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贺铸《将进酒(小梅花)》赏析

(2019-05-17 20:40:43)
标签:

宋词

贺铸

咏史

愤慨

嘲弄

《将进酒(小梅花)》贺铸

城下路,凄风露,今人犁田古人墓。岸头沙,带蒹葭,漫漫昔时流水今人家。黄埃赤日长安道,倦客无浆马无草。开函关,掩函关,千古如何不见一人闲?
六国扰,三秦扫,初谓商山遗四老。驰单车,致缄书。裂荷焚芰接武曳长裾。高流端得酒中趣,深入醉乡安稳处。生忘形,死忘名,谁论二豪初不数刘伶?

这首词内容可分为四层。
“城下路,凄风露,今人犁田古人墓。岸头沙,带蒹葭,漫漫昔时流水今人家。”开头六句是说,城下的道路,凄冷的风露,今人的耕田原是古人的坟墓。岸边滩头的白沙,接连着成片的蒹葭。昔日漫漫江河流水如今已成陆地,住满了人家。
开头六句是第一层,词人由城下道路上风露凄迷和岸头沙边蒹葭(芦苇)苍苍的景象,想到古今变化。虽说带有一种世事无常的心理,但就其列举这些情景来概括人世变化而言,却多少近似于对人世现象的一种宏观把握。由此再去看世人的各种行为,便显得比世俗清醒。
“黄埃赤日长安道,倦客无浆马无草。开函关,掩函关,千古如何不见一人闲?”上片后五句是说,通往长安的大道,黄尘滚滚,烈日炎炎,疲倦的过客人无水饮马无料草。天下太平又变乱,函谷打开又闭关。千百年来怎见不到一人有空闲?
第二层五句,写长安道上人渴马饥的奔波之苦,可是这种奔波,放在“今人犁田古人墓”的背景下看,到头来也不是一场空吗?这一层意思,词中没有明点,但有了上面提供的背景,读者自会朝这方面想。在你争我夺的战争中,今天开函谷关,明天闭函谷关,扰扰攘攘,走马灯一般的改朝换代,富贵不能长保,人们总是看得多了吧,千古以来,为什么不见有人肯闲下来不参与争竞呢?歇拍一句,问得很冷峻,见出无论怎样世事无常,一般人总是看它不破。
“六国扰,三秦扫,初谓商山遗四老。驰单车,致缄书,裂荷焚芰接武曳长裾。”下片前六句是说,秦末时群雄纷争国家大扰,汉高祖刘邦把天下横扫。本以为世风转好,出了不慕荣华的商山四皓。谁知派一介使臣,送一封邀请书,他们就撕下伪装忙不迭地到侯门居住。
过片以下六句是第三层,所写的对象与第二层揭露一般利禄之徒有别。这一层最写某些隐者。秦末农民大起义时,复有燕、赵、齐、楚、韩、魏六国自立为王,据关东,争天下,你攻我夺;楚汉相争,项羽所封的那些诸侯王,也一 一被扫灭。人们对于名位利禄,照说更应该看轻些了吧?词人最初觉得商山四皓是能看破红层,置身局外的,可是想不到经过统治者驰车致函招请,他们竟也撕下了隐者的服饰,一个接着一个在帝王门下走动起来。词人倒不一定认为他们当初隐居就是虚伪的,但至少为他们惋惜,觉得他们不该在皇家收买面前,改变初衷,到临老还接受网罗。
“高流端得酒中趣,深入醉乡安稳处。生忘形,死忘名,谁论二豪初不数刘伶?”末五句是说,只有高流名士才真正领会到酒的情趣,沉入醉乡睡到安稳宁静之处。活着放浪忘形,死后无需留名。谁说公子、处士胜过潇洒爱酒的刘伶?
词的最后一层,作者对商山四皓一流所谓隐者也失望之后,认为值得肯定的只有酒徒,他们在酒中得到无穷的乐趣,摆脱人世的种种干扰,处于安稳的醉乡,可算真正的高流。虽然从世俗观念出发,人们对他们也许是不以为然的,正像刘伶《酒德颂》中写贵介公子、搢绅处士这“二豪”最初不赞成刘伶一样。但酒徒“生忘形、死忘名”,不把形骸和名利当一回事,他们对别人的议论又哪里在乎呢?就这样,词最后落到对酒徒的忘形、忘名的肯定。
这首词是一首怀古伤今的作品,但所咏史事,并非某一历史事件,而是在古代社会中带有普遍性的历史现象吧;所咏怀抱也并非与这一历史现象相契合,而是与之相对立,所以与多数的咏史、咏怀的作品的格局、命意都有所不同,作者以愤慨、嘲弄的词来描写历史上那些追名逐利、蝇营狗苟、热衷权势、贪得无厌之徒,表达了自己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襟怀。

