化关系。本是极可笑的呆事,却写得异样风雅。然后,则自誉“彩笔”,毫不客气,说他自家为此痴情而写出了这断肠难遣的词句。纵笔至此,方才引出全曲煞拍一问三叠答。
“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末四句是说,如果要问我的伤心多深多长?就像那一串烟雨笼罩的青草,满城飞絮如同梅子黄时的雨。
闲情,是古人创造的一个可笑也可爱的特殊的名词,它的意义相当或接近于今日的“爱情”。而词人贺方回的烦恼——他巧扣当前的季节风物,一连串举出了三个比喻,作为叠答:草、絮、雨,皆极多之物,多到不可胜数。词人自问自答说:“我这闲愁闲恨,共有几多?满地的青草,满城的柳絮,满天的梅雨——你去数数看到是有多少吧!”这里答得很巧妙,然而更有一层巧妙,同时呈现,即词人也是在说,我这愁恨,已经够多了,偏又赶上这春末夏初草长絮飞、愁霖不止的时节,越增我无限的愁怀恨绪!
词人因此一词而得名“贺梅子”。看来古人原本风趣开明。若在后世一定有人出面去批判他,说他种种难听的话,显示自己的“正派”和“崇高”。而在当时,却是文坛的佳话。这难道不也是一个令人深思的文坛现象吗?

附录《青玉案》贺铸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注释

⑴青玉案:词牌名。汉张衡四愁诗》:“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因取以为调名。六十七字,前后片各五仄韵。亦有第五句不用韵者。

⑵凌波:形容女子步态轻盈。三国魏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⑶芳尘去:指美人已去。

⑷锦瑟华年:指美好的青春时期。锦瑟:饰有彩纹的瑟。唐李商隐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⑸月桥花院:一作“月台花榭”。月桥:像月亮似的小拱桥。花院:花木环绕的庭院。

⑹琐窗:雕绘连琐花纹的窗子。朱户:朱红的大门。

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

⑺飞:一作“碧”。冉冉:指云彩缓缓流动。蘅皋(hénggāo):长着香草的沼泽中的高地。

⑻彩笔:比喻有写作的才华。《南史·江淹传》:“……(淹)尝宿于冶亭,梦一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吾有笔在卿处多年,可以见还。’淹乃探怀中得五色笔一以授之。”断肠句:伤感的诗句。

⑼试问:一说“若问”。闲愁:一说“闲情”。都几许:总计为多少。

⑽一川:遍地,一片。

⑾梅子黄时雨:江南一带初夏梅熟时多连绵之雨,俗称“梅雨”。《岁时广记》卷一引《东皋杂录》:“后唐人诗云:‘楝花开后风光好,梅子黄时雨意浓。’”

译文


你步履轻盈却不肯来到横塘,依旧凝望目送你带走了芬芳。你与谁相伴共度这美好时光?月桥花屋朱门映着美丽花窗,只有春风才知你生活的地方。

碧云飘飘的杜蘅洲暮色茫茫,我用彩笔写下这伤心的诗行。如果要问我的伤心多深多长?就像那一川烟雨笼罩的青草,满城飞絮如同梅子黄时的雨。

名家点评

周紫芝竹坡诗话》:贺方回尝作《青玉案》,有“梅子黄时雨”之句,人皆服其工,士大夫谓之“贺梅子”。

罗大经鹤林玉露》:贺方回有“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盖以三者比愁之多也,尤为新奇,兼兴中有比,意味更长。

沈谦填词杂说》:“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不特善于喻愁,正以琐碎为妙。

先著程洪词洁》:方回《青玉案》词工妙之至,无迹可寻,语句思路亦在目前,而千人万人不能凑拍。

沈际飞《草堂诗余正集》:叠写三句闲愁,真绝唱!

刘熙载艺概》:贺方回《青玉案》词收四句云:“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其末句好处全在“试问”呼起,及与上“一川”二句并用耳。

王方俊《唐宋词赏析》:贺铸晚年退隐至苏州,并在城外十里处横塘有住所,词人常往来其间。这首词写于此时此地。词中写路遇一女子,而引起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

https://p1.ssl.qhmsg.com/t01e114c36aa877bce7.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