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道教圣地——晋城珏山
(2016-11-26 13:49:26)
标签:
游记珏山道教真武大帝猕猴 |
珏山景区地处太行山脉,位于山西晋城市区13公里处的丹河南岸。珏山又名角山,其双峰对峙,巍峨苍翠,宛如一对碧玉镶嵌在太行山上,故名珏山。
我们是乘双程索道游珏山的,两人一组上缆车,此索道是晋东南第一索道,长度也较长,上山足足开了十分钟,由于今天山中大雾弥漫,白茫茫一片,沿途的风光也被遮蔽了。上山后沿着石板道向前行走,一直走到有正顶的字样,向上就是珏山的主峰了。
珏山的风景素以险峻雄奇驰名,古有“魏晋河山第一奇”、“小华山”、“小武当”之美称,其势之凌峥,确可与华山的奇伟峭险,武当山的秀美风光相媲美。望着高耸的台阶,有人望而却步了,但大多数人都义无反顾的走了上去。台阶陡立,旁边有铁链,这是为了防止意外而装设的。
珏山在东汉时就被辟为道场,有中国道教圣地之美称,宋代起,历朝逐年在珏山双峰间建立起玄帝殿、真武宫、灵官顶即一、二、三天门等。由于没有导游介绍,对于珏山丰厚的道教文化积淀大家知之甚少,虽然也有烧香的,但不知是何方神圣。事实上,自古就有“南武当、北珏山”的美誉,同奉真武帝君,文化渊源,一脉相传,异曲同工。传统文化中,“四象”中的“青龙”、“朱雀”、“白虎”都是一种神兽的形象,惟有“玄武”是龟和蛇组合成的一种灵物。在北宋时,真武大帝的形象为龟蛇合体。到南宋,真武大帝龟蛇的形象逐渐演变成人的形象。民间传说中,龟蛇乃真武大帝的坐骑,并封为“龟蛇两将”,真武大帝就是履龟蛇,遨游九天巡视的,并有“有真武的地方,必定有龟蛇”之说。珏山月,天下奇,双峰捧月,绝无仅有,自古就有“中国赏月名山”的美誉。但我们来的是白天,明月当然和我们无缘了。
登上正顶,由于山势险要,顶上的建筑物不多,顶部是道教建筑,就供奉一尊塑像,门外旁一侧有一铜钟,铜钟边拴一粗柱,供撞钟用,另一侧有一大鼓,供敲击用。
原想在山顶上享受登高远眺,一览众山的感觉,但由于天下着小雨,一片茫茫皆不见,大家兴味索然。
从侧面下来,发现下面不远处有摊开大肚的弥勒佛,弥勒佛后还有送子观音,虽说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是儒释道三教并存的多元信仰体系,仍然感到别扭,因为相距太近,势必给道教圣地打了折扣。
在下山中途的台阶上蹲有三只猕猴,游客们丢下食物,是糖果的它们就熟练的剥掉了糖纸,而且尝到了甜头以后,干脆在台阶中间挡住去路,大有强行乞讨的意味,看来这山上的猴子也占据了些许灵气。
下山乘索道返回,继续上来的人很少,这可以从我们下来时看到对方交身而过的缆车是空空荡荡的可得知。
总之,珏山景观不如导游介绍的那样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