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杜甫《曲江对酒》赏析

(2017-10-11 11:53:52)
标签:

唐诗

杜甫

牢骚

愁闷

杂谈

《曲江对酒》杜甫
苑外江头坐不归,水精宫殿转霏微。
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纵饮久判人共弃,懒朝真与世相违。
吏情更觉沧洲远,老大徒伤未拂衣。
这首诗写于乾元元年(758)春,是杜甫最后留住长安时的作品。
一年以前,杜甫只身投奔肃宗李亨,受职左拾遗。因上疏为宰相房琯罢职一事鸣不平,激怒肃宗,遭到审讯。以后,虽仍任左拾遗,但有名无实,不受重用。杜甫无所作为,空抱报国之心,不免满腹牢骚。这首《曲江对酒》便是诗人此种心境的反映。
曲江,即曲江池,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南,因池水曲折而得名,是当时京都的第一胜地。
“苑外江头坐不归,水精宫殿转霏微。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首联是说,我还不想回去,我就想守着一江流水,就守着这座被战争浪费的皇家园林。我想多坐一会儿,即便时间的移动,使豪华的宫殿的位置变得朦胧难测,我仍想多看看,桃花如何追逐白色的杨花,它们如何睁着抛弃这个世界。黄鹂和白色的鸥鸟,比赛逃离。
前两联是曲江即景。“苑外江头坐不归”,苑,指芙蓉苑,在曲江西南,是帝妃游幸之所。坐不归,表明诗人已在江头多时。这个“不”字很有讲究,如用“坐未归”,只反映客观现象,没有回去;“坐不归”,则突出了诗人主观意愿,不想回去,可见心中有情绪。这就为三四联的述怀作了垫笔。
以下三句,接着写坐时所见。“水精宫殿转霏微”,水晶宫殿,即苑中宫殿。霏微:迷蒙的样子。在“宫殿”、“霏微”间,又着一“转”字,突出了景物的变化。这似乎是承“坐不归”而来的:久坐不归,时已向晚,故而宫殿霏微。但是我们从下面的描写中,却看不到日暮的景象,这就透露了诗人另有笔意,是因为诗人痛感盛衰在目,彼此一时,因而这句所显示的,是一种虚空寥落的情景,这个“转”字,则有事过境迁的意味。
与此适成对照的是如期而至的自然界的春色:“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短短一联,形、神、色、香具备。“细逐”、“时兼”四字,极写落花轻盈无声,飞鸟欢跃和鸣,生动而传神。两句衬托出诗人此时的心绪:久坐江头,空闲无聊,因而才这样留意于花落鸟飞。
这一联用“自对格”,两句不仅上下对仗,而且本句的某些字词也相对。此处“桃”对“杨”,“黄”对“白”。鸟分黄白,这是明点,桃杨之色是暗点:桃花红而杨花白。这般色彩又随着花之“细逐”和鸟之“兼飞”而呈现出上下飘舞的动人景象,把一派春色渲染得异常绚丽。
风景虽好,却是暮春落花时节。落英缤纷,固然赏心悦目,但也很容易勾起伤春之情。于是三四联对酒述怀,转写心中的牢骚和愁绪。
“纵饮久判人共弃,懒朝真与世相违。”第三联是说,我也是厌世者,整日纵酒,早就甘愿被人嫌弃;我懒于朝参,的确有违世情。
这显然是牢骚话,实际是说:既然人家嫌弃我,不如借酒自我消遣;既然我不被世所用,何苦为朝参卖力?正话反说,更见其牢骚愁闷之盛,又妙在含蓄委婉。这里所说的“人”和“世”,不光指朝廷碌碌之辈,牢骚已经发到了肃宗李亨的头上。诗人素以“忠君”为怀,但失望过甚时,也禁不住口出微辞。这两句,足见诗人的愤恨不平之气。
“吏情更觉沧洲远,老大徒伤未拂衣。”沧州:水边绿洲,古时常用来指隐士的居处。拂衣:指辞官。
最后抒发愁绪,以“沧州远”、“未拂衣”和“上联”的“纵饮”、“懒朝”形成对照,显是一种欲进不能,欲退又不得的两难困境。
杜甫虽然仕途失意,毕生坎坷,但“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抱负始终如一,直至逝世前一年,他还勉励友人,希望以国事为重。可见诗人之所以纵酒懒朝,是因为抱负难展,理想落空;他把自己的失望和忧愤寄托于花鸟清樽,正反映出诗人报国无门的痛苦。

