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秦观《望海潮·梅英疏淡》赏析

(2019-03-24 12:37:34)
标签:

宋词

秦观

怀旧

感时

感慨

《望海潮》秦观

梅英疏淡,冰澌溶泄,东风暗换年华。金谷俊游,铜驼巷陌,新晴细履平沙。长记误随车。正絮翻蝶舞,芳思交加。柳下桃蹊,乱分春色到人家。
西园夜饮鸣笳。有华灯碍月,飞盖妨花。兰苑未空,行人渐老,重来是事堪嗟!烟暝酒旗斜。但倚楼极目,时见栖鸦。无奈归心,暗随流水到天涯。

这首词写在绍圣元年(1094)春,即朝局大变,旧党下台,新党再起,他因此贬官即将离京之时。秦观曾于元丰五年(1082)及八年两度入京应试,但只是在元佑五年(1090)制举及第之后,才留京供职达五年之久,得以参与当时名公的文酒之会,而元祐七年的赐宴,则是他印象最深的一次。《淮海集》载《西城宴集》诗序云:“元祐七年三月上巳,诏此馆阁官花酒,以中涴日游金明池、琼林苑,又会于国夫人园。会者三十有六人。”这是当时罕有的盛举,此刻更是记忆犹新,怎生舍得不在贬官去国之时,重游其地,让两年前的这件事再现心头,形诸笔墨呢?
“梅英疏淡,冰澌溶泄,东风暗换年华。”这首词开头三句是说,梅花稀疏,色彩轻淡,冰雪正在消融,春风吹拂暗暗换了年华。
上片起头三句,写初春景物。“暗换年华”,指的当然是眼前自然界的变化,但对于自己荣辱穷通所关至巨的政局变化即寓其中。
“金谷俊游,铜驼巷陌,新晴细履平沙。”这三句是说,想昔日金谷胜游的园景,铜驼街巷的繁华,趁新晴漫步在雨后平沙。
这三句写的都是欢娱之情,是旧游。在汴京居住达五年之久,“长记”之事,当然可说者甚多,而这首词写的只是两年前春天的那一次游宴。金谷园是西晋石崇的花园,在洛阳西北。铜驼路是西晋都城洛阳皇宫前一条繁华的街道,以宫前立有铜驼而得名。故人们每以金谷、铜驼代表洛阳的名胜古迹。但在本篇里,却是用以借指北宋都城汴京的金明池和琼林苑,而非实指。总之,这三句,乃是说前年上巳。
“长记误随车。正絮翻蝶舞,芳思交加。柳下桃蹊,乱分春色到人家。”上片后五句是说,总记得曾误追了人家香车,正是柳絮翻飞蝴蝶翩舞,引得春思缭乱交加。柳荫下桃花小径,乱纷纷将春色送到万户千家。
由于记起当年在大道之上,名园之中,细履平沙,因而连带想起最令人难忘的“误随车”那件事来。“误随车”出韩愈《游城南十六首》中的《嘲少年》:“直把春酒尝,都将命乞花。只知闲信马,不觉误随车。”士女倾城,春游极盛,在那种“车如流水马如龙”的盛况之下,“误随车”是完全可能的。尽管那次只是“误随”,但却引起了词人温馨的遐想,使他对之长远的保持着美好的记忆,在心里萦回不已,难以忘怀。“正絮翻蝶舞”四句写春景。时间已由初春到了艳阳天,所以春色也就更加浓丽了。“絮翻蝶舞”、“柳下桃蹊”正面形容浓春。春天的气息到处洋溢着,人在这种环境之中,自然也就“芳思交加”,即心情充满着青春的欢乐了。而且这浓丽的春光并非作者所能独占,而是被纷纷送到了沿着“柳下桃蹊”住着的许多人家。这个“乱”字下得极好,它将春色无所不在,乱哄哄的呈现着万紫千红的图景出色的反映出来了。
“西园夜饮鸣笳。有华灯碍月,飞盖妨花。”下片前三句是说,西园夜里宴饮,乐工们吹奏起胡笳。缤纷高挂的华灯遮掩了月色,飞驰的车盖碰损了繁花。
换头三句,从美妙的景物写到愉快的欢宴,时间则由白天到了夜晚,以见当时的尽情欢乐。写日间在外面游玩之后,晚间又到国夫人园中饮酒,听乐。写来使人觉得灯烛辉煌,车水马龙,如在目前。“碍”、“妨”二字,不但显出月朗花繁,而且还显出灯多而交映,车众而并驰的盛况。
以上十一句写旧游,把过去写得愈热闹就愈衬出现在的凄凉。
“兰苑未空,行人渐老,重来是事堪嗟!”这三句是说,花园尚未凋残,游子却渐生白发,重来旧地事事感慨吁嗟。
兰苑即指金谷、西园之类。是事,犹言每事。“兰苑”二句,暗中转折,逼出“重来是事堪嗟”,点明怀旧之意,与上“东风暗换年华”相呼应。
“烟暝酒旗斜。但倚楼极目,时见栖鸦。无奈归心,暗随流水到天涯。”末五句是说,暮霭里一面酒旗斜挂,空倚楼纵目远眺,时而看见栖树归鸦。见此情景,我油然而生归隐之心,神思已随着流水奔到天涯。
当年西园宴饮,何等意气!今天酒楼独倚,何等消沉!烟暝旗斜,暮色苍茫,既无飞盖而来的俊侣,也无鸣笳夜饮的豪情。只是时见栖鸦而已。这时候,当然早已没有了交加的芳思,而宦海风波,仕途嗟跌,也不得不使词人离开汴京,于是归心也就自而然的同时也是无可奈何的涌上心头来了。
这是一首伤春怀旧之作。这首词先是追怀往昔在汴京时结伴游览名园胜迹的乐趣,继写此次重来旧地时的颓丧情绪,虽然风景不殊,却丧失了当年那种勃勃的兴致。结构上,景起情结,今昔交错,虚实交融,含蓄委婉。

