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戏,巧夺天工——韩愈《毛颖传》赏析
(2017-02-26 18:24:47)
标签:
唐代古文韩愈滑稽幽默人生慨叹杂谈 |
《毛颖传》在韩愈的集子里是一篇突出的以滑稽闻名而又感慨淋漓、才情横溢的文章。这篇文章大约写于唐宪宗元和一、二年间,即公元806和807年,当时韩愈任国子监博士。“毛颖”即毛笔,《毛颖传》里明明是描写毛笔这一事物的特性,却把它当成人来看,而且沉重其事的为之列传,煞有介事的考证其祖先,这就使整个构思有了滑稽的性质。写毛笔这样的小题材,却采取了传记的体裁,篇末还有太史公的议论,简直就是史学家的笔调。这种内容与形式上的矛盾,更构成了文章的戏剧性。
《毛颖传》最显著的特点是它的滑稽幽默,它的成就很高,大致有以下四点:
一、旁征博引,叙事凿凿有据。《毛颖传》是一篇给毛笔尖立传的文章。开头就说:“毛颖者,中山人也。”这不是随便说的中山产兔子、中山出毛笔这种说法是由来已久了,不是韩愈瞎说。文章接下去说:“其先明视,佐禹治东方土,养万物有功,因封于卯地,死为十二神。”兔子见于经典,最早的是《礼记》,其《曲礼》篇说:“兔曰明视。”孔颖达疏:“兔肥则目开明也。”中国从汉代就有十二生肖,又以十二地支与十二生肖相配,《论衡·物势》所谓“酉,鸡也;卯,兔也;申,猴也”等等,就指此。中国古代又以十二地支表示方位,如酉指西方,卯指东方,子指北方,午指南方等等。韩愈说兔祖明视“封于卯地,死为十二神”就是由这里推衍出来的。韩愈又记载明视说:“吾子孙神明之后,不可与物同,当吐而生。”这里的构思和措辞,真是异想天开,神妙莫测。关于兔子“吐而生”的问题,古人有过这种错误的说法,例如《论衡·奇怪》篇中就说:“兔吮豪而怀子,及其子生,从口而出。”韩愈在这里故意将错就错采用了这种说法,从而使故事更显得扑朔迷离,意趣横生而且与前面的叙述也衔接得非常自然巧妙。
关于明视八世孙“窃姮娥,骑蟾蜍入月”的事情,《淮南子·览冥训》:“后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恒娥窃以奔月。”《初学记·天部》引《五经通义》:“月中有兔,与蟾蜍并。月,阴也;蟾蜍,阳也。而与兔并明,阴系于阳也。”韩愈的说法是根据这些捏合成的。关于东郭兔的问题,凡此种种,都是古书上旧有其说,韩愈信手拈来,头头是道,而且态度似乎非常严肃,就如同某些古人极力想把自己的谱系写得华贵而久远一样,韩愈也极力为之搜寻,异常认真的。这就如同一个滑稽小丑表演节目,他的神情越装得严肃郑重,观众也就越是笑得。前仰后合。
更妙的是文章结尾部分,他说:“毛氏有两族。其一姬姓,文王之子,封于毛,所谓鲁、卫、毛、聃者也,战国时有毛公、毛遂。独中山之旅,不知其本所出,子孙最为繁昌。”在这里他把圣人的子孙和一群兔子相提并论,显然有点玩世不恭了。
二:描绘主人公的形象性格,贴切生动。《毛颖传》对毛颖形象的刻画是异常成功的。作品写蒙恬制笔的过程时说:“遂猎,围毛氏之族,拔其豪,载颖而归,献俘于章台宫,聚其族而加束缚焉。秦皇帝使恬赐之汤沐,而封诸管城,日见亲宠任事。”这里所谓“豪”,所谓“汤沐”,所谓“管城”都是双关语,既有表面意思上的热热闹闹,也有本质意思上的实实在在。作品在描写毛颖的性格,亦即毛笔的性能时说:“颖为人强记而便敏,自结绳之代以及秦事,莫不纂录;阴阳、卜筮、占相、医方、族氏、山经、地志、字书、图画、九流百家、天人之书、及至浮图、老子、外国之说,皆所详悉;又通于当代之务,官府薄书,市井货钱注记,惟上所使。自秦皇帝及太子扶苏、胡亥、丞相斯、中车府令高,下及国人,无不爱重。又善随人意,正直邪曲巧拙,一随其人,虽见废弃,终默不泄。