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冯延巳《长相思·红满枝》赏析

(2018-08-05 11:58:22)
标签:

唐宋词

冯延巳

闺情

相思

杂谈

《长相思》冯延巳
       红满枝,绿满枝。宿雨厌厌睡起迟,闲庭花影移。
忆归期,数归期。梦见虽多相见稀,相逢知几时?
这一首词写闺情。
“红满枝,绿满枝。宿雨厌厌睡起迟,闲庭花影移。”这首词上片是说,满枝的红色,满枝的绿色,我因夜来有雨而精神不振,起床很迟。在幽寂的庭院注视着花影的移动。
起句点明时当芳春,“红”和“绿”正是最富有春天气息的两种色彩,满枝的红色、满枝的绿色,显露出一派生机。然而作者在用重彩勾勒了这样一幅赏心悦目的图画之后,却没有顺理成章的接着描写如何赏春,而是出人意料的一转,把焦点由户外移入室内,由写景转为写人:“宿雨厌厌睡起迟。”这一句笔调平淡,看上去若不经意,只是叙事,但细心的读者却不难从中揣摩出一点消息。人物的心情为什么丝毫没有收到室外大好春光的感染,而是显得无精打采,郁郁寡欢?接下去,本应交代“厌厌”、“睡起迟”的原因了,作者却不急于说破,而是再次将笔锋一转,由室内移向庭院,由写人而及景。“闲庭花影移”一句,描写了庭院幽寂,时光渐移的自然现象,却与开头的写景不同,它不止于写景,而是景中有人。作者正是通过人物在悄无声息的“闲庭”注目“花影移”的外在活动,表现它寂寞孤独、百无聊赖的内心情绪。与同类题材相比,此处用笔十分空灵。同时与开头“红满枝,绿满枝”的热闹红火形成鲜明对照,传达出人物凄凉的况味,是对上句人物描写的深化,形象的揭示了女主人公愁绪难遣的内心世界。这样几经转折,上阕虽无一字言愁说恨,但一位在大好春光中愁苦寂寞的女子形象便鲜明的浮现在读者面前了。
“忆归期,数归期。梦见虽多相见稀,相逢知几时?”下片是说,回想他临行是曾说定归来的日子;屈指计算离他的归期还有多少天。梦见之日越来越多,相比之下,相见之日就跟显得稀少,重新相逢不知道在什么时候。
下片明白点出女子愁闷的原因,在于对久别不归的远人的思念。“忆归期,数归期”,两句话包含了女子对远人的多少相思和柔情蜜意。时间越靠近他所说的归期,这“忆”和“数”的冲动就越频繁。“梦见虽多相见稀”之句,写作上虽列在“忆归期,数归期”之后,生活中却是同步穿插的。常言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一“多”字,可见长年间念兹在兹,日间思之不足,继之以夜梦。梦见的当然是他这个人了。“会少离多”,人情所不堪,何况于爱侣,于是盼归之意益切。可是所约的归期准不准呢,在梦见醒后频频失望的情况下,女子的信心也不足了,于是有“相逢知几时”之叹。词至此结束,留有余不尽之意让读者自去体味。
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上片手法细腻,委婉含蓄;下片明白晓畅,直抒胸臆。两篇语言风格不尽相同,却和谐的构成一个整体。这主要是上下两片以相反相成的手法,分别展示了人物的外在表现和内心世界,生动刻画出一个外表柔弱、内心深处却激荡着极为热烈奔放的感情的女子形象,读之使人久久不忘。

附录《长相思》冯延巳
红满枝,绿满枝。宿雨厌厌睡起迟,闲庭花影移。
忆归期,数归期。梦见虽多相见稀,相逢知几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