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求贤歌——曹操《短歌行》赏析

(2016-09-19 21:22:22)
标签:

建安文学

曹操

人才

求贤

杂谈

《短歌行》是汉乐府的旧题,属于《相和歌辞》平调曲。这就是说它本来是一个乐曲的名称,最初的古辞已经失传,乐府里收集同名的有24首,最早的是曹操的这一首。这种乐曲怎么唱法,现在已经是不知道了。这首短歌行的主题非常明确,就是作者希望有大量的人才来为己所用。曹操在其政治活动中,为了扩大他在庶族地主中的统治基础,打击世袭豪强势力,曾大力强调“唯才是举”,为此先后发布了“求贤令”、“举士令”、“求逸才令”等,而《短歌行》实际上就是一曲“求贤歌”,又正因为运用了诗歌的形式,含有丰富的抒情成分,所以就能起到独特的感染作用,有力地配合了他所颁布的政令,宣传了他所坚持的政治主张。

《短歌行》是一首燕飨宾友的四言乐府诗。这首诗按照诗意可以分成四段:

第一段:“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这一段感叹人生的短促。人生好比早上的露水,很快就消失了。自己的盛年也已经过去,过去的日子苦于太多了。想到这里,自己的心情很感慨,藏在内心深处的心事不能忘怀。用什么来解忧呢?只能借酒浇愁。“杜康”,相传是发明酒的人,这是用来指酒。“唯有杜康”,只有用酒来浇愁了。

这八句,猛一看很像《古诗十九首》中的消极的调子,其实不然。这里讲人生几何,不是叫人及时行乐,而是要及时地建功立业。从表面来看,曹操在抒个人之情,发表时间过得太快,恐怕来不及有所作为。实际上却是在巧妙地感染广大贤才,提醒他们人生就像朝露那样易于消失,岁月流逝已经很多,应该赶紧拿定主意,到我这里来施展抱负。经分析可以看出,诗中浓郁的抒情气氛包含了相当强烈的政治目的。这样积极的目的而故意用低沉的调子来发端,这固然表现曹操真有他的忧思,所以才说得真切;但另一方面也正因为通过这样的调子拉近距离,打开出于下层,历经艰难,又急于寻找出路的人士的心扉。所以说用意和遣词既是真切的,也是巧妙的。这八句诗中,主要情感特征就是一个“愁”字,愁到需要用酒来消解。作为政治家、军事家的曹操是为什么而发愁呢,很显然,曹操所忧愁的是国家大事。他当时所考虑的是要在他自己这一生中结束战乱,统一全中国。

第二段:“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这一段用了《诗经》里的成句,好像是信手拈来的,把《诗经》里的现成的句子用到自己的诗里表达了自己的感情。这八句情味更加缠绵深长了。原诗第一章四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见于《诗经.郑风》)(你看那青青的衣襟啊,深深萦回在我的心灵。虽然我不能去找你,你为什么不会主动给我音信?)衿是衣襟,青衿是周代学子的服装,“悠悠”是长远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思慕的感情悠悠不断。曹操灵活地巧妙地把这首爱情诗其中的句子用到自己的诗里,表现他对贤才的思慕之情。曹操在这里引用这首诗,而且还一直低低地吟诵它,这实在是太巧妙了。他这样说因为是直接比喻了对贤才的思念,但更重要的是他所省掉的两句话:“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曹操事实上不可能一个一个地去找那些贤才,所以他使用这种含蓄的方法提醒他们:“就算我没有去找他们,你们为什么不主动来投奔我呢?”由这一层含而不露的意思可以看出,他那求才的用心实在是太周到了,的确具有感人的力量。后面两句“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是曹操自己的句子,意思是说:“就是为了你的缘故,使我难以忘怀。”“沉吟”就是低吟的意思,是一个人在有什么心事,在思考时的表情。下面“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这四句完全用?《小雅.鹿鸣》里的成句。大意是说:“就好像鹿在原野上欢叫着吃艾蒿一样(苹,是一种草,即艾、蒿),我高兴地奏乐设宴来接待我的朋友。”这一段前面四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是写他没有得到贤才时的忧虑和思慕的心情,后面四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是想象他得到贤才时的喜悦。

第三段:“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掇”是拾取的意思,“明明如月”可解释为月光,月光不可拾起来,我的忧虑也是不可收拾的,不能断绝的。这一段后四句“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陌”和“阡”是田间的小路。“枉”是枉驾的意思。他想象那些贤才穿过阡陌,穿过田间小路,枉驾来到我身边,来问候我探望我。自己设宴招待他们,心想着往日的交情。“契阔”这里是久别重逢的意思,好久没有见面了,现在又聚在一起,举行这样的宴会,心里不免想起往日的交情。

这八句是对以上十六句的强调和照应,表面看来意思与前十六句重复,但实际上由于主旋律的复现和变奏,因此更使全诗有抑扬低昂,反复咏叹之致,加强抒情的浓度,再从表达诗的主题来看,这八句也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含有深意的。那就是说,贤才已经来了不少,我们也合作得很融洽;然而我并不满足,我仍在为求贤而发愁,希望有更多的贤才到来,天上的明月常在运行,不会停止,同样我的求贤之思也是不会断绝的。

