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下层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鲍照《拟古其六》赏析

(2017-01-08 14:32:28)
标签:

古代文学

鲍照

现实主义

民生疾苦

杂谈

鲍照出身微贱,仕途偃蹇,空有满腔才志,无奈贫穷潦倒。他家里“资储无担石”,住房是“上漏下湿”,生活阴霾经常使他“长叹至天晓,愁苦穷日夕”。这些真实写照,使他能够比较接近和体验社会下层生活,并予以真挚深切反映社会残暴黑暗的思想基础。又鲍照大半生游宦在外,阅历极广,感受自深,有供诗歌创作提炼升华的生活基础,鲍照有《拟古》诗八首。这首写自己生活的困苦和抱负不得施展的感慨,客观上也反映了人民的疾苦。

“束薪幽篁里,刈黍寒涧阴。”束薪:捆柴。幽篁:幽深的竹林。这里柴草很少。刈:割。寒涧阴:寒冷的山涧和背阴的地方。这里的庄稼是很难长好的。这两句是说,在幽暗的竹林里打柴捆柴,在背山的寒冷涧谷中收割黍子。劳动的环境十分艰苦,而收获却很微薄。

这两句有一点“赋”的成分,意在表明失去土地失去粮食的人们只能到毫无希望的地方去寻找生活资料,作绝望的挣扎。但是主要的却在于“兴”。兴自己老而无成,兴百姓苦而无获,为全诗张本。《楚辞·山鬼》:“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诗歌袭用其意,两句象征性的勾画出当世暗无天日、阴寒冷酷、民生凋敝、流连失所的时代氛围,奠定了全诗的基调。方东树《昭昧詹言》论鲍诗“起句多千锤百炼,秀绝寰区”,这意蕴丰富的两句当之无愧。

“朔风伤我肌,号鸟惊思心。”号鸟:鸣声如哭号的鸟。思心:忧虑之心。这两句是说,北风呼啸,刺伤了我的肌肤,鸟儿的声声悲鸣,引起我内心重重的忧虑。

呼啸的北风刮的大地一片昏暗,一声声悲啼的鸟夹杂期间,画面凄惨,典型的蒙太奇手法。借物喻人,那大肆淫威的北风,不就是“笞击”、“呵辱”他人的官吏;哀鸣的“号鸟”,不就是那些被“罚”被“侵”的百姓吗?

“岁暮井赋讫,程课相追寻。”井赋:田赋。讫:完了。程课:定期的课税。这两句是说,年底的田赋刚交完,官家又来催缴定期的课税。

“田租送函谷,兽藳输上林。”函谷:关名,秦置,在今河南灵宝县西,汉代迁关到今河南新安县。秦汉时函谷关内是京城地区。“函谷”以及下文的“上林”、“河渭”、“关陇”都是就汉代来说的,因为这是拟古。但是反映的却是刘宋当时的现实。兽藳:饲养兽类的草料。输:运送。上林:苑名,本为秦置,汉武帝时有所扩大,苑内养有禽兽,供皇帝射猎取乐;每年令民间缴纳草料饲兽。这两句是说,田租要送到京城附近的函谷关,养兽的饲料则需送至上林苑。

这四句诗写赋税的繁多。一年的田租才交清,各种名目的苛捐杂税又纷至沓来。从“讫”到“相追寻”,时间上衔的那么紧迫急促,情势上又那么来势凶猛咄咄逼人,真实的揭示了统治者巧取豪夺贪得无厌的嘴脸。收割来的租米和牲畜的草料,还要有人运到函谷关内,上林苑里,而百姓却在“束薪幽篁”、“刈黍寒涧”,在受冻挨饿,贫富不均对比是何等强烈!

“河渭冰未开,关陇雪正深。”河:黄河。渭:渭河,发源于甘肃省,流入陕西省,会泾水入黄河。关:指函谷关。陇:陇山,在今陕西省陇县西北,延伸于甘、陕边境。这两句是说,深冬时节,百姓们沿着封冻的黄河、渭河,踏着函谷关和陇山一带的雪路,艰难的运送粮草。

“笞击官有罚,呵辱吏见侵。”笞:用棍杖敲打。呵辱:指小吏对服役者的辱骂。见侵:前来侵辱。这两句是说,当官的动辄就挥舞棍棒惩处他们,小吏也仗势欺人,经常对他们进行辱骂。

这四句写徭役之惨,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人民疾苦的同情。

最后两句,是抒发自己抱负不得施展的感慨:

“不谓乘轩意,伏枥还至今。”不谓:没料到。乘轩:古代大夫乘车,这里指做官从政。伏枥:“枥”是马槽。曹操《龟虽寿》说:“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比喻英雄暮年壮志未减。这里借用其意,是说自己有远大志向而不被重用,才能得不到施展。这两句说,没想到自己早年做官从政的远望,直到今日还未能实现。

鲍照想做官,而且做乘华丽轩车的大官,他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不同。面对黑暗的现实,陶渊明采取逃避隐退的策略,鲍照则表现了积极入世的精神。可以设想,鲍照一旦得志,就可能使吏治清廉些,政治清明些,无奈他良好的愿望与污浊的世情格格不入,因此“乘轩”的意图终成泡影,“伏枥”句表达了他不得志的悲哀和叹息,抒发了老而不被擢用,难以腾骧驰骋的愤懑。结尾以个人与时代的双重不幸结束全篇,黯然伤神,韵味深长。

诗题作“拟古”,托言秦汉时事;又以“思”的形式来拟写,仿佛以虚构想象得之,受古诗启迪而已,其实无非是全身远祸的盾牌,用貌似曲折的方法来暴露现实,因为诗人不能不有所顾忌,直接明显的指斥时事,那是要身蹈不测的。

当然,从今天读来,这首诗的揭露和抨击之十分直接和犀利的,它不用雕饰,用朴素真实的画面让读者震动震撼。它的现实主义传统,关心民生疾苦的情怀,对后世诗人有深刻的影响。在整个六朝诗坛,鲍照这首直接揭露虐政的诗可谓绝无仅有,是划破漫漫长夜的一道闪电。

附录:《拟古八首(其六)》南朝刘宋:鲍照

束薪幽篁里①,刈黍寒涧阴②。
  朔风伤我肌③,号鸟惊思心④。
  岁暮井赋讫,程课相追寻⑤。
  田租送函谷⑥,兽藁输上林⑦。
  河渭冰未开,关陇雪正深⑧。
  笞击官有罚,呵辱吏见侵⑨。
  不谓乘轩意,伏枥还至今⑩。

注释

  ①薪:柴。幽篁:幽暗的竹林。这句是说在竹林里把砍得的柴禾捆起来。 
  ②刈:割。寒涧阴:阴冷的山涧下。 
  ③朔风:北风。 
  ④号鸟:悲鸣的鸟。思心:忧愁的心。 
  ⑤井赋:田赋地租。讫:完毕。程课:定期的捐税。这两句是说到年底刚刚交完田租,而各种定期的捐税又紧接着来了。 
  ⑥函谷:关名,秦时函谷关在今河南省灵宝县,汉代迁至新安县。这里是用函谷关内的西京长安泛指国家的都城。这句是说田租要送到函谷关内的都城。 
  ⑦兽藁(gǎo搞):喂兽用的禾秆。输:输送。上林:苑名,本秦置,汉代又加增广,其中养有禽兽,是皇帝射猎游乐的场所。故址在今陕西省长安县西。 
  ⑧河渭:黄河和渭水。关陇:函谷关和陇山一带。这二句是说人们是在河渭结着寒冰,关陇积着厚雪的情况下从远处去送田租和兽藁的。 
  ⑨笞(chī吃)击:毒打。呵辱:呵斥辱骂。侵:欺凌。这二句是说还受官吏的毒打处罚和辱骂欺侮。 
  ⑩不谓:不料,不意。乘轩意:指做官当权的愿望。轩,古时大夫以上所乘的车。伏枥(lì力):伏卧在槽枥之间。枥,养马的地方。曹操步出夏门行·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是说英雄暮年还有雄心壮志。这二句是说本来希望仕途得意,不料却直到现在还壮志未遂。
作者简介  鲍照
  (约414~466)南朝宋文学家。字明远。本籍东海(治所在今山东郯城);一说上党(今属山西)。他的青少年时代,大约是在京口一带度过的。26岁时曾谒见临川王刘义庆,毛遂自荐,初不得重视,后终得赏识,获封临川国侍郎,后来也做过太学博士、中书舍人之类的官。后因宫廷内部斗争,死于乱兵之中。鲍照一生沉沦下僚,很不得志,但他的诗文,在生前就颇负盛名。诗、赋、骈文都不乏名篇,而成就最高的则是诗歌,其中乐府诗所占的比重很大,且多名篇。还擅长写七言歌行,能吸收民歌的精华。感情丰沛,形象鲜明,并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对唐代的李白高适岑参等人的创作有一定的影响。他与谢灵运颜延之合称“元嘉三大家”。有《鲍氏集》、《鲍参军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