附录:《曲江对酒》杜甫
苑外江头坐不归,水精宫殿转霏微。
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纵饮久判人共弃,懒朝真与世相违。
吏情更觉沧洲远,老大徒伤未拂衣。

译文
  我还不想回去,我就想守着一江流水,就守着这座被战争浪费的皇家园林。我想多坐一会儿,即便时间的移动,使豪华的宫殿的位置变得朦胧难测,我仍想多看看,桃花如何追逐白色的杨花,它们如何争着抛弃这个世界。黄鹂和白色鸥鸟,比赛逃离。我也是厌世者,早已失去朝见皇帝的胃口。由于缺少异数,我纵酒,烂竽充之。想隐居水边,可在水滨依然是王臣。现在老了,还说什么“事了拂衣去”。

注释
⑴曲江:即曲江池,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南,因池水曲折而得名,是唐时京都长安的第一胜地。
⑵苑:指芙蓉苑,在曲江西南,是帝妃游幸之所。
⑶水精宫殿:即水晶宫殿,指芙蓉苑中宫殿。霏微:迷濛的样子。
⑷细逐杨花落:一作“欲共杨花语”。
⑸判(pān):甘愿的意思。张相《词曲语辞汇释》:割舍之辞;亦甘愿之辞。
⑹吏:一作”含“。沧洲,水边绿洲,古时常用来指隐士的居处。
⑺拂衣:振衣而去。指辞官归隐。《新五代史·一行·郑遨传》:“见天下已乱,有拂衣远去之意。”

名家点评

《漫叟诗话》:“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李商老云:“尝见徐师川说:一士大夫家,有老杜墨迹,其初云:‘桃花欲共杨花语、,自以淡墨改三字,乃知古人不厌改也,不然,何以有日锻月炼之语?”

瀛奎律髓》:三、四,诗家一格,出于偶然。徐师川诗无变化,篇篇犯此。少陵为谏官而纵饮懒朝如此,殆以道不行也。

唐诗品汇》:刘云:四句亦自恣肆(“苑外江头”叫句下)。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蔡梦弼曰:“扬”自对“桃”、自对“黄”、谓之“自对格”。周敬曰:次联语入漫兴,而含意深,尾句气饱。黄家鼎曰:磊磊落落”、自成一调。小纵绳墨而首尾圆活,生意自然,是能倾倒。律诗不受律缚。周珽曰:对酒幽怀,排遣在“久判”、“真与”四字;由识得透,故放得下,通篇机神淋快。

杜诗详注》:《丹铅录》:梅圣俞“南陇鸟过北陇叫,高田水入低田流”,黄山谷“野水自添田水满,晴鸠却唤雨鸠来”,李若水“近村得雨远村同,上川波流下川通”,其句法皆自杜来。

《唐诗选评》:首句即末句,只是一意。如春云萦回,人漫疑其首尾。

唐宋诗醇》:颔联写一时偶然之景,遂为后贤粉本。

杜诗镜铨》:观数诗,公在谏垣必有不得其志者,所以不久即出。张上若云:此与《曲江》二首,流便真率,已开《长庆集》一派,但其中仍有变化曲折,视元白务取平易者不冂耳,苑外、江头合写,亦是霏微之景(“桃花细逐”二句下)。

《闻鹤轩初盛唐近体读本》:陈德公曰:三、四作态耳,仍是婉隽之笔,五、六质语,亦用婉笔,不失雅韵。初年去王、岑不远,居然可见。评:三、四是各自为对法,五、六质而能婉,迥异宋人。结即承此说下意。

http://www.exam58.com/uploads/allimg/140324/114022ES-0.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