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牛希济《生查子·春山烟欲收》赏析

(2018-08-31 12:02:35)
标签:

唐宋词

牛希济

别情

绿罗裙

杂谈

《生查子》牛希济
春山烟欲收,天淡稀星小。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
语已多,情未了,回首犹重道:“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这首词写别情,上片用画笔写景,景中含情;下片用诗笔写情,情中有景。
“春山烟欲收,天淡稀星小。”开头两句是说,春山上的烟雾即将散去,淡色的天空上,星星稀疏且小。
篇首两句描画背景,交代故事发生时的情状:时间是在春天破晓时分,夜雾渐消,山的姿影变得明晰起来;天已微明,万里苍穹只剩下不多几颗小星。“稀星小”,明显的分为两个形象,突出了稀与小两个不同的层次。
“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这两句是说,将落的月儿照在我们的脸上,留着离别的泪水,天已经接近黎明。三、四句镜头移近,在春山、淡天的背景下映出一对恋人,西下的残月就像映在脸边,涟涟的别泪,在这清幽的晨光中显得格外晶莹。前三句闲闲道来,似乎在随意设色点染,至“别泪”句方才恍然大悟:原来前三句是在着意烘托铺垫,表明“相见时难别亦难”的一刻已经到来。这正是大家手笔:于无声处炸响惊雷,在不知不觉中引入正题。“别泪”句是上片的归宿,作大特写,以“别”字入题,以“泪”字由景入情,转入下片。
“语已多,情未了。”这两句是说,话已经说了很多,情意却没有尽头。
换头“语已多”,一语托住上片,夜来如何互诉衷肠,叮咛后约,临别又怎样彼此关照,互道珍重,已尽在这高度概括的三个字中。前人论用笔,有疏可走马、密不通风的说法,“语已多”三字正是成功运用疏笔的一个例子。接着的“情未了”作荡开之笔,从而反跌出下文。
“回首犹重道: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末三句是说,回过头来仍说道:记得绿罗裙,无论走到何处都要怜惜芳草。
末两句是全词最有光彩的句子。是谁“回首犹重道”呢?从全篇看来,所写人物虽然有两个,着力描写的则是送行的女子。从“残月脸边明”开始,作品观照的角度一直对准着她,她的情郎一直处于陪衬的位置上。“残月脸边明”时,当是在庭院之中,到“回首犹重道”时,她已送情郎出门正转身返回。末两句深情嘱咐,正是女主人公对远行情郎所寄予的厚望:如果你记得临别时我穿的这绿色罗裙,你走到哪里都会爱上绿草的。言下之意是希望对方不要忘了自己,但话说得委婉,还不乏几分幽默。这两句之所以动人,归根结底是因为道出了离别之际情人心中所共有的感情,同时也因为它既继承传统又有所创新。在古典文学中,借助绿草以寄写感情,有着久远的历史。由于传统上常将离情与芳草、芳草与罗裙相联系,从而形成一种习惯性的欣赏心理,因而“记得绿罗裙”两句,不仅不会使人感到突兀,相反,还给人以亲切的感觉。

附录《生查子》牛希济
春山烟欲收,天淡稀星小。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
语已多,情未了,回首犹重道:“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注释

①生查子:词调名,原为唐教坊曲名。这首词写一对情侣拂晓惜别的依依之情,是五代词中写离情的名篇,结尾尤为人称道。

②烟欲收:山上的雾气正开始收敛。

③重(chang)道:再次说。

译文
春山上的烟雾即将散去,淡色的天空上,星星稀疏且小。将落的月儿照在我们脸上,流着离别的泪水,天已经接近黎明。话已经说了很多,情意却没有尽头。回过头来仍说道:记得绿罗裙,无论走到何处都要怜惜芳草。
名家点评

清末经学大师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牛希济《生查子》言清晓欲别,次第写来,与《片玉词》之"泪花落枕红绵冷"词相似。下阕言行人已去,犹回首丁宁,可见眷恋之殷。结句见天涯芳草,便忆及翠裙,表"长勿相忘"之意。五代词中希见之品。 又云:空清晓欲别,次第写来,与《片玉词》之"泪花落枕红绵冷"词格相似。下阕言行人已去,犹回首丁宁,可见眷恋之殷。结句见天涯芳草,便忆及翠裙,表"长毋相忘"之意。(《五代词选释》)

中国当代词学大师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写别情。上片别时景,下片别时情。起写烟收星小,是黎明景色。"残月"两句,写晓景尤真切。残月映脸,别泪晶莹并当时人之愁情,都已写出。换头,记别时言语,悱恻温厚。着末,揭出别后难忘之情,以处处芳草之绿,而联想人罗裙之绿,设想似痴,而情则极挚。

晚清著名词家陈廷焯云:"春山"十字,别后神理。"晓风残月",不是过也。结笔尤佳。(《云韶集》)

近代古典文学家李冰若云:"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词旨悱恻温厚,而造句近乎然,岂飞卿辈所可企及"语已多,情未了,回首犹重道",将人人共有之情和盘托出,是为善于言情。(《栩庄漫记》)

https://p1.ssl.qhmsg.com/t0180d0074623b90428.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