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尊重自己的尺度
尊重自己的尺度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3,571
  • 关注人气:53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冯延巳《归自谣·春艳艳》赏析

(2018-08-01 19:20:28)
标签:

唐宋词

冯延巳

写景

言情

杂谈

《归自谣》冯延巳
春艳艳,江上晚山三四点,柳丝如剪花如染。
香闺寂寂门半掩,愁眉敛,泪珠滴破胭脂泪。

这首词写闺中女子寂寞相思之情,上片却从景物着笔。
“春艳艳,江上晚山三四点,柳丝如剪花如染,”这首词开头三句是说,明媚鲜艳的春天,悠悠春江,点点春山,纤细的柳丝,娇艳的花朵,相映成趣。而这一切又都沐浴在金色的晚照之中,格外富有诗情画意。
一起先点明节令:“春艳艳”。一个“艳艳”便将读者带进春天的图画里。作者运笔简洁,用词精当。一个“剪”字,自然会使人联想起唐代诗人贺知章《咏柳》的名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一个“染”字记忆唤起读者对万紫千红、烂漫春光的无限遐想。同时,这两个动词的使用,也是以拟人的手法写出造物主创造自然神奇的力量,从而更加传神的描绘出春天的蓬勃生意。
下片陡转笔意写闺中女子的寂寞和春愁。
“香闺寂寂门半掩,愁眉敛,泪珠滴破胭脂泪。”这两句是说,香闺寂寂,房门半掩着,蛾眉紧蹇,泪珠止不住打湿她那为“悦己者”而刻意修饰过的娇艳的脸儿。
“寂寂”与上片的“艳艳”形成鲜明对照,由此可知,上片所写景物是闺中女子所见。正是眼前这恼人的春色撩动了她的情怀,勾起了她的一腔幽怨。至此,词中的主人公——一个妩媚多情,惹人爱怜而又黯然神伤的女子的形象,便栩栩如生,跃然纸上,她内心世界的孤寂、怨恨、痛苦也清晰的展现在读者面前,词到此戛然而止,只觉余韵袅袅,令人回味无尽。
但究竟是女子在倚门或凭窗等待所思念的人,于不经意中瞥见春色,从而引起满腹愁绪呢;还是在独居的孤寂中本以为赏春可以解忧抒怀,不料却平添了几分新愁?作者没有明说。而女子的愁怨是因为眼前虽有“春艳艳”的良辰美景,无奈“香闺寂寂门”,“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的青春的怨旷;还是因为她由春光难驻联想到自己青春易逝、红颜易老而生出的伤春的嗟叹。这些,作者也没有明说。无一字说破,正可见其顿挫空灵。但读者正可以从词人所留下的大段空白和上下片之间既不作一字过渡也没有明显的承转跳跃中,驰骋想象,去探求其中的言外之意。
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言情,以艳艳春色反衬女子凄凉孤独,是以丽景写哀情。至于它的主旨究竟是代闺中女子立言呢,还是托闺情以抒己意,那还是留给读者自己去揣摩吧。

附录《归自谣》冯延巳
春艳艳,江上晚山三四点,柳丝如剪花如染。
香闺寂寂门半掩,愁眉敛,泪珠滴破胭脂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