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以风喻人,托物言志——王勃《咏风》赏析

(2017-05-19 12:10:28)
标签:

唐诗

王勃

托物言志

杂谈

战国楚宋玉的《风赋》云:“夫风者,天地之气,溥畅而至,不择贵贱高下而加焉。”本篇所咏的“凉风”,正具有这种平等普济的美德。

“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肃肃:状风势之速。这两句是说,炎热未消的初秋,一阵清凉的风肃肃吹来,山谷林间顿时变得清爽凉快。

首句写风的生起,平直轻快。习习凉风飘然而起,风势之缓急,本来并无目的,但次句用了一个“加”字,就使之化为有意的行动,仿佛风疾驰而来,正是为了使林壑清爽,有意急人所需似的。“我”字的运用,加强了主观情感,表现了诗人胸襟的开阔。

“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驱:驱散,赶走。涧户:山沟里的人家。卷:卷走,吹散。山楹:指山间的房屋。楹,堂屋前的柱子。这两句是说,它吹散了山中的烟云,使我寻到涧底的人家;卷走山上的雾霭,现出山间的房屋。

这两句描写风为平民百姓造爽的具体情态。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固:本来。迹:痕迹。动息:活动和休息。这两句是说,凉风来来去去本来没有踪迹,可它的吹起和停息却好像很有感情,合人心意。

这两句是赞扬风的品格,它行踪不定,施惠于人们没有所图,不求回报,慷慨惠施,不遗余力,来去仿佛一个有情有义的人。这两句诗夹叙夹议,巧妙的承前启后,自然引出结联。

“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松声:松树被风吹动发出像波涛一样的声音。这两句是说,当日落西下,大地山川一片寂静的时候,它又自松林间吹起,响起一片松涛声。

这风确乎是有情的,当日落西山,万籁俱寂的时候,它又不辞劳苦的吹响松涛,奏起大自然的雄浑乐曲,给人以欢娱。

诗人以风喻人,托物言志,着意赞美风的高尚品格和和勤奋精神。风不舍昼夜,努力做到对人有益。以风况人,有为之士不正当如此吗?诗人少有才华,而壮志难酬。在这篇中则是借风咏怀,寄托他的“青云之志”。宋计有功《唐诗纪事》称此诗“最有余味,真天才也”。这大概就是其“余味”之所在了。

此诗的着眼点在“有情”二字。上面从“有情”写其“加”林壑以清爽,下面复由“有情”赞其“为君起松声”。通过这种拟人化的艺术手法,把风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写风的活动,也是抓住“驱烟”、“卷雾”、“起松声”等风中的动态景象进行拟人化的描写。风吹烟雾,风卷松涛,本来都是自然现象吧,但诗人用了“驱”、“卷”、“寻”、“出”、“为君”等字眼,就把这些自然意象写成有意识的活动。她神通广大,犹如精灵般的出入山涧,驱烟卷雾,送来清爽,并吹动万山松涛,为人奏起美妙的乐章。在诗人笔下,风的形象被。刻画得惟妙惟肖了

 

附录:《咏风》作者:王勃

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

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

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译文

炎热未消的初秋,一阵清凉的风肃肃吹来,山谷林间顿时变得清爽凉快。

它吹散了山中的烟云,卷走了山间的雾霭,显现出了山上涧旁的人家房屋。

凉风来来去去本来没有踪迹,可它的吹起和停息却好像很有感情,合人心意。

当红日西下,大地山川一片寂静的时候,它又自松林间吹起,响起一片松涛声。

 注释

⑴肃肃:形容快速。风:一作"景"。

⑵加:给予。林壑:树林和山沟,指有树林的山谷。

⑶驱:驱散,赶走。寻:一作"入"。涧户:山沟里的人家。

⑷卷:卷走,吹散。雾:一作"露"。楹:堂屋前的柱子。山楹:指山间的房屋。

⑸固:本来。迹:行动留下的痕迹。一作"际"。

⑹动息:活动与休息。

⑺松声:松树被风吹动发出像波涛一样的声音。

 作者

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年),唐代诗人。汉族,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世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

 
http://p2.qhmsg.com/dr/220__/t01fbc6e54658eb9367.png王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