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虚为实,以实写虚——《西北有高楼》赏析

标签:
古诗十九首音乐听觉虚拟杂谈 |
东汉末年是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最尖锐的时期,同时也是政治上最混乱、最黑暗时期。一批官僚和平日敢于议论朝政的大知识分子,接连地受到杀戮和禁锢。卖官鬻爵,贿赂公行。东汉王朝崩溃前夕,政治上的腐化堕落达到顶点。在这种情况下,一般士人更没有出路。
此诗的作者就是这样一位在生活中失意而彷徨的人,这失意当然是政治上的。但在比比倾诉之时,却幻化成了高楼听曲的凄切的一幕。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这两句是说,那西北方有一座高楼,高耸入云。诗的首两句由高楼起笔给人一种高不可及的突兀感,同时不论在空间还是感觉上都造成了一种隔绝的状态。
“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疏:窗户中的空格。绮窗:雕饰花纹的窗户。阁:阁楼。阿:以弯曲的方式覆盖,内含的意思。三重阶:指楼基。三重台阶之上才是楼的主体,三重阶不是三层台阶,而是多层台阶后有一平台,然后再一重多层台阶再有一平台,如此三重。这样的楼很气派,不但高,而且远,等闲人等到不了跟前。这两句是说,高楼镂着花纹的木条,交错成绮纹的窗格;四周是高翘的屋檐,阶梯有层叠三重。
这四句诗为诗人假托之境,“高楼”云云,全从虚念中托生,故突兀而起,孤清不群,而且“浮云”缥缈,呈现出一种奇幻的景象。
“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弦歌:儒生的雅正爱好与象征。这两句是说,楼上有弦歌声,那声音怎么这么悲伤,怎么竟然悲伤到了那个样子!
“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杞梁:即杞梁殖,传说他为齐君战死,妻子悲恸于“上则无父,中则无夫,下则无子,人生之苦至矣。”乃“抗声长哭”竟使杞之都城为之倾颓。而今,诗人所听到的高楼琴曲,似乎正有杞梁妻哭颓杞都之悲,故以之为喻。这两句是说,楼上谁在弹如此凄婉的歌曲呢?莫非是杞梁妻吗?
“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这两句是说,“商”声清切而多伤干,当其随风飘发之际,听去该是无限凄凉;这悲弦奏到中曲,便渐渐舒徐迟回。
“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这两句说,接着是“铿然”一弹,琴歌顿歇,只听到声声叹息,从高高的楼窗传出,在这阵阵的叹息声中,正有几多压抑难伸的慷慨之情,追着消散而逝的琴韵回旋。
这四句着力描摹琴声,全从听者耳中写出。但摹写声音,是为了摹写其人。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这两句是说,我最哀伤的不是歌者的哀痛,而是没有人能够理解她个中的伤悲,知音难觅才是她感伤叹息的真正原因。
“原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鸿鹄:天鹅。因为天鹅是终身伴侣制,不管是觅食还是休息,都是成双成对。这两句是说,愿我们成为一双天鹅,一起展翅高飞,自由翱翔。
诗人借高楼上的歌者之悲抒写自己的人生感受,“但伤知音稀”是一种具有广泛社会性的苦闷、悲伤和期待,诗人将所抒发之情融于幻境之中,对于声音的描写细腻生动,歌者与听者遥相呼应,把失意之人的徘徊、悲切、希冀全面地展现出来了。当代戏剧学家张庚《古诗十九首解》:读者从那琴韵和叹息声中,能隐隐约约,看见了一位蹙眉不语,抚琴堕泪的绝代佳人的身影,但妙在诗人说得缥缈,令人可想而不可即罢了。
清初诗歌评论家吴淇在《选诗定论》称《古诗十九首》中:“为此首最为悲酸。”
在《古诗十九首》中,《青青河畔草》可以说完全是借助于视觉的描写写成的,而《西北有高楼》则完全是借助于听觉的描写写成的。视觉的意象是具体的,所以诗的中心画面构成较实。诗人往往使用一些无实指的文字来破解它,把画面中所形成的具体经验引到画外之外来,力图赋予它以普遍的意义。但是与之相反的是,听觉的意象完全是虚的,即音乐的符号是存在于时间中的,而不是存在于空间中的。它创造了一个似乎通过物质形式来计量的时间意象,而这个物质完全是由声音组成的,所以它本身就是转瞬即逝的。音乐使时间可听,是时间形成和连续可感,它不是停留在眼前,而是直入心灵的。这就涉及到诗歌表现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如何才能把一种听觉意象用文字符号传达出来。在中国诗歌史上,《西北有高楼》可以说是最早成功地解了这一问题的作品之一。
本诗是从楼下听琴者的角度展开描写的,采用了限制视角来写,使人只知楼外,莫知楼内,因而更有一种虚空感全诗化虚为实,以实写虚,从而达到了极佳的抒情效果。
附录:《西北有高楼》古诗十九首之五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交疏结绮窗①,阿阁三重阶②。
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
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③。
清商随风发④,中曲正徘徊⑤。
一弹再三叹,慷慨有馀哀⑥。
不惜歌者苦⑦,但伤知音稀⑧。
愿为双鸿鹄⑨,奋翅起高飞⑩。
注释
②阿(e)阁:四面有曲檐的楼阁。这句是说阿阁建在有三层阶梯的高台上。
③无乃:是“莫非”、“大概”的意思。杞梁妻:杞梁妻的故事,最早见于《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后来许多书都有记载。据说齐国大夫杞梁,出征莒国,战死在莒国城下。其妻临尸痛哭,一连哭了十个日夜,连城也被她哭塌了。《琴曲》有《杞梁妻叹》,《琴操》说是杞梁妻作,《古今注》说是杞梁妻妹朝日所作。这两句是说,楼上谁在弹唱如此凄惋的歌曲呢?莫非是象杞梁妻那样的人吗?
④清商:乐曲名,声情悲怨。清商曲音清越,宜于表现哀怨的情绪。
⑤中曲:乐曲的中段。徘徊:指乐曲旋律回环往复。
⑥慷慨:感慨、悲叹的意思。《说文》:“壮士不得志于心也。”
⑦惜:痛。
⑧知音:识曲的人,借指知心的人。相传俞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琴,子期死后,伯牙再不弹琴,因为再没有知音的人。这两句是说,我难过的不只是歌者心有痛苦,而是她内心的痛苦没有人理解。
⑨鸿鹄:据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说:“凡鸿鹄连文者即鹄。”鹄,就是“天鹅”。一作“鸣鹤”。此二句以双鸿鹄比喻情志相通的人,意谓愿与歌者同心,如双鹄高飞,一起追求美好的理想。
⑩高飞:远飞。这二句是说愿我们像一双鸿鹄,展翅高飞,自由翱翔。
白话译文:
楼上飘下了弦歌之声,这声音是多么的让人悲伤啊!
商声清切而悲伤,随风飘发多凄凉!这悲弦奏到"中曲",便渐渐舒徐迟荡回旋.
那琴韵和"叹"息声中,抚琴堕泪的佳人慷慨哀痛的声息不已。
不叹惜铮铮琴声倾诉声里的痛苦,更悲痛的是对那知音人儿的深情呼唤。
愿我们化作心心相印的鸿鹄,从此结伴高飞,去遨游那无限广阔的蓝天白云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