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治世之歌——曹操《对酒》赏析

(2016-09-22 19:32:53)
标签:

建安文学

曹操

政治主张

理想社会

杂谈

对酒高歌,激起诗人无限的感慨,在《对酒》歌中曹操咏唱了带有理想主义色彩的太平盛世景象,表现了自己的政治主张。

“对酒歌,太平时,吏不呼门。”吏不呼门:管理者不过问,不干涉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这是说,对酒高歌,正是太平年代,小吏不闯门。

“王者贤且明,宰相股肱皆忠良。”股肱:大腿和胳膊。古代常以股肱比喻辅助君主的臣僚。这两句是说,君主贤明,宰相和股肱之臣都忠心贤良。

“咸礼让,民无争讼。”咸:都,皆。礼让:遵守礼法互相谦让。这两句是说,人民礼让,不争吵打官司。

短短几句,勾勒出一幅政治清明的图像,君主圣明,百官贤良,小吏登门呼幺喝六的事不再出现,人民都遵守礼仪法度,民间没有争吵和诉讼。政治清明是太平盛世的基础,它包括政治制度清明,社会道德风气和谐。

“三年耕有九年储,仓谷满盈。”这两句是说,耕地三年有九年的收成那么多,粮食堆满仓。

“班白不负载。”班白:班白,指头发发白的老人。负载:肩扛或用头顶东西搬运。这句是说,老年人不再搬运重东西。

“雨泽如此,百谷用成。”雨泽:雨水滋润。百谷:泛指各种农作物。这两句是说,天降润雨,粮食丰收。

“却走马,以粪其土田。”却:退。走马:跑得快的马,此指战马。粪:用如动词,施肥。这两句是说好马退出战场,用于送粪和耕地。

这几句是说,战乱平息,战马也都用于农业生产,在田间驰骋送粪耕地老,百姓都安心农桑,抓经济建设,取得了丰衣足食的好的成效。风调雨顺,粮食大丰收,三年的收成够九年食用,仓库里的粮食堆都堆不下。古代社会是农耕社会,民以食为天,吃饭问题是头等大事,太平盛世当然不存在吃饭问题。

“爵公侯伯子男,咸爱其民,以黜陟幽明。”爵:爵位,这里用如动词,分封。公侯伯子男:周天子分封诸侯时的五个等级。黜陟幽明:即贬退不明事理的人,提拔干练的人。这是说,当官的都爱护它的人民,没有暗箱操作。

“子养有若父与兄。”子:诸侯和管理者。这句是说,诸侯和管理者像对待自己的父亲和兄长一样对待百姓。

“犯礼法,轻重随其行。”这两句是说,犯了法,按照罪行的轻重给与恰当的处罚。

“路无拾遗之私。”这句是说,路不拾遗。

“囹圄空虚,冬节不断。”囹圄:监狱。断:判决。这两句是说,监狱空虚,到冬末也没有犯人可判决了。

这几句是说,整个社会得到大治,社会风气为之一振。

“人耄耋,皆得以寿终。”耄:人九十为耄。耋:人八十为耋。这是说高龄老人都能得到很好地赡养,颐养天年。

“恩德广及草木昆虫。”统治者给社会带来的种种可持续发展的好处,连草木昆虫都能感受得到。

人们一般认为,曹操尚法。从这首诗的内容来看,应该说他有外法内儒的特征,即他所描绘的理想社会是以儒家学说为依据的。作为政治家兼诗人的曹操,由于亲身经历了战乱的岁月,又面临悲哀而生同情之心,也就会自然地产生力挽狂澜治乱世的政治理想和抱负。他希图平息战乱,改革弊政,定国安邦。他的这一理想在其诗篇中有生动的表现。《对酒》诗就是抒发这一理想的佳作。作者在这一诗中构想了一个王者贤明,国家殷富,人民安居乐业,各级管理者爱民如子,赏罚严明,民间没有诉讼,社会风气淳朴,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人民过着丰衣足食的理想社会。