第四段:“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这是这首诗里最精彩的部分。“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这里的乌鹊比喻贤才。意思是说,就好像月夜里乌鹊找不到可靠的归宿那样,当时人才都在寻找自己的依靠,可是那里是他们的依靠呢?这几句是从贤才的角度来说,贤才都想找到一个依靠。下面四句是从自己方面来说:“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山不厌高,海不厌深”是用《管子》的典故。《管子.形势解》:“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海水可以容纳各处来的水,才汇成大海;山不辞土石,才能那样高;一个贤明的君主不厌人,所以才有很多的人来为他服务。“周公吐哺”是用《韩诗外传》所记载的周公的故事。相传周公礼贤纳士,他吃饭时有人来拜访他,马上吐出嘴里正在咀嚼的食物去接待客人。有“一饭三吐哺”之说,一次吃饭被三次打断,把食物吐出来去接待客人。曹操愿以周公为榜样,虚心地接待人才;以求天下归心。

总之:这首诗表达了他求贤若渴和平定天下的雄心壮志。乍读时也许觉得意思不太连贯,但它的好处恰恰在于辞断而意属。开头八句用悲凉的调子唱出了积久的忧思,它的忧思不仅是由于感到人生的短促,而更重要的是由于统一天下的壮志未酬。他希望有更多的贤才帮助他,下面十六句就反复写他未得贤才的忧虑,和既得贤才的喜悦。最后八句先用乌鹊比喻贤才,希望群贤毕至,然后归结到自己身上:“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揭示了诗的主旨。

东汉末年政治黑暗,一般中下层知识分子找不到出路,加以战乱濒繁,朝不保夕,所以人生无常、及时行乐的思想在社会上很流行。《古诗十九首》里有不少诗就带有这种颓废的情调。如“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曹操生活在哪个时代,自然也会染上这种消极思想,发出“人生几何”的感叹。然而这首《短歌行》的感情并没有陷入低沉的哀叹之中而不能自拔,而是经过几次反复,最后达到奋发激昂,显示了曹操悲凉、沉雄的风格。这是它可贵的地方。这追求慷慨、刚健的风格从实质上讲,正反映了整个建安时代的时代精神。

 

附录:《短歌行》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谈讌 一作:谈宴)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海 一作:水)

 译文
一边喝酒一边高歌,人生短促日月如梭。好比晨露转瞬即逝,失去的时日实在太多!
席上歌声激昂慷慨,忧郁长久填满心窝。靠什么来排解忧闷?唯有狂饮方可解脱。
那穿着青领(周代学士的服装)的学子哟,你们令我朝夕思慕。只是因为您的缘故,让我沉痛吟诵至今。
阳光下鹿群呦呦欢鸣,悠然自得啃食在绿坡。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我将奏瑟吹笙宴请嘉宾。
当空悬挂的皓月哟,什么时候才可以拾到;我久蓄于怀的忧愤哟,突然喷涌而出汇成长河。
远方宾客踏着田间小路,一个个屈驾前来探望我。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争着将往日的情谊诉说。
月光明亮星光稀疏,一群寻巢乌鹊向南飞去。绕树飞了三周却没敛翅,哪里才有它们栖身之所?
高山不辞土石才见巍峨,大海不弃涓流才见壮阔。我愿如周公一般礼贤下士,愿天下的英杰真心归顺与我。

注释
1.对酒当歌:一边喝着酒,一边唱着歌。当,是对着的意思。
2.几何:多少。
3.去日苦多:跟(朝露)相比一样痛苦却漫长。有慨叹人生短暂之意。
4.慨当以慷:指宴会上的歌声激昂慷慨。当以,这里“应当用”的意思。全句意思是,应当用激昂慷慨(的方式来唱歌)。
5.杜康:相传是最早造酒的人,这里代指酒。
6.青青子衿(jīn),悠悠我心:出自《诗经·郑风·子衿》。原写姑娘思念情人,这里用来比喻渴望得到有才学的人。子,对对方的尊称。衿,古式的衣领。青衿,是周代读书人的服装,这里指代有学识的人。悠悠,长久的样子,形容思虑连绵不断。
7.沉吟:原指小声叨念和思索,这里指对贤人的思念和倾慕。
8.呦(yōu)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shēng):出自《诗经·小雅·鹿鸣》。呦呦:鹿叫的声音。苹:艾蒿。
9.鼓:弹。
10.何时可掇(duō):什么时候可以摘取呢?掇,拾取,摘取。另解:掇读chuò,为通假字,掇,通“辍” ,即停止的意思。何时可掇,意思就是什么时候可以停止呢?
11.越陌度阡:穿过纵横交错的小路。陌,东西向田间小路。阡,南北向的小路。
12.枉用相存:屈驾来访。枉,这里是“枉驾”的意思;用,以。存,问候,思念。
13.讌(yàn):通“宴”(原文中讌为“䜩”)。
14.三匝(zā):三周。匝,周,圈。
15.海不厌深:一本作“水不厌深”。这里是借用《管子·形解》中的话,原文是:“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意思是表示希望尽可能多地接纳人才。

http://i4.qhmsg.com/t011ffd3bf7dec61856.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