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煜《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赏析

(2018-08-07 15:45:32)
标签:

唐宋词

李煜

虞美人

沉痛

杂谈

《虞美人》李煜
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
笙歌未散尊罍在,池面冰初解。烛明香暗画楼深,满鬓清霜残雪思难任。

南唐后主词,最为传颂的名作如《相见欢》、《浪淘沙》等,几乎人人尽能上口。至于此篇,则在次一等,或选或遗,正在重视与忽视之间。词人的另一首《虞美人》。即“春花秋月何时了”,那脍炙人口,更不待言。这一首同调之作,还是应当比并而观,方不失为真赏。
“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开头两句是说,春风吹回来了,庭院里的杂草变绿了,柳树也生出了嫩叶,一年又一年的春天继续来到人间。
“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这两句是说,独自倚靠栏杆半天没有话说,那风弄竹声和刚刚升起的月亮和往年差不多。
东风送暖,庭芜转绿。“芜”,草类植物,也包括野生灌木。春已归来,柳眼继明,原是可喜的良辰美景,而心头倍生寂寞,无言独上层楼,凭栏而观,乃觉竹之因风,龙吟细细,月色破暝,洒下清辉,这一切的一切,与往年没有什么不同。所不同的是个人的处境,难言。不易言,不能言,不必言,这一切皆是处境之所然。
“笙歌未散尊罍在,池面冰初解。”这两句是说,乐曲演奏未完,酒宴未散,仍在继续,池水冰面初开。
“烛明香暗画楼深,满鬓清霜残雪思难任”。夜深之时,华丽而精美的君室也变得幽深。我已年老,忧思难以承受啊!
若从表面看来,有笙歌侍宴,有尊罍美酒,池塘漾碧,春水乍溶,为欢正多,胡不排遣。然而心境不同,面临巨大的精神压力,凄然不乐,笙歌杯杓,皆无所为用。夜色已深,回望所在小楼,一片宝炬流辉。而揽镜自照,已是鬓点清霜,头生残雪,景随年换,心与时迁,再也高兴不起来。此词沉痛而味厚,殊难咀含,其中苦痛,殊难与外人道也!

附录《虞美人》李煜
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
笙歌未散尊罍在,池面冰初解。烛明香暗画楼深,满鬓清霜残雪思难任。

译文
春风吹回来了,庭院里的杂草变绿了,柳树也生出了嫩叶,一年又一年的春天继续来到人间。独自依靠着栏杆半天没有话说,那吹箫之声和刚刚升起的月亮和往年差不多。
乐曲演奏未完,酒宴未散,仍在继续,池水冰面初开。夜深之时,华丽而精美的君室也变得幽深。我已年老,忧思难以承受啊。

注释
⑴虞美人: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因以为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为两仄韵转两平韵。
⑵风:指春风。庭芜:庭院里的草。芜,丛生的杂草。
⑶柳眼:早春时柳树初生的嫩叶,好像人的睡眼初展,故称柳眼。李商隐《二月二日》中有“花须柳眼多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之句。春相续:一年又一年的春天继续来到人间。
⑷凭阑:靠着栏杆。
⑸竹声:竹制管乐器发出的声音。竹,古乐八晋之一,指竹制管乐器,箫、管、笙、笛之类。一说“竹声”为风吹竹叶之声。
⑹笙歌:泛指奏乐唱歌,这里指乐曲。尊罍(léi)在:意谓酒席未散,还在继续。尊罍,一作“尊前”。尊,酒杯,罍,一种酒器,小口大肚,有盖,上部有一对环耳,下部有一鼻可系。
⑺池面冰初解:池水冰面初开,指时已初春。
⑻烛明香暗:是指夜深之时。香,熏香。画堂:一作“画歌”,一作“画楼”;一作“画阑”。指华丽而精美的君室。深:一作“声”,指幽深。
⑼清霜残雪:形容鬓发苍白,如同霜雪,谓年已衰老。思难任(rèn):忧思令人难以承受,即指极度忧伤。思,忧思。难任,难以承受。任:一作“禁”。

名家点评

沈际飞《草堂诗余续集》:“此亦在汴京忆旧乎?华疏采会,哀音断绝。”

谭献《词辨》:“二词(指此首与《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终当以神品目之。”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⑴“五代词句多高浑,而次句“柳眼春相续”及上首《采桑子》之‘九曲寒波不溯流’,琢句工炼,略似南宋慢体。此词上、下段结句,情文悱恻,凄韵欲流。如方干诗之佳句,月风欲去也。”⑵“‘当年’引下片回忆境界,早春光景。实景与所忆不必同,借‘竹声新月’逗人,是变幻处。”

俞平伯《读词偶得》:“后主之作,多不耐描写外物。此却以景为主,写景中情,故取说之。虽曰写景,仍不肯多用气力,其归结终在于情怀。环诵数过,殆可明了,实写景物,全篇只首二句。李义山诗:‘花须柳眼各无赖。’‘柳眼’佳,‘春相续’更佳。似春光在眼,无尽连绵。于是凭阑凝娣。惘惘低头,片念俄生,即所谓‘竹声新月似当年,’也。以下立即堕人忆想之中,玩‘柳眼春相续’一语,似当前春景艳浓浓矣,而忆念所及,偏在春光,姿态从平凡自然之间逗露出狡狯变幻来,截搭却令人不觉。其脉络在‘竹声新月’上,盖‘竹声新月’,固无间于春光之浅深者也。拈出一不变之景,轻轻搭过,有藕断丝牵之妙。眼脸春物昌昌,只风回小院而已,春芜绿柳而已,其他不得着片语,若当年,虽坚冰始泮,春意未融,然己尊罍也,笙歌也,香烛也,画堂也,何其浓至耶?春浅如此,何待春深,春深其可忆耶。虚实之景,眼下心前,互相映照,情在其中矣。结句萧飒憔悴之极,毫无姿态,如银瓶落井,直下不回。古人填词,结语每拙。况蕙风标举‘重、拙、大’三字,鄙意惟‘拙’难耳。”

唐圭璋唐宋词选释》:“此首忆旧词,起点春景,次入人事。风回柳绿,又是一年景色。自后主视之,能毋增慨。凭阑脉脉之中,寄恨深矣。‘依旧’一句,猛忆当年今日,景物依稀,而人事则不堪回首。下片承上,申述当年笙歌饮宴之乐。‘满鬓’句,勒转今情,振起全篇。自摹白发穷愁之态,尤令人悲痛。

​李煜(937—978年),五代时期南唐后主。字重光,号钟隐。继位的时候,宋太祖赵匡胤已经称帝三年,宋朝已先后灭掉后蜀南汉南唐形势岌岌可危。继位十年后,自贬国号为江南,改称国主(世称李后主),派遣使臣朝宋。李煜好声色,迷信佛教,只希望通过每年向宋朝进贡来苟延求存。宋太祖开宝七年(974年),宋朝派遣曹彬率师南伐,次年攻占金陵,将李煜俘获到汴京。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年)被毒死。

https://p1.ssl.qhmsg.com/t017317b376527f1645.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