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借游仙以咏怀——郭璞《游仙诗·其一》赏析

(2016-11-13 20:30:17)
标签:

魏晋

郭璞

玄言诗

游仙诗

杂谈

西晋末年、东晋初年诗坛上比较重要的诗人是郭璞。郭璞(276-324),字景纯,河东闻喜(今属山西省闻喜县)人。博学,好古文奇字,又喜阴阳卜筮之术。晋南渡后,官至尚书郎。后因反对王敦谋反,被害。乱平,追赠弘农太守。今存诗二十二首,及《尔雅注》、《山海经注》。有明人辑本《郭弘农集》。

西晋末年已出现玄言诗,《诗品序》曰:“永嘉时,贵黄老,稍尚虚谈,于时篇什,理过其辞,淡乎寡味。”郭璞著名的《游仙诗》十四首,其实也是玄言诗,檀道鸾《续晋阳秋》说它是“会合道家之言而韵之。”(见《世说新语·文学》)不过他能变创其体,借助形象阐述玄理,并使之带上抒情成分。《游仙诗》借游仙以咏怀,表现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荣华富贵的鄙弃,为人所称道。

“游仙”本是歌咏游仙以见志趣的题目,但此篇所咏的仙境,实为隐逸。

“京华游侠窟,山林隐遯栖。”京华:京都繁华之地。窟:指出没场所。隐遯:隐居避世的人。遯:同“遁”。这两句是说,京城里是游侠聚居的地方,山林是隐士们栖息之所。

开头两句双起,以“京华游侠窟”与“山林隐遯栖”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相互对照。游侠的现象,古人常用各种不同的角度去看它,在这里主要是指贵族子弟呼啸酒市、奢华放浪的行径。相比于这一种热烈浪漫、尽情享乐的人生,山林中的隐者,却是孤独而清冷,远隔于尘世之外。两者之间,作者如何取舍?

“朱门何足荣,未若托蓬莱。”荣:荣耀。未若:不如。托:寄身。蓬莱:传说中仙人居住的海中仙岛。这两句是说,荣华富贵又有什么值得荣耀的呢?还比不上那些栖身于草野的隐逸之士。

“朱门何足荣”是对前者的否定,“未若托蓬莱”是对后者的肯定。双起之后一扬一抑转入主题。蓬莱为传说中的海上仙山,它与朱门对照,隐含着这样的意味:朱门虽荣,贵游虽乐,却是倏忽迁变,过眼烟云,不具有仙界超世的永恒。那么山林与仙界又是什么关系呢?既可以说隐逸是求仙的前提,又可以说,隐逸和求仙在超越尘世的浮华喧嚣,探寻生活之本质意义上,原是一回事,并不一定真的要成为不食人间烟火的仙人。

“临源挹清波,陵冈掇丹荑。”源:水的源头。挹:斟饮。陵:登。掇:采拾。丹荑:初生的赤芝草。这两句是说,临近泉水酌取清波为酒浆,到山岗上拾取丹芝。

“灵谿可潜盘,安事登云梯。”灵谿:泛指仙谷。潜盘:隐居盘桓。云梯:直上青云,指仕途顺利。这两句是说,灵谿之水可以隐居盘游,何必要青云直上去做官呢?

这四句具体描写隐士的生活。

“漆园有傲吏,莱氏有逸妻。”傲吏:指庄周。庄周为漆园吏时,楚威王派来使者请他任相,庄子说:“赶快走,不要污辱我。”莱氏,即老莱子。相传他允诺为楚王相,其妻反对,把畚箕一丢便跑了老莱子随妻而隐。逸:隐。这两句是说,做过漆园吏的庄周不愿去楚国为相,老莱子的妻子不愿意为人所制。愿同老莱子过隐居生活。

这两个故事,都强调了在仕宦的道路上,失去了自由,并隐伏巨大的威胁。因之,所谓富贵尊荣,只是使人失去自由天性的诱饵罢了。联系魏晋以来政治生活中风波险恶的情状,不难想象诗人心中深深的忧惧。

“进则保龙见,退为触蕃羝。”进:指弃隐仕进。保:安。龙见:是说为君王所见而得到重用。退:指退出仕途。触蕃羝:角触篱笆的公羊,比喻进退维谷的困境。这两句是说,出仕做官,就会被朝廷重用,退而隐居,就会处于困境。

“高蹈风尘外,长揖谢夷齐。”这两句是说,远离尘世之外,比伯夷叔齐的不免饿死更为高明。夷、齐:伯夷、叔齐,都是商代孤竹君之子,两人互相推让王位而逃到周文王那里;武王伐纣,他们不食周粟,逃入首阳山,采薇充饥,终于饿死。

结尾四句的意思是说,隐居的贤士,如果进而求仕,固然可能如潜龙之出现,风光一时,为天下所重,然而一旦陷入困境,就再也由不得自己,犹如壮羊的角卡在篱笆障,进不得,退不得。所以在人生的选择上,不能只看到进而“龙见”的辉煌,更要预想退而触蕃的实况。经过以上思考,作者得出明确的结论,伯夷叔齐虽然大忠大贤,仍然牵绊于世俗之网,远不如高蹈于人世风尘之外,摆脱一切世俗的羁绊。

