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蓼花繁,黄芦叶乱,夜深玉露初零。霁天空阔,云淡楚江清。独棹孤篷小艇。悠悠过。烟渚沙汀。金钩细。丝纶慢卷。牵动一潭星。
时时横短笛,清风皓月,相与忘形。任人笑生涯,泛梗飘萍。饮罢不妨醉卧,尘劳事,有耳谁听?江风静,日高未起,枕上酒微醒。
词的上阕可以说是一幅清江月夜独钓图。
“红蓼花繁,黄芦叶乱,夜深玉露初零。”这首词开头三句是说蓼花红艳繁簇,芦叶衰黄凌乱,夜深了,白露刚刚降下来。
作者选取了三种最能表现秋江夜色的典型景物,透过设色的明与暗,造景的野而幽。烘托出江边凄清的气氛。这是写地上所见。
“霁天空阔,云淡楚江清。”这两句是说,秋高云淡,境界空阔,楚江一片清澈。
再对秋夜江天做大笔渲染,境界阔大,虽有败芦残苇杂处其间(这正所以成其为秋景),却并不怎样令人感慨兴悲。开头五句全是写景。似乎不夹杂人的感情,但“一切景语皆情语”,秦观所作的这种景语,与他所要抒发的感情水乳交融,从而收到借景抒情的艺术效果。
“独棹孤蓬小艇,悠悠过,烟渚沙汀。”这是说,一个人乘着孤单的小船,优哉游哉的驶过烟雾弥漫的沙岸小洲。
转入情事的描写。小艇、孤篷,又是独棹——船上只有自己一个人。这样的境况应该说是个寂寞的了。可是这位孤舟独棹的人,却是优哉游哉的驶过这烟雾迷离的小洲。这里词人透过表达特定情境的“独”、“孤”、“小”和“悠悠”等字,把本来是一件江中荡舟的极平常事,不仅写得摇曳生姿,而且充分表达出此刻“这一个人”的生活情趣。
“金钩细,丝纶慢卷,牵动一潭星。”上阕末三句是说,垂钓江中,悬着细钩的丝线,慢慢地从水中拉起,倒映水中的星星,似乎也被牵动起来了。
不知什么时候,他的孤蓬小艇停了下来,接着是他垂钓江中。“慢卷”表明垂钓时的闲裕,与“悠悠过”绾合。而收卷钓丝后泛起水面涟漪,向外扩展,使一派水面上倒影的星光动荡不已。如果不是细致的观察、体验,便不会写得这样美妙。上阕有景物有情事,景物和情事的搭配,表现出泛江垂钓者的悠然自得情趣。可以说“词中有画”了。
“时时横短笛,清风皓月,相与忘形。”下阕开头三句是说,当小船行在水上的时候,不时地吹着横笛,有清风明月相伴,已忘却了人与自然的区别。
换头三句是上阕结尾三句情事的继续,只不过不再是垂钓,而是吹笛了。看来今天夜晚,当小船悠悠的在水面上飘动时,当“丝纶慢卷”后,它曾不止一次的吹过短笛。这几句,写出了词人此刻的怡然自得,更写出了他的恬淡情怀,或者还微微夹杂着一些儿感慨吧。
“任人笑生涯,泛梗飘萍,饮罢不妨醉卧,尘劳事,有耳谁听?”这是说,任凭人家笑我如泛梗飘萍的生涯。酒刚喝过不妨醉卧,世间的烦恼之事,虽有耳朵何必去听?
秦观早年一度漫游,过的是“泛梗飘萍”的生涯。不过词人说“任人笑”。而自己并不在乎;不仅不在乎,还要“饮罢”而“醉卧”,因为对于世间烦恼扰心的种种不如意时,有耳朵也不会去听了。
“江风静,日高未起,枕上酒微醒。”末三句是说,秋江风静,水波不兴,尽管太阳高高升起,我还躺在枕上,酒意刚醒。
最后三句,在“饮罢”“醉卧”之后,一枕酣睡,直到天明。
整首词景色如画,虽有“红蓼花繁”,但全幅画面淡素雅洁,清丽恬静。作者写来情景融合,直抒胸臆,表现出他对“泛梗飘萍”生涯很自得,看似淡然、坦然,实际上郁积着不平和愤懑的心情。
附录《满庭芳》秦观
红蓼花繁,黄芦叶乱,夜深玉露初零。霁天空阔,云淡楚江清。独棹孤篷小艇,悠悠过,烟渚沙汀。金钩细,丝纶慢卷,牵动一潭星。
时时横短笛,清风皓月,相与忘形。任人笑生涯,泛梗飘萍。饮罢不妨醉卧,尘劳事,有耳谁听?江风静,日高未起,枕上酒微醒。
译文
蓼花红艳繁簇,芦叶衰黄零乱,夜深了,白露刚刚降下来。秋高云淡,境界空阔,楚江一片清澈。一个人乘着孤单的小船,优哉游哉地驶过烟雾迷离的沙岸小洲。垂钓江中,悬着细钩的丝线,慢慢地从水中拉起,倒映水中的星星,似乎也被牵动起来了。
当小船行在水上的时候,不时地吹着横笛,有清风明月相伴,已忘却了人与自然的区别。任凭人家笑我如泛梗飘萍的生涯。酒刚喝过不妨醉卧,世间的烦劳之事,虽有耳朵又何必去听?秋江风静,水波不兴,尽管太阳高高升起,我还躺在枕上,酒意刚醒。
注释
满庭芳:词牌名。双调九十五字,前片四平韵,后片五平韵。又有“满庭霜”“锁阳台”等别名。
红蓼(liǎo):草名。蓼的一种。多生水边,花呈淡红色。唐杜牧《歙州卢中丞见惠名酝》诗:“犹念悲秋更分赐,夹溪红蓼映风蒲。”
玉露初零:白露开始下降。玉露,指秋露。二十四节气中的“白露”在农历初秋上旬,此指“白露”前后。
霁天:晴朗的天空。唐宋之问《玩郡斋海榴》诗:“泽国韶气早,开帘延霁天。”
楚江:楚境内的长江。唐李白《望天门山》诗:“ 天门 中断 楚 江开,碧水东流至北回。”
烟渚:雾气笼罩的洲渚。 唐孟浩然《宿建德江》诗:“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沙汀:水边或水中的平沙地。南朝梁江淹《灵丘竹赋》:“郁春华于石岸,赩夏彩于沙汀。”
皓月:犹明月。南朝宋谢庄《月赋》:“情纡轸其何托,愬皓月而长歌。”
忘形:不拘形迹。指超然物外,忘了自己的形体。《庄子·让王》:“故养志者忘形,养形者忘利,致道者忘心矣。”
生涯:生活。北周庾信《谢赵王赉丝布等启》:“望外之恩,实符大赉;非常之锡,乃溢生涯。”
泛梗飘萍:喻生活漂泊不定。《战国策·齐策三》:“有土偶人与桃梗相与语。桃梗谓土偶人曰:‘子,西岸之土也,挺子以为人,至岁八月,降雨下,淄水至,则汝残矣。’土偶曰:‘不然,吾西岸之土也,土则复西岸耳。今子,东国之桃梗也,刻削子以为人,降雨下,淄水至,流子而去,则子漂漂者将何如耳。’”后因以“泛梗”喻漂泊。
尘劳事:佛家语。谓扰乱身心的俗事。《圆觉经疏钞》:“尘是六尘,劳谓劳倦,由尘成劳,故名‘尘劳’。”
https://p1.ssl.qhmsg.com/t013749519615935d2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