曹操的理想社会在当时只是一个乌托邦式的幻想,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不过,比起当时曾经一度社会黑暗,官宦腐朽,豪强争夺国祸民殃的现实来说,还是有进步意义的。特别是对一个当时已拥有三分之一以上国土的统治者来说,能够考虑民生问题,有着以民为贵的坦荡胸怀是难能可贵的。曹操作为一代雄主,在群雄并起,金戈铁马,竞逐奔驰之中唱出的治世凯歌,听起来更觉得深沉浩茫,如黄钟大吕激荡于天地之间,给人以召唤和希望。

附录:《对酒》 曹操

对酒歌,太平时,吏不呼门。

王者贤且明,宰相股肱皆忠良。

咸礼让,民无所争讼。

三年耕有九年储,仓谷满盈。

班白不负载。

雨泽如此,百谷用成。

却走马,以粪其土田。

爵公侯伯子男,咸爱其民,以黜陟幽明。

子养有若父与兄。

犯礼法,轻重随其刑。

路无拾遗之私。

囹圄空虚,冬节不断。

人耄耋,皆得以寿终。

恩德广及草木昆虫。

译文

饮酒时高歌,正是太平年代,小吏不闯门

君主贤明,宰相和股肱之臣都忠心贤良

人民礼让,不争吵打官司

耕地三年有九年的收成那么多,粮食堆满粮仓

老者不背着东西

天降润雨,粮食丰收

马在田间驰骋,用粪便来作肥料

当官的都爱他的人民,没有黑暗

教导孩子敬爱父兄

犯法不能有重刑

路不拾遗

监狱空虚,节日不断

老人能得到赡养

恩惠广及草木昆虫

注释:

〔1〕《对酒》属于乐府诗《相和歌·相和曲》。同《度关山》一样,都是表达作者政治理想的诗篇。本诗描写了一派太平盛世的欢乐景象。政通人和,物阜民康,构想诚然是美妙的。

  〔2〕吏不呼门:管理不过问、干涉老百姓的日常生活。

  〔3〕股肱:大腿和胳膊。古代常以股肱比喻辅佐君王的臣僚。

  〔4〕咸:都,皆。礼让:遵守礼法,互相谦让。

  〔5〕争讼:争夺和诉讼

  〔6〕“三年”句:此句本之《礼记·王制》:“三年耕必有一年食,九年耕必有三年食。”曹操又进一步,认为经过三年耕种土地,一定要取得供给九年食用的粮食储备。

  〔7〕班白:即“斑白”,指头发发白的老人。负载:肩扛或用头顶着东西搬运。此句来源于《孟子·梁惠王上》。

  〔8〕雨泽:雨水滋润。

  〔9〕百谷:泛指各种农作物。一作“五谷”。用:因而。成:丰收。

  〔10〕却:退。走马:跑得快的马。此指战马。

  〔11〕粪:用如动词,施肥。意为天下太平时,让好马退出战场,用于送粪和耕地。

  〔12〕爵:爵位。这里用如动词,分封。公侯伯子男:周天子分封诸侯时的五个等级。

  〔13〕黜陟幽明:语出《尚书·舜典》,即贬退不明事理的人,提拔干练的人。

  〔14〕子养有若父与兄:诸侯和管理像对待自己父亲和兄长一样对待老百姓。

  〔15〕轻重随其刑:按犯法之轻重分别量刑。

  〔16〕囹圄:监狱

  〔17〕冬节不断:汉代最迟在冬季的最后一个月处决犯人。到春天就不能处决了。此言至冬末也没有犯人可判决了。

  〔18〕耄:人九十岁为耄。耋:人八十岁为耋。

  〔19〕恩德:统治者给社会带来的种种好处。一本作“恩泽”。

http://www.e3ol.com/culture/upfiles/2012/201211114563069033.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