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声情辉映,朴实动人——鲍照《拟行路难(其十三)》赏析

(2017-01-05 18:04:28)
标签:

古代文学

鲍照

游子

思妇

杂谈

这是《拟行路难十八首》的第十三首,写游子思归之情。有的本子将此首分成两篇,这就成了《拟行路难十九首》之说。

“春禽喈喈旦暮鸣,最伤君子忧思情。”喈喈:鸟鸣声。这两句是说,春天的鸟儿从早到晚鸣声不断,这对于游子的心理刺激就更大了。

以春禽起兴极佳。春禽的和鸣确实最容易触动游子的愁思,这就是后来杜甫所说的“恨别鸟惊心”。鸟儿一般都是群飞群居,春天的鸟儿又显得特别活跃,鸣声特别欢快,自然引起孤独者种种联想。

“我初辞家从军侨,荣志溢气干云霄。”我:为代言体虚拟人物。但联系下面“我家在城南”的贯属,则有意把这个“我”与作者自身沟通起来。军侨:即侨军,南北朝时由侨居南方的北方人编成的军队。荣:兴盛之状。溢:兴盛之状。这两句是说自己从军时抱负很大,志气很高。

“流浪渐冉经三龄,忽有白发素髭生。”渐冉:逐渐。素髭:白胡子。髭,嘴边上的胡子。这两句是说,从军至今已经有三年了,看到自己有白发白须生出。

看来他从军不很得意,所以有“流浪”之感。他感到年华虚度,十分惊心。

“今暮临水拔已尽,明日对镜复已盈。”这里写他拔除白发白须,晚上拔尽,第二天又长满了。这是夸张,类似后来李白的“朝如青丝暮成雪”,写他的忧愁之深。

“但恐羁死为鬼客,客死寄灭生空精。”寄灭:归于消灭。空精:化为乌有的意思。这两句的意思是,只是担心长期居留在外,变为他乡之鬼。

“每怀旧乡野,念我旧人多悲声。”这两句是说他常常怀念故乡,一想起家乡亲人就失声痛哭。

上面是本诗的第一部分,自述从军无成,思念家乡亲人的心情。

“忽见过客问向我,‘宁知我家在南城?’”向:原作“何”,从钱振伦校。向问我:打听我,寻找我。南城:指南武县,在东海郡。这两句是说,正好见到一位路过的客人在打听我,所以我便反问他:“你怎么知道我是南城地方的人?”

这就引出下面客人的一番话来。

“答云:我曾居君乡,知君游宦在此城。”这两句是客人回答说:我曾经居住在你的家乡地方,知道你在此地游宦。

“我行离邑已万里,今方羁役去远征。”邑:乡邑。我这次要到离家万里之外的地方去,现在正在远征的途中。这人看来也是投军服役,途中寻访早已来此的乡人,显然是有话要说。

“来时闻君妇,闺中孀居独宿有贞名。”孀居:即独居。这两句是说,我来时听说你的夫人,在独居的情况下,仍然对他情爱如昔。

“亦云朝悲泣闲房,又闻暮思泪沾裳。”这两句是说,又听说她白天在闺房中哭泣,晚上想念你眼泪打湿了衣裳。

“形容憔悴非昔悦,蓬鬓衰颜不复妆。”这两句是说她形容憔悴不似昔日那样令人赏心悦目,鬓发乱了也不想梳妆打扮。因为丈夫不在身边,打扮又有什么意思呢。

“见此令人有余悲,当愿君怀不暂忘。”这两句是说,凡是见到她的人都为她感到悲伤,希望你心里不要把她忘了,时刻记住她。

乡人的这一番话一方面可以起慰解愁情的作用,因为这个游子急于想知道家人的消息,乡人的到来满足了他的这一愿望。另一方面却加深了他的乡愁,特别是妻子在家中痛苦的等着他回来,使他更加思念了。这个乡人叙说的情事都是得之听闻,并非亲眼所见,这对于久别相思的他来说,又有些不满足。这一部分差不多都是写乡人的告语,通过乡人的告语写他的思乡之情。这是从“对面写过来的方法”,正与第一部分自述相映衬。

《拟行路难》多数篇章写得豪快淋漓,而这首诗语气纡徐和婉,通篇采用叙事的笔法,问答之语,絮絮道来,看似平淡的话语,情味颇多。这种不加雕琢,而是以声情相辉映,写得朴实动人,此种卓越的才能,一般人是难以达到这样的境界的。

附录《拟行路难十八首(其十三)》南朝宋:鲍照

春禽喈喈旦暮鸣,最伤君子忧思情。

我初辞家从军侨,荣志溢气干云霄。

流浪渐冉经三龄,忽有白发素髭生。

今暮临水拔已尽,明日对镜复已盈。

但恐羇死为鬼客,思寄灭生空精。

每怀旧乡野,念我旧人多悲声。

忽见过客问何我,宁知我家在南城。

答云我曾居君乡,知君游宦在此城。

我行离邑已万里,今方羇役去远征。

来时闻君妇,闺中孀居独宿有贞名。

亦云悲朝泣闲房,又闻暮思泪沾裳。

形容憔悴非昔悦,蓬鬓衰颜不复妆。

见此令人有余悲,当愿君怀不暂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