附录《望海潮》秦观
梅英疏淡,冰澌溶泄,东风暗换年华。金谷俊游,铜驼巷陌,新晴细履平沙。长记误随车,正絮翻蝶舞,芳思交加。柳下桃蹊,乱分春色到人家。
西园夜饮鸣笳,有华灯碍月,飞盖妨花。兰苑未空,行人渐老,重来是事堪嗟!烟暝酒旗斜。但倚楼极目,时见栖鸦。无奈归心,暗随流水到天涯。

译文
梅花稀疏,色彩轻淡,冰雪正在消融,春风吹拂暗暗换了年华。想昔日金谷胜游的园景,铜驼街巷的繁华,趁新晴漫步在雨后平沙。总记得曾误追了人家香车,正是柳絮翻飞蝴蝶翩舞,引得春思缭乱交加。柳荫下桃花小径,乱纷纷将春色送到万户千家。
西园夜里宴饮,乐工们吹奏起胡笳。缤纷高挂的华灯遮掩了月色,飞驰的车盖碰损了繁花。花园尚未凋残,游子却渐生霜发,重来旧地事事感慨吁嗟。暮霭里一面酒旗斜挂。空倚楼纵目远眺,时而看见栖树归鸦。见此情景,我油然而生归隐之心,神思已暗自随着流水奔到天涯。

注释
梅英:梅花。
冰澌(sī):冰块流融。溶泄:溶解流泄。
芳思:春天引起的情思。
桃蹊:桃树下的小路。
西园:即金谷园。笳:胡笳,古代西北少数民族的一种管乐器。
飞盖:飞驰车辆上的伞盖。
兰苑:美丽的园林,亦指西园。
烟暝:烟霭弥漫的黄昏。

名家点评

"柳下桃蹊,乱分春色到人家"二句,着一寻常"乱"字形容姹紫嫣红的春色无处不在,设想奇绝,语意妙绝,极得前人称赏,清·陈廷焯为之叹曰:"思路幽绝,其妙不可思议。"(《白雨斋词话》)

作者简介

秦观,(1049-1100)北宋词人,字少游,一字太虚,号邗沟居士,学者称淮海先生[3]。扬州高邮(今属江苏)人。曾 任秘书省正字、国史院编修官等职。因政治上倾向于旧党,被目为元佑党人,绍圣后贬谪。文辞为苏轼所赏识,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工诗词,词多写男女情爱,也颇有感伤身世之作,风格委婉含蓄,清丽雅淡。诗风与词相近。有《淮海集》40卷、《淮海居士长短句》(又名《淮海词》)。

秦观是北宋中后期著名词人,与黄庭坚、张耒、晁补之合称"苏门四学士",颇得苏轼赏识。熙宁十一年(1078年)作《黄楼赋》,苏轼赞他"有屈宋之才"。元丰七年(1084年)秦观自编诗文集十卷后,苏轼为之作书向王安石推荐,王安石称他"有鲍、谢清新之致"。 因秦观屡得名师指点,又常与同道切磋,兼之天赋才情,所以他的文学成就灿然可观。后于元丰八年(1085年)考中进士,初为定海主簿、蔡州教授,元佑二年(1087年)苏轼引荐为太学博士,后迁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哲宗于绍圣元年亲政后(1094年)"新党"执政,"旧党"多人遭罢黜。秦观出杭州通判,道贬处州,任监酒税之职,后徙郴州,编管横州,又徙雷州。徽宗即位后秦观被任命为复宣德郎,之后在放还北归途中卒于藤州。其散文长于议论,《宋史》评其散文"文丽而思深"。其诗长于抒情,敖陶孙《诗评》说:"秦少游如时女游春,终伤婉弱。"他是北宋后期著名婉约派词人,其词大多描写男女情爱和抒发仕途失意的哀怨,文字工巧精细,音律谐美,情韵兼胜,历来词誉甚高。然而其词缘情婉转,语多凄黯。有的作品终究气格纤弱。代表作为《鹊桥仙》、(纤云弄巧)、《望海潮》、(梅英疏淡)、《满庭芳》、(山抹微云)等。《鹊桥仙》中的"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被誉为"化腐朽为神奇"。《满庭芳》中的"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被称做"天生的好言语"。南宋张炎之《词源》:"秦少游词体制淡雅,气骨不衰,清丽中不断意脉,咀嚼无滓,久而知味。"生平详见《宋史.文苑传》。著有《淮海集》40卷,以及《淮海居士长短句》、《劝善录》、《逆旅集》等作品。。其所编撰的《蚕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蚕桑专著。极善书法,小楷学钟王,遒劲可爱,草书有东晋风味,行楷学颜真卿。建炎四年(1130),南宋朝廷追赠秦观为"直龙图阁学士",后世称之为"淮海公"。

https://p1.ssl.qhmsg.com/t01cf1c6b7ce0c24fad.pn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