惟不喜武士。然见请,亦时往。”这段话要说的实质含意只不过是“笔,什么事都可以写,什么人都可以用”这两点,但作者为突出表象上的毛颖这种性格才能,而极尽铺排张皇之能事。古往今来,凡是人世上用文字笔画所勾写的东西,他都一一点到,唯恐遗漏。蒙恬时代的显赫人物,他又点出一长串,夸张而又详尽,但细心想想,又有哪一句有任何一点不切合实际呢?当我们读到毛颖“善解人意,正直邪曲巧拙,一随其人。虽见废弃,终默不泄”时,我们不得不佩服作者的用心之细,体察社会的人情世态之深。这里面不是没有对历代佞臣的揶揄嘲讽,但作为一支听人使用的笔,谁又能说不是这个样子呢?到此为止,作为毛笔性能的描写,已经相当淋漓酣畅,但作者还不停止,他又荡开一笔,说:“惟不喜武士,然见请,亦时往。”在叙事上又补得滴水不漏。
为了从另一个角度补写毛颖的性格。作者写了毛颖的挚友和同僚——墨和纸,描写细致入微,使人叹服。
以上几节,是《毛颖传》的骨干部分,作者对毛颖这种性格才能的精彩而又精确的描写,是本文获得成功的关键。
三、整个文章从格式到语气口吻都是故意的模仿《史记》,模仿得惟妙惟肖。开头和结尾都是《史记》的格式,寓庄于谐,取得突出的诙谐幽默的效果。
四、寓伤心叹惋、愤世嫉俗于诙谐滑稽之中。一般说来,诙谐滑稽的东西容易流于轻浮。但是《毛颖传》全然没有这种感觉。这是因为它有思想底蕴。整个文章字里行间都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流露一种世态炎凉的人生慨叹。写毛颖受宠,“累拜中书令,与上益狎,上常呼为中书君。上亲决事,以衡石自程,虽宫人不得立左右。独颖与执烛者常侍”,又与毛笔的实质非常切合,但是我们应该注意作者在这里对毛颖受宠的描写是极力夸张的,而且有意识的与后面被黜作对照。请看后面:“后因进见,上将有任使,拂拭之,因免冠谢。上见其发秃,又所摹画不能称上意。上嘻笑曰:‘中书君老而秃,不任吾用。吾常谓君中书,君今不中书邪?’对曰:‘臣所谓尽心者。’因不复召,归封邑,终于管城。”这里的表象是毛颖,实际指的是秃笔,寄寓的是不少知识分子一生为君主效劳,至年齿衰迈竟被抛弃的人世悲哀。文章写到这里,作者还觉得骨鲠在喉,于是在后面的“太史公曰”里又补充道:“颖始以俘见,卒见任使,秦之灭诸侯,颖与有功,赏不酬劳,以老见疏,秦真少恩哉!”如果说全文是寓言,前面几段还比较含蓄,那么这里可就是画龙点睛了。
文中所写的“毛颖”的祖上原本是兔,它的有一支族,原本住在东郭的狡兔“与韩卢争能,卢不及,卢怒,与宋鹊谋而杀之,醢其家”。这是韩愈并不单单是为了热闹而编进去的情节,这也是古往今来不少功臣良将,英雄豪杰的共同悲惨下场。屈原被上官大夫、令尹子兰所毁逐,李牧被郭开所谮杀,韩信、彭越被吕后、陈平等所灭族、菹醢。入唐以来,那种小人当道,残害忠良的事更不可胜举了。如此看来,毛颖的下场还不算惨,好歹落了个提前退休,终老管城的命运,比起它的前辈来,幸运得多了。
《毛颖传》贯穿全文的主旨是愤世嫉俗,流露出人生社会的凄凉哀怨之音,因而使文章格外深沉,有气势,有力量。柳宗元敬佩的说读它犹如“捕龙蛇,搏虎豹”,苏东坡说《毛颖传》在韩愈的文章里是最“狡狯变化”的,具有“大神通”。储欣说:“以史为戏,巧夺天工。”这些都不是溢美之词。
毛颖者,中山人也。其先明视,佐禹治东方土,养万物有功,因封於卯地,死为十二神。尝曰:「吾子孙神明之後,不可与物同,当吐而生。」已而果然。明视八世孙羺,世传当殷时居中山,得神仙之术,能匿光使物,窃姮娥、骑蟾蜍入月,其後代遂隐不仕云。居东郭者曰鵕,狡而善走,与韩卢争能,卢不及,卢怒,与宋鹊谋而杀之,醢其家。
