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关语妙绝千古——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赏析

标签:
唐诗刘禹锡民歌双关语杂谈 |
译文
杨柳青青江水宽又平,听见情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下起雨,说是无晴但是还有晴。
注释
⑴竹枝词:乐府近代曲名。又名《竹枝》。原为四川东部一带民歌,唐代诗人刘禹锡根据民歌创作新词,多写男女爱情和三峡的风情,流传甚广。后代诗人多以《竹枝词》为题写爱情和乡土风俗。其形式为七言绝句。
⑵晴:与“情”谐音。《全唐诗》:也写作“情”。
名家点评
《苕溪渔隐丛话》:《竹枝歌》云:"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尔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也有情。"予尝舟行苕溪,夜闻舟人唱吴歌,歌中有此后两句,馀皆杂以俚语。岂非梦得之歌,自巴渝流传至此乎?
《四溟诗话》:李义山"江上晴云杂雨云",不如刘梦得"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还有情"。又:刘禹锡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还有情。"措词流丽,酷似六朝。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陆时雍曰:《子夜》遗情。周珽曰:起兴于杨柳、江水,而借景于东日、西雨,隐然见唱歌、闻歌无非情之所流注也。
《唐风定》:六朝《读曲歌》体,如此方妙。"长恨人心不如水",浅而俚矣。
《唐诗摘钞》:此以"晴"字双关"情"字,其源出于《子夜》、《读曲》。
《唐诗笺注》:"道是无晴却有晴",与"只应同楚水,长短入淮流",同一敏妙。
《读雪山房唐诗序例》:诗中谐隐始于古《槁砧》诗,唐贤间师此意。刘禹锡"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温飞卿"玲珑骰子安红豆,人骨相思知不知",古趣盎然,勿病其俚与纤也。
《唐贤小三昧集》:双关语妙绝千古,宋元人作者极多似此,元音杳不可得。
《诗境浅说》:此首起二句,则以风韵摇曳见长。后二句言东西晴雨不同,以"晴"字借作"情"字,无情而有情,言郎踏歌之情费人猜想。双关巧语,妙手偶得之。
《诗辩诋》:刘梦得《竹枝》,所写皆儿女子口中语,然颇有雅味。
《唐人万首绝句选评》:《竹枝词》本始自刘郎,因巴渝之旧调而易以新词,自成绝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