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尊重自己的尺度
尊重自己的尺度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3,571
  • 关注人气:53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雅闲淡,自成一家之体——韦应物《幽居》赏析

(2017-12-28 18:12:54)
标签:

唐诗

韦应物

幽居

佳句

杂谈

《幽居》韦应物
贵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
独无外物牵,遂此幽居情。
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
青山忽已曙,鸟雀绕舍鸣。
时与道人偶,或随樵者行。
自当安蹇劣,谁谓薄世荣。
韦应物的山水诗“高雅闲淡,自成一家之体”(白居易《与元九书》),形式多用五古。《幽居》就是比较有名的一首。诗人从十五岁到五十四岁,在官场上度过了四十年左右的时光,其中只有两次短暂的闲居。《幽居》这首诗就写在他辞官闲居的时候。全篇描写了一个悠闲宁静的境界,反映了诗人幽居独处、知足保和的心情。在思想内容上虽然没有多少积极意义,但其中有佳句为世人所称道,因而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
“贵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开头两句是说,世人贵贱可分为几等,而出门在外都是有所奔营。
开头两句是写诗人对世路人情的看法。意思是说,世人无论贵贱高低,总要为生活而奔走营谋,尽管身份不同,目的不一样,而奔走营生都是一样的。这两句,虽平平写来,多少透露出一点感慨,透露出他对人生道路坎坷不平、人人都要为生存而奔走的厌倦之情。但诗人并不是要抒发这种感慨,也不是要描写人生道路的艰难,而是用世人“皆有营”作背景,反衬自己幽居的清闲,也就是举世辛劳我独闲了。
“独无外物牵,遂此幽居情。”这两句是说,我单单没有那些外物牵累,故而可以遂我闲居的心情。
这两句是开头两句作反衬而来的,表现了诗人悠然自得的心情。由于对官场现实的不满,他曾多次表示归隐的愿望。如今,他能够辞官归来,实现了无事一身轻的愿望,自然是满怀欣喜。
“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这两句是说,无声的细雨曾在夜间来过,不知不觉中春草已经萌生。
“微雨”两句,是人们赞赏的佳句。这里说“微雨”,是对早春细雨的准确描绘;“夜来过”,着一“过”字,便写出诗人的感受。显然他并没有看到这夜来的春雨,只是从感觉上得来,因而与下句的“不知”关合,写的是感觉和联想。这两句看来描写的是景,实际描写的是情,写诗人对于夜来细微春雨的喜爱和对春草在微雨滋润下成长的欣慰。这里有一派生机盎然的春天的气息,也有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愉快情趣。
“青山忽已曙,鸟雀绕舍鸣。”这两句是说,青山一下子就迎来了曙色,小鸟雀儿盘绕着房舍啼鸣。
这是上文情景的延伸与烘托。这里不独景色秾鲜,也有诗人幽居的宁静和心情的喜悦。真是有声有色,清新酣畅。
这四句是诗人对自己幽居生活的一个片段的描绘,他只截取了早春清晨一个短暂的时刻的山中景物和自己的感受,然后加以轻轻点染,便在读者面前呈现出一幅生动的图画,同时诗人幽居的喜悦,知足保和的情趣也在这画面中透露出来。
“时与道人偶,或随樵者行。”我有时会和道人邂逅作伴,有时也随着樵夫边唠边行。
“时与”、“或随”说明有时与道士相邂逅,有时同樵夫相过从,这些事都不是经常的,也就是说,诗人幽居山林,很少与人交游。这样他的清幽淡漠、平静悠闲则是可想而知了。
“自当安蹇劣,谁谓薄世荣。”末两句是说,我安分守己因为愚笨拙劣,谁又能说是鄙薄尘世尊荣。
“蹇劣”,笨拙愚劣的意思;“薄世荣”,鄙薄世人对荣华富贵的追求。对这两句,我们不能单纯理解为是诗人的解嘲,因为诗人并不是完全看破红尘而去归隐,他只是对官场的昏暗有所厌倦,想求得解脱,因而辞官隐居,一旦有机遇,他还是要进入仕途的。所以诗人只说自己的愚拙,不说自己的清高,把自己同真隐士区分开来。这既表示了他对幽居独处、独善其身的满足,又表示了对别人的追求并不鄙弃。

附录:《幽居》韦应物
贵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
独无外物牵,遂此幽居情。
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
青山忽已曙,鸟雀绕舍鸣。
时与道人偶,或随樵者行。
自当安蹇劣,谁谓薄世荣。
译文

世人贵贱虽然可分为几等,而出门在外都是有所奔营。

我单单没有那些外物牵累,故而可以遂我闲居的心情。

无声的细雨曾在夜间来过,不知不觉中春草已经萌生。

青山一下子就迎来了曙色,小鸟雀儿盘绕着房舍啼鸣。

我有时会和道人邂逅作伴,有时也随着樵夫边唠边行。

我安分守己因为愚笨拙劣,谁又能说是鄙薄尘世尊荣。 

注释 

⑴幽居:隐居,不出仕。

⑵异等:不同等级。《韩非子·八经》:“礼施异等,后姬不疑。”

⑶营:谋求。

⑷外物:身外之物。多指利欲功名之类。

⑸遂:称心,如愿。

⑹曙:天刚亮的时候。

⑺偶:相对。

⑻自当:自然应当。蹇(jiǎn)劣:笨拙愚劣的意思。蹇:跛,行动迟缓。劣:一作“拙”。

⑼薄世荣:鄙薄世人对富贵荣华的追求。世荣:世俗的荣华富贵。

名家点评

明代陆时雍:渊明陶然欣畅,应物澹然寂莫,此其胸次可想。(《唐诗镜》)

明代唐汝询:不以幽居骄人,何等浑厚!史称书苏州鲜食寡欲,所居焚香扫地而坐,读此诗其风致可想。(《汇编唐诗十集》)

明代王夫之:苏州诗独立衰乱之中,所短者时伤刻促。此作清,不刻直,不促,必不与韩、柳、元、白、孟诸家共川而浴。中唐以降,作五言者唯此公知耻。(《唐诗评选》)

明代张南邨:天然生意,较“池塘生春草”更佳。(《唐风怀》)

清代陆次云:韦似陶,有奥于陶处。字字和平,此最相近。(《唐诗善鸣集》)

清代徐增:此首诗起四句冒,后双开成章,譬如吠琉璃轮,双轮互旋,不分光影也。(《而庵说唐诗》)

清代沈德潜:中有元化(“微雨”二句下)。每过闾阖门时,诵首二句,为之哑然。(《唐诗别裁》)

清代宋宗元:天籁悠然(“微雨”二句下)。(《网师园唐诗笺》)

http://pic1.997788.com/pic_auction_z/00/00/22/66/zc226646.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