附录《将进酒(小梅花)》贺铸
城下路,凄风露。今人犁田古人墓。岸头沙。带蒹葭。漫漫昔时流水今人家。黄埃赤日长安道。倦客无浆马无草。开函关。掩函关,千古如何不见一人闲? 
六国扰,三秦扫。初谓商山遗四老。驰单车。致缄书。袭荷焚芰接武曳长裾。高流端得酒中趣。深入醉乡安稳处。生忘形。死忘名。谁论二豪初不数刘伶?
注释

将进酒:实名《小梅花》。“将进酒”是作者改题的新名。

“今人”句:顾况《短歌行》:“城边路,今人犁田古人墓。”顾况:顾况(约727—约815)字逋翁,号华阳真逸(一说华阳真隐),晚年自号悲翁,汉族,苏州海盐横山人(今在浙江海宁境内),唐代诗人、画家、鉴赏家。

“岸头沙”三句:顾况《短歌行》:“岸上沙,昔时江水今人家。”蒹葭:一种像芦苇的草。

“黄埃”句:顾况《长安道》:“长安道,人无衣,马无草。”

函关:即函谷关,在今河南灵宝县东北,函关为战国秦之东方门户,时平则开,时乱则闭。

六国扰:指秦末复起之齐、楚、燕、韩,赵、魏。

三秦扫:指刘邦灭项羽,建立汉朝。

商山遗四老:又称“商山四皓”。西汉初立,他们四人隐居商山,不为汉臣。这四人是: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角里先生。

“驰单车”二句:《史记·留侯世家》载:刘邦欲废太子,吕后为保住太子地位,让太子卑辞修书派人请四皓,四皓应请而至。单车:指使者。

“裂荷”句:芰荷制衣为高士之象征。语出《离骚》“制芰荷以为衣兮”。此处说“裂荷焚芰”,是指四皓应聘出山自毁高洁,语本孔稚圭《北山移文》“焚芰制而裂荷衣”。接武:犹言接踵。武:足迹。曳长裙:指依附于王侯权贵,裾:衣服的前襟。

高流:指阮籍、陶渊明、刘伶、王绩等。

端:真。

“二豪”句:指贵介公子、缙绅处士。见刘伶《酒德倾》。刘伶:晋“竹林七贤”之一,以嗜酒著称。

译文

城下的道路,凄冷的风露,今人的耕田原是古人的坟墓。岸边滩头的白沙,连接着成片的蒹葭。昔日漫漫江河流水如今已成陆地,住满了人家。通往长安的大道,黄尘滚滚,烈日炎炎,疲倦的过客人无水饮马无料草。天下太平又变乱,函谷打开又闭关。千百年来怎见不到一人有空闲?

  秦末时群雄纷争国家大扰,汉高祖刘邦把天下横扫。本以为世风转好,出了不慕荣华的商山四皓。谁知派一介使臣,送一封邀请书,他们就撕下伪装忙不迭地到侯门居住。只有高人名士才能真正领会酒的情趣,沉入醉乡睡到安稳宁静之处。活着放浪忘形,死后无需留名。谁说公子、处士胜过潇洒爱酒的刘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