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悼亡绝句中的的绝胜境界——元稹《离思五首·其四》赏析

(2018-02-26 11:58:20)
标签:

唐诗

元稹

悼亡

悲歌

杂谈

《离思五首》(其四)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这首诗是元稹为悼念亡妻韦丛所作。诗人运用“索物以托情”的比兴手法,以精警的词句,赞美了夫妻之间的恩爱,表达了对韦丛的忠贞与怀念之情。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首小诗的前两句是说,曾经到临过沧海,别处的水就不足为顾;除了巫山,别处的云便不称其为云。
开头两句是从《孟子·尽心篇》“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变化而来的。两处用比相近,但《孟子》是明喻,以“观于海”比喻“游于圣人之门”,喻意明显;而这两句则是暗喻,喻意并不明显。沧海无比深广,因而使别处的水相形见绌。巫山有朝云峰,下临长江,云蒸霞蔚。据战国楚宋玉《高唐赋序》说,其云为神女所化,上属于天,下入于渊,茂如松榯,美若娇姬。因而,相形之下,别处的云就黯然失色了。“沧海”、“巫山”是世间至大至美的形象。诗人用它来做比喻,从字面上看是说经历过“沧海”、“巫山”,对别处的水和云就难以看上眼了;实则是用来隐喻他们夫妻之间的感情有如沧海之水和巫山之云,其深广和美好是世间无与伦比的,因而除爱妻之外,世上再没有能使自己动情的女子了。
“难为水”、“不是云”,是情爱语言。这固然是元稹对妻子的偏爱之词,但像他们那样的夫妻感情,也的确是很少见的。对这一切元稹在《遣悲怀》诗中有生动描述。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小诗的后两句是说,仓促的花丛中走过,懒得回头顾盼;这缘由,一半是因为修道人的清心寡欲,一半是因为曾经拥有过你。
第三句说自己信步经过“花丛”,懒于顾视。表示他对女色绝无眷恋之心了。第四句即承上说明“懒回顾”的原因。既然对亡妻如此情深,这里为什么却说“半缘修道半缘君”呢?元稹生平“身委逍遥篇,心付头陀经”(白居易《和答诗十首》赞元稹语),是尊佛奉道的。另外,这里的“修道”也可以理解为专心于品德学问的修养。然而尊佛奉道也好,修身冶学也好,对元稹来说都不过是心失所爱,悲伤无法解脱的一种感情上的寄托。“半缘修道”和“半缘君”所表达的忧思之情是一致的,而且说,“半缘修道”更觉含义深沉。清代秦朝釪《消寒诗话》以为,悼亡而曰“半缘君”,是薄情的表现,未免太不了解诗人的苦衷了。
元稹这首绝句,不但取譬极高,抒情强烈,而且用笔极妙。前两局以极致的比喻写怀旧悼亡之情。“曾今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是人们历来传诵的名句,词意豪壮,有悲歌传响,江河奔腾之势。后面,“懒回顾”、“半缘君”,顿使语势舒缓下来,转为曲婉深沉的抒情。张弛自如,变化有致,形成一种跌宕起伏的旋律。就全诗情调而言,它言情而不庸俗,瑰丽而不浮艳,悲壮而不低沉,创造了唐人悼亡绝句中的绝胜境界。

附录:《离思五首》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译文
曾经到临过沧海,别处的水就不足为顾;除了巫山,别处的云便不称其为云。
仓促地由花丛中走过,懒得回头顾盼;这缘由,一半是因为修道人的清心寡欲,一半是因为曾经拥有过的你。

注释
①曾经:曾经到临。经:经临,经过。
②难为:这里指“不足为顾”“不值得一观”的意思。
③除却:除了,离开。这句意思为:相形之下,除了巫山,别处的云便不称其为云。此句与前句均暗喻自己曾经接触过的一段恋情。
④取次:草草,仓促,随意。这里是“匆匆经过”“仓促经过”或“漫不经心地路过”的样子。不应解释为“按次序走过”。例:宋陆游《秋暑夜兴》:“呼童持烛开藤纸,一首清诗取次成。”元朱庭玉《青杏子·送别》曲:“肠断处,取次作别离。”
⑤花丛:这里并非指自然界的花丛,乃借喻美貌女子众多的地方,暗指青楼妓馆。
⑥半缘:此指“一半是因为……”。
⑦修道:指修炼道家之术。此处阐明的是修道之人讲究清心寡欲。
⑧君:此指曾经心仪的恋人。

名家点评

唐代范摅《云溪友议》:元稹初娶京兆韦氏,字蕙丛,官未达而苦贫……韦蕙从逝,不胜其悲,为诗悼之曰:“谢家最小偏怜女……”又云:“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宋代尤袤《全唐诗话》卷二:公先娶京兆韦氏,字蕙丛。韦逝,为诗悼之。

清代潘德舆养一斋诗话》:《莺莺》、《离思》、《白衣裳》诸作,后生习之,败行丧身。诗将为人之仇,率天下之人而祸诗者,微之此类诗是也。

清代史承豫《唐贤小三昧集》:个中人语。

清代王闿运《王闿运手批唐诗选》于“半缘修道半缘君”句下批:“所谓盗亦有道!”

清代秦朝钎《消寒诗话》:元微之有绝句云:“曾经沧海难为水。”或以为风情诗,或以为悼亡也。夫风情固伤雅道;悼亡而日“半缘君”,亦可见其性情之薄也。

https://p1.ssl.qhmsg.com/t011a4a0717d251c95b.pn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