秦始皇时,蒙将军恬南伐楚,次中山,将大猎以惧楚。召左右庶长与军尉,以《连山》筮之,得天与人文之兆。筮者贺曰:「今日之获,不角不牙,衣褐之徒,缺口而长须,八窍而趺居,独取其髦,简牍是资.天下其同书,秦其遂兼诸侯乎!」遂猎,围毛氏之族,拔其豪,载颖而归,献俘於章台宫,聚其族而加束缚焉。秦皇帝使恬赐之汤沐,而封诸管城,号曰管城子,曰见亲宠任事。
颖为人,强记而便敏,自结绳之代以及秦事,无不纂录。阴阳、卜筮、占相、医方、族氏、山经、地志、字书、图画、九流、百家、天人之书,及至浮图、老子、外国之说,皆所详悉。又通於当代之务,官府簿书、巿井贷钱注记,惟上所使。自秦皇帝及太子扶苏、胡亥、丞相斯、中车府令高,下及国人,无不爱重。又善随人意,正直、邪曲、巧拙,一随其人。虽见废弃,终默不泄。惟不喜武士,然见请,亦时往。累拜中书令,与上益狎,上尝呼为中书君。上亲决事,以衡石自程,虽官人不得立左右,独颖与执烛者常侍,上休方罢。颖与绛人陈玄、弘农陶泓,及会稽褚先生友善,相推致,其出处必偕。上召颖,三人者不待诏,辄俱往,上未尝怪焉。
后因进见,上将有任使,拂试之,因免冠谢。上见其发秃,又所摹画不能称上意。上嘻笑曰:「中书君老而秃,不任吾用。吾尝谓中书君,君今不中书邪?」对曰:「臣所谓尽心者。」因不复召,归封邑,终於管城。其子孙甚多,散处中国夷狄,皆冒管城,惟居中山者,能继父祖业。
太史公曰:毛氏有两族。其一姬姓,文王之子,封於毛,所谓鲁、卫、毛、聃者也。战国时有毛公、毛遂。独中山之族,不知其本所出,子孙最为蕃昌。《春秋》之成,见绝於孔子,而非其罪。及蒙将军拔中山之豪,始皇封诸管城,世遂有名,而姬姓之毛无闻。颖始以俘见,卒见任使,秦之灭诸侯,颖与有功,赏不酬劳,以老见疏,秦真少恩哉。
白话译文
毛颖是中山(地名)人,他的先人是兔子,辅助大禹治理东方,因养育万物有功,因此在卯地获得封地,死后成为十二神之一。(他)曾经说:“我的子孙是神的后代,不可以和其它生物相同,(生产)是从嘴里吐出来的。”后来果然是这样。兔子的第八代孙子刚刚出生,人世间正当殷朝时期它住在中山,得到了神仙的法术,能够隐身、驱使物事,与嫦娥偷情,骑蟾蜍进入月亮,他的后代便隐居不当官。住在城东的名叫鵕(‘鸟’改‘免’。读音cūn一声),(它)狡猾并且善于奔跑,和韩卢比赛,卢不如它。卢恼怒,和鹊共同谋划杀了它,将它全家剁成了肉酱。
秦始皇的年代,蒙恬将军在南方讨伐楚国,在中山停留,准备举行大型的狩猎行动来威吓楚国,召集左右的庶长(官名)和军尉(军官名)一起,用连山占卜这次行动,预测天时和人和的预兆。占卜者恭贺道:“这次要捕获的,是没有角牙齿不锋利,穿短布衣的动物,缺嘴并且颈脖子长,有八窍象打坐一样坐着,就取他的毛,可以用来作为形成(写)书册的东西,天下都用它来书写(‘书’字一字双意,书写、文字,又指统一文字),秦将兼并诸侯吗?”于是开始狩猎,围捕毛(毛颖)家一族,拔下它们的毛,将毛尖(颖:原意是尖端。此处还暗指毛颖即兔子)装车带回,到章台宫将俘虏献给皇帝,聚集他家族的人将它们束缚起来(暗指束缚兔毫做笔)。秦始皇恩赐让蒙恬将它放入汤池沐浴(汤:洗澡的池汤。到过西安的华清池的人就明白了。)(暗指毛笔之沐于砚中),并赐它封地:管城(暗指:做成毛笔,必需竹管),(赐)名字:管城子(子:尊敬的意思,先生)。逐渐得到(皇帝)的恩宠并管理事务。
毛颖作为一个人来说记忆力非常强并且敏捷、敏锐,从结绳记事的年代起直到秦代的事,没有不编纂记录的;阴阳、卜卦、占卜相术、医疗方术、民族姓氏、山川的记载、地志、字和书法、图画、三教九流诸子百家等天下的书,乃至佛学、老子、外国的各种学说,全都详细地记下;还通晓当代的各种事务,官府公函,市井中货物钱财的账目记录,全都为皇上服务。从秦始皇到太子扶苏、胡亥、丞相李斯、中车府令(官名)赵高,下到国民百姓,没有不爱重他的。又善于随人的意,正直、邪恶、委婉、巧妙、拙朴的,全都随人的意。虽然有时被废弃(一边),始终沉默但不泄气。惟有(一点)不喜欢武士,但是如果被请也经常前往。
