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轻蔑和讽刺——刘禹锡《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刘禹锡

(2018-02-01 09:03:43)
标签:

唐诗

刘禹锡

玄都观

桃花

杂谈

《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刘禹锡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刘禹锡这首诗,通过人们在长安一座道士庙——玄都观中看花这样一件生活琐事,讽刺了当时的朝廷新贵。
永贞元年(805),即贞元二十一年,刘禹锡参加王叔文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朗州司马;到了元和十年(815),朝廷有人想起用他以及和他同时被贬的柳宗元等人。这首诗,就是他从朗州(治今湖南常德)回到长安时所写的。由于刺痛了当权者,他和柳宗元等再度被派为远州刺史。官是升了,政治环境却无改善。
这首诗表面上是描写人们去玄都观看桃花的情景,骨子里却是讽刺当时权贵的。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这首小诗的前两句是说,京城的大路上行人车马川流不息,扬起的灰尘扑面而来,人们都说自己刚从玄都观里赏花回来。
从表面上看,前两句是写看花的盛况,人物众多,来往繁忙。而为了要突出这些现象,就先从描绘京城的道路着笔。陌,本是田间小路,这里借用为道路之意。紫陌之紫,指草木;红尘之红,指灰土。一路上草木葱茏,尘土飞扬,衬托出了大道上人马喧阗、川流不息的盛况。写看花,又不写去而只写回,并以“无人不道”四字来形容人们看花以后归途中的满足心情和愉快神态,则桃花之繁荣美好,不用直接赞以一词了。他不写花本身之动人,而只写看花的人为花所动,真是又巧妙又简练。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诗的后两句是说,玄都观里的桃树有上千株,全都是在我贬离开京城后栽下的。
后两句由物及人,关合到自己的境遇。玄都观里这些如此之多,如此吸引人的桃花,自己十年前在长安的时候,根本还没有。去国十年,后栽的桃树都长大了,并且开花了,因此,回到京城,看到的又是另外一番春色,真是“树犹如此,人何以堪”了。
这首诗从骨子里面,从它所寄托的意思来看,那千树桃花,也就是十年以来由于投机取巧而在政治上愈来愈得意的新贵;而看花的人,则是那些趋炎附势,攀高结贵之徒。他们为了富贵利禄,奔走权门,就如同在紫陌红尘之中,赶着热闹去看桃花一样。结句指出:这些似乎了不起的新贵们,也不过是我被排挤出外以后被提拔起来的罢了。他这种轻蔑和讽刺是有力量的,辛辣的,使他的政敌感到非常难受。所以此诗一出,作者及其战友们就立即受到新一轮的打击报复了。

附录:《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刘禹锡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注释
  ⑴紫:指草木。 
  ⑵陌:本是田间小路,这里借用为道路之意。 
  ⑶红尘:指灰土。
京城的大路上行人车马川流不息,扬起的灰尘扑面而来,人们都说自己刚从玄都观里赏花回来。玄都观里的桃树有上千株,全都是在我被贬离开京城后栽下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