本篇是《游仙诗》的第一首,具有总括全部组诗的纲领性意义,可以看出诗虽然以“游仙”为题,却并不沉迷于完全与人世相脱离的虚幻仙境。这首诗充分表现了作者对仕途的蔑视和对高蹈隐遁生活的赞美。

在写作手法上,这首诗运用庄子的事迹和思想,引用《周易》的成言,借以表达自己的人生观念,体现了玄言诗兴起时代的文学风气。

附录:《游仙诗·其一》 魏晋:郭璞

京华游侠窟①,山林隐遁栖②。
  朱门何足荣③?未若托蓬莱④。
  临源挹清波,陵冈丹荑⑤。
  灵溪可潜盘,安事登云梯⑥。
  漆园有傲吏⑦,莱氏有逸妻⑧。
  进则保龙见,退为触蕃羝⑨。
  高蹈风尘外,长揖夷齐⑩。

注释

①京华:京师。游侠窟:游侠活动的处所。这句是说京城是游侠出没的地方。 
  ②遁:退。隐遁:指隐居的人。栖:在山林居住。这句是说山林是隐者居住的处所。 
  ③朱门:豪贵之家。何足荣:有什么值得荣耀的? 
  ④未若:不如。蓬莱:海中仙山。托蓬莱:托身仙山,指归隐。 
  ⑤源:水之源。挹:斟。冈:山。掇:拾。丹:指丹芝,又叫赤芝。荑:凡草之初生通名荑。丹荑:初生的赤芝。据《本草》,芝是灵草,吃了可以长寿。这两句是说渴了到水源掬饮清波,饿了登山采食灵芝。 
  ⑥灵溪:水名。李善注引庚仲雍《荆州记》:“大城西九里有灵溪水。”潜盘:隐居盘桓。登云梯:指登仙。仙人升天因云而上,所以叫云梯。这两句是说灵溪完全可以隐居,何必升天求仙呢?作者本来是借游仙来抒发隐逸的怀抱,所以这里说潜隐也就是游仙。 
  ⑦漆园吏:指庄周。《史记·老庄申韩列传》:“庄子尝为漆园吏,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周笑谓楚使者曰:子亟去,无污我。”即所谓“傲吏”。 
  ⑧莱氏:指老莱子。《列女传》记载,老莱子逃世,耕于蒙山之阳。楚王坐着车至老莱之门,请他出来做官,他许诺。“妻曰:今先生食人酒肉,受人官禄,为人所制也。能免于患乎?妄不能为人所制。投其畚而去。老莱乃随而隐。”即所谓“逸妻”。逸:节行高超。 
  ⑨进:指仕进。保:保持。龙见:《周易》:“初九,潜龙勿用。”又《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老子犹龙”。这句兼用二者的意思,只有潜龙才能表现出龙的品德。退:指避世。藩:篱笆。羝:壮羊。触藩羝:《周易》:“上六,抵羊触藩。”这两句是说只有安心作潜龙的人,在行动上才能保持作“见龙”的自由,否则只知仕进,结果必然象“羝羊触藩”那样,碰得头破血流。细审诗意,“进退”二字,应当上下互倒,因为作者原意是主张归隐而厌恶仕进。 
  ⑩高蹈:远行。风尘:人间、尘世。谢:辞。夷齐:伯夷叔齐。商朝孤竹君之子,曾互相推让王位,逃到西伯昌周文王)那里,当武王伐纣时,又义不食周粟,逃到首阳山采薇而食,结果饿死在山上。这两句是说辞别伯夷、叔齐而去,完全超乎尘世之外。意思是自己的隐逸更高于伯夷、叔齐。
白话译文:
京城里是游侠聚居的地方,山林是隐士们栖息之所。荣华富贵又有什么值得炫耀的呢?还比不上那些栖身于草野的隐逸之士。(京华,京师,亦即京城;隐遁,指隐居避世之人;朱门,古代豪贵之家的门漆成红色,这里指荣华富贵;蓬莱,指蓬莱仙境。)临近泉水酌取清波为酒浆,到山冈上拾取丹芝。灵溪之水可以隐居盘游,何必要青云直上去做官呢!(挹,舀,酌取;丹夷,初生的丹芝,古人认为吃了可以延年益寿;登云梯,犹言置身青云,指出仕。)做过漆园吏的庄周不愿去楚国为相,老莱子的妻子不愿意为人所制,愿同老莱子过隐居生活。(虽然)出仕做官,就会被朝廷重用,退而隐居,就会处于困境。(但是)远离尘世之外的人,他们的志向就比伯夷、叔齐他们更坚决。(风尘,尘世,人间。)
郭璞(pú)(276年—324年),字景纯,汉族,河东闻喜县人(今山西省闻喜县),西晋建平太守郭瑗之子。东晋著名学者,既是文学家训诂学家,又是道学术数大师和游仙诗的祖师,他还是中国风水学鼻祖,其所著《葬经》。西晋末年战乱将起,郭璞躲避江南,西晋末,被王敦任为记室参军。324年,敦欲谋反,命他占卜,璞言必败,被杀,时年49岁。晋明帝在南京[1]玄武湖边建了郭璞的衣冠冢,名“郭公墩”。郭璞是风水界的泰山北斗,风水: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山主人丁,水主财。风生水起鱼水堂五行属水主管财富、智慧。其主要著作有《葬经》、《游仙诗》十四首、《江赋》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