毛颖长期被封为中书令(官名。掌管传递、宣示皇帝命令。),和皇上更加亲密,皇上曾经称他为中书君。皇上亲自决断公事,每天阅览公文以达到规定的重量来限定自己,就是宫里的人也不得站在他的旁边,惟独毛颖和拿蜡烛的奴仆经常在旁边侍奉,皇上休息时才完。毛颖和绛县人陈玄(陈:旧、玄:黑。指墨。墨以时间久为好。绛县以产墨著名。)、弘农县(当时产砚台)的陶泓(砚台)和会稽县(当时产纸)褚先生(指纸)友好相善,互相推崇倍至,他们出现的地方必定互相偕同。皇上召见毛颖,(他们)三人不等皇帝召见,一动就是一起前往,皇上从没怪罪过他们。
后来一次进见时,皇上要委任,重用他,于是脱下帽子谢恩。皇上看见他的头发秃了,并且所画的画不能如皇上的意。皇上讥笑道:“中书君老并且秃头,不能胜任我的任务了。我曾经称您是中书(中:中用。书:书写。),您现在是不中书啊?”回答说:“我就是尽心啦(暗指:用尽笔心)。”于是(皇上)不再召见,(他)回到封地,在管城终老。
他的子孙很多,分散在中国和外地,都冒充是管城人,惟有住在中山的后代能够继承父辈祖宗的事业。
太史公(《太史》作者)说:“毛家有两族,其中一族是姬姓,周文王的儿子,封为毛,就是所谓的鲁、卫、毛、聃。战国的时候有毛公、毛遂(人名)。惟有中山这一族,不知道他们的祖宗,子孙最兴旺。孔子作《春秋》,是见捉到麟(春秋时,鲁哀公十四年捉到一只麟[麒为公,麟为母。它们是象征仁义、祥瑞的兽],孔子当时正在写《春秋》,听到这个消息,认为麟出现不是时候,于是绝笔,停止写《春秋》)而停笔的,而不是他(毛颖)的罪过。蒙将军拔中山(兔子)的毛,秦始皇赐封管城,于是世代有名,而姬姓的毛族默默无闻。毛颖起始于俘虏的样子出现,完结于任命和重用。秦灭诸侯,毛颖肯定有功劳,没有赏赐和酬劳,还因为老迈而被疏远,秦始皇真是薄情寡义啊!”
①“毛颖者”二句:毛颖,中山人。此指毛笔产自中山。毛颖,指毛笔。毛,指兔毛。颖,指毛笔的锋毫。中山,古国名。
②其先明视:毛颖祖先明视。明视,兔子的别名。
③佐禹治东方土:辅佐夏禹治理东方国土。
④卯地:即“东方土”。古代按十二地支划分方位,卯位是指东方。
⑤十二神:即十二生肖(属相)。
⑥吐而生:传说兔子是口吐而生,故兔嘴上唇开裂。
⑦■(nóu耨):刚出生的幼兔。
⑧匿光使物:指隐身形于光日下,能驱使诸物。
⑨居东郭者曰■(jùn郡):此言居住东郭的兔子名■。东郭,城郭东门外。郭,外城。
⑩韩卢:相传为战国时期韩国猎犬名。{11}宋鹊:宋国良犬名。{12}醢(hǎi海):古代酷刑,将人剁成肉酱。{13}次:临时驻扎。{14}《连山》:指连山易,古代卜筮之一派。筮:以蓍草占卜。天与人文之兆:指自然与人事的征兆。{15}八窍而趺(fū夫)居:指兔子雌雄八窍,俯地而居。此乃古人不明兔子生理结构的一种妄言。趺,同“俯”。居,同“踞”,蹲。{16}简牍是资:此言兔毫笔是简牍书写的工具。简牍,竹简、木片。资,依仗。
{17}豪:豪杰。此处双关,又指兔毫之长者。{18}结绳之代:指远古尚无文字,靠结绳记事的时代。{19}市井货钱注记:商贾交易的货物钱财的记录。市井,商贾交易的场所。
{20}益狎:更加亲密。
{21}衡:秤。石:重量单位,一百二十斤。自程,指皇帝自定的每日审阅公文的限量。
{22}相推致:互相推许、称道。
{23}免冠谢:脱帽谢恩,执行使命。双关语,指脱下笔帽写字。
{24}封于毛:指周文王第八子名郑封于毛,在今河南宜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