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欧阳修《浣溪沙·堤上游人逐画船》赏析

(2018-12-09 18:26:45)
标签:

宋词

欧阳修

西湖

画船

杂谈

《浣溪沙》欧阳修

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
白发带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盏频传。人生何处似尊前!

欧阳修善于写一些即景抒情的小词。他往往能在很短的篇幅中,运用清丽自然的语言,描绘生动优美的景象,抒发婉曲深厚的感情,具有一种独特的风神之美,这首《浣溪沙》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之一。
此词大约作于知颍州(治所在今安徽阜阳)时,叙写作者春日载酒湖上的所见所感。上片描摹明媚秀丽的春景和众多友人的欢娱。
“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这首词开头两句是说,堤上踏青赏春的人随着画船在行走,春水荡漾,四周水天相接,波涛击打着堤岸。
首句写所见之人,一个“逐”字,生动的道出了游人如织,熙熙攘攘,喧嚣热闹的情形。次句写所见之景。
“绿杨楼外出秋千。”第三句是说,湖畔绿杨楼掩映的小楼之外,传出秋千少女的欢娱之声。
写出了美景中人的活动。这句中的“出”字突出了秋千和打秋千的人,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使人们好像隐约听到了绿杨成荫的临水人家传出的笑语喧闹之声,仿佛看到了秋千上娇美的身影,这样就在优美的景色中,平添出一种盎然的生意。
上片真切的描写出一幅春光旖旎的图画,给人以清新迷人的美感;同时又着力渲染了春景中世人的得意欢娱,为下片写词人自己做铺垫。
下片着重写作者在画船中宴饮的情况,着重抒情。
“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盏频传。”下片前两句是说,不要笑话满头白发的老翁还头戴插花,我随着委婉动听的《六幺》琵琶曲调,频频交杯换盏。
“白发”,词人自指。这样的老人头插鲜花,自己不感到可笑,也不拍别人见怪,俨然画出了他旷放不羁,乐而忘形的狂态。
“六幺”即“绿腰”,曲调名。“拍”,歌的节拍。此句形象的写出了画船上急管繁弦。乐声四起,频频举杯,觥筹交错的场面。和上句一起描绘了一幅湖上宴乐图,作者沉醉于其中的神态,跃然纸上。
“人生何处似尊前!”末句是说,人生万事,何似对酒当歌?
歇拍虽是议论,但它是作者感情的升华,写得凄怆沉郁,耐人寻味。至此作者完成了对此人自我形象的塑造。这个形象正是《醉翁亭记》中那个“苍颜白发,颓然乎期间”的“太守”。
欧阳修刚正不阿,忧国忧民,可是宦海浮沉,政治上多次遭受挫折,他在知颍州时,已经到了晚年。他的嗜酒耽乐正是他借以排遣苦闷的特殊方式,绝不是一般的生活放纵。

附录《浣溪沙》欧阳修
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
白发带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盏频传。人生何处似尊前!

译文
堤上踏青赏春的游人如织,踊跃追逐着湖里的画船,春水荡漾,四周水天相接,波涛击打着堤岸。湖畔绿杨掩映的小楼之外,传出秋千少女的欢愉之声。
莫要笑话满头白发的老翁还头插鲜花,我随着委婉动听的《六幺》琵琶曲调,频频交杯换盏。人生万事,何似对酒当歌?

注释
四垂天:天幕仿佛从四面垂下,此处写湖上水天一色的情形。
戴花:在头上簪花。
六幺:又名绿腰,唐时琵琶曲名。
尊:同樽,古代的盛酒器具。

名家点评

杨慎云:“不惟调句宛藻,而造理甚微,足唤醒人。”(《草堂诗余》卷一)

沈际飞云:“一‘出’字亦后人着意道不到处,未苟达人之言。”(《草堂诗余正集》)

陈霆云:“欧阳旧有春日词云:‘绿杨楼外出秋千’,前辈叹赏,谓止一‘出’字是着力道不到处,他日咏秋千作《浣溪沙》云:‘云曳香绵彩柱高,绛旗风飐出花梢。’予谓虽同用‘出’字,然视前句,其风致不侔。”(《渚山堂词话》卷二)

王士禛云:“‘楼上晴天碧四垂’,本韩侍郎‘泪眼倚楼天四垂’。不妨亚佳。欧文忠‘拍堤春水四垂天’,柳员外‘目断四天垂’,皆本韩句而意致少减。”(《花草蒙拾》)

黄蓼园云:“按第一阕写世上儿女多少得意欢娱,第二阕写老成意趣,自在众人喧嚣之外,末句写无限凄怆沉郁,妙在含蓄不尽。(《蓼园词选》)

王国维云:“欧九《浣溪沙》词:‘绿杨楼外出秋千’,晁补之谓‘只一出字,便后人所不能道。’余谓此本于正中(冯延巳)《上行杯》词:‘柳外秋千出画墙’,但欧语尤工耳。”(《人间词话》)

欧阳修《浣溪沙·堤上游人逐画船》赏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