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假戏真做——《西门豹治邺》赏析

(2016-03-08 20:05:58)
标签:

史记

褚少孙

西门豹

老巫婆

杂谈

本篇选自《史记.滑稽列传》褚少孙续补部分,题目是后加的。褚少孙,颖川(今河南禹县)人。家住沛县(今江苏沛县)。西汉原地、成帝年间(公元前48-47)曾为博士。他为《史记》补写了《孝武本纪》、《三王世家》、《龟策列传》等篇,又为《外戚世家》、《滑稽列传》增补了一些内容。

西门豹是战国初期魏国杰出的无神论者。他在任邺县令时,严惩了罪大恶极的老巫婆和乡官、三老等人,揭穿了他们大搞迷信、残害人民的骗人把戏。西门豹还征发邺县群众,兴修水利,发展了农业生产。他的治邺显示了他的魄力和政治才能。

魏文侯时,西门豹为邺(今河北省临漳县西,河南安阳市)令。豹往到邺,会长老,问之民所疾苦。长老曰:“苦为河伯娶妇,以故渐贫。”豹问其故,对曰:“邺三老、廷掾(yuàn)常岁赋敛百姓,收取其钱得数百万,用其二三十万为河伯娶妇,与祝巫共分其余钱持归。当其时,巫行视小家女好者,云‘是当为河伯妇。’即娉取。洗沐之,为治新缯(zēng)绮縠(hú)衣,闲居斋戒;为治斋宫河上,张缇(tí)绛帷,女居其中,为具牛酒饭食,行十余日。共粉饰之,如嫁女床席,令女居其上,浮之河中。始浮,行数十里乃没。其人家有好女者,恐大巫祝为河伯取之,以故多持女远逃亡。以故城中益空无人,又困贫,所从来久远矣。民人俗语曰:‘即不为河伯娶妇,水来漂没,溺其人民’云。”西门豹曰:“至为河伯娶妇时,愿三老、巫祝、父老送女河上,幸来告语之,吾亦往送女。”皆曰:“诺。”

魏文侯的时候,西门豹为邺县令。西门豹到邺县上任,会集地方上德高望重的人问他们有关老百姓痛苦的事情。这些人说:“苦在替河伯娶媳妇,为这个原因,本地民穷财尽。”西门豹问这是怎么回事,这些人回答说:“邺县的三老、廷掾每年向老百姓征收赋税搜刮钱财,收取他们的钱有数百万,他们只用其中的二三十万为河伯娶媳妇,与祝巫这些人共同把多余的钱财拿回家去。到了为河伯娶媳妇的时候,女巫巡查小户人家的长得漂亮的女子,说‘这个女子适合做河伯的媳妇’。马上下娉礼娶去。给她洗澡洗头,给她做新的丝绸花衣,让她独自居住,并进行沐浴斋戒,在漳河岸上搭起供闲居斋戒用的房子,张挂起赤黄色和大红色绸帐,这个女子就居住在这样的屋子里,替她准备牛肉和酒食,这样经过十多天。大家共同给她装饰点缀,像嫁女儿一样的床铺枕席,让她坐在上面,浮到河的中央,顺着潮水漂流了数十里才沉下去。那些有漂亮女子的人家,恐怕被大巫祝看中替河伯娶为媳妇,因为这个缘故大多带着自己的女儿远远地逃走了。因此城中人越来越少,越来越贫困,这种情况从开始以来已经很长久了。老百姓中间流传着这样的俗语有‘假如不为河伯娶媳妇,就会大水泛滥,淹死百姓’的说法。”西门豹说:“到了给河伯娶媳妇的时候,希望三老、巫祝、父老都到河边去送新娘,有幸也把这件事告诉我。”这些人都说:“是。”

至其时,西门豹往会之河上。三老、官属、豪长者、里父老皆会,以人民往观之者三二千人。其巫,老女子也,已年七十。从弟子女十人所,皆衣缯单衣,立大巫后。西门豹曰:“呼河伯妇来,视其好丑。”即将女出帷中,来至前。豹视之,顾谓三老,巫祝、父老曰:“是女子不好,烦大巫妪为入报河伯,得更求好女,后日送之。”即使吏卒共抱大巫妪投之河中。有顷,曰:“巫妪何久也?弟子趣之?”复以弟子一人投河中。有顷,曰:“弟子何久也?复使一人趣之!”复投一弟子河中。凡投三弟子。西门豹曰:“巫妪、弟子,是女子也,不能白事。烦三老为入白之。”复投三老河中。西门豹簪笔磬折,向河立待良久。长老、吏傍观者皆惊恐。西门豹曰:“巫妪、三老不来还,奈之何?”欲复使廷掾与豪长者一人入趣之。皆叩头,叩头且破,额血流地,色如死灰。西门豹曰:“诺,且留待之须臾。”须臾,豹曰:“廷掾起矣。状河伯留客之久,若皆罢去归矣。”邺吏民大惊恐,从是以后,不敢复言为河伯娶妇。

到了这一天,西门豹和长老们相会在漳河边上。三老、官员一类、地方上有钱有势的人、里巷中的年长者都出席,以平民百姓的身份来看热闹的也有二三千人。那个女巫,是个老女人,年纪已有七十岁。跟随老巫婆的女弟子有十来个人,都身穿丝绸的单衣,站立在她的身后。西门豹说:“叫河伯媳妇来,看看她长得怎么样?”就有人扶着那女子从帷帐中出来,来到面前。西门豹仔细打量一下,回顾头来对三老、巫祝、父老们说:“这个女子不漂亮,麻烦大巫妪去报告河伯,需要重新寻找漂亮女子,迟几天送去。”立刻命令差役们抱起大巫妪,把她抛到河中。过了一会儿,说:“巫妪怎么去这么久不回来啊?叫一个弟子去催促一下!”把她的一个弟子抛到河中。又过了一会儿,又说:“这个弟子怎么久还不回来啊?再派一人去催促一下!”又抛一个弟子到河中。总共抛下了三个弟子。西门豹说:“巫妪、弟子都是女人,不能说明事情。麻烦三老去见河伯说明事情,又把三老抛到河中。西门豹帽子上插着簪笔,弯着腰,恭恭敬敬地站立在河边很久。长老、廷掾等旁观者都惊恐万分。西门豹说:“巫妪、三老不回来,怎么办?”要再派廷掾和长老一人去催促。这些人都吓得跪下磕头,把头皮都磕破了一直,额上血流满面,脸色像死灰一样。西门豹说:“好的,且等待一会儿。”过了一会儿,西门豹又说:“廷掾可以站起来了。估量河伯留客时间会长久,你们都散了吧,离开这里回家吧。”邺县官吏百姓都大为惊恐,从这以后,不敢再有人提起为河伯娶媳妇这件事了。

西门豹即发民凿十二渠,引河水灌民田,田皆溉。当其时,民治渠少烦苦,不欲也。豹曰:“民可以乐成,不可与虑始。今父老子弟虽患苦我,然百岁后期令父老子孙思我言。”至今皆得水利,民人以给足富。

西门豹征发民众开挖了十二调水渠,引河水灌溉百姓田地,田地都得到灌溉。这个时候,百姓开挖水渠感到厌烦劳累,不想干。西门豹说:“老百姓可以和他们共同成功而快乐,不能同他们一去考虑事情的开始。今天父老子弟虽然因为我受害受苦,但可以预期百年以后那些父老子孙会想到我今天这一番话。”直到现在,邺县地方百姓还享受着西门豹为他们带来的水利建设的成果,老百姓因此而家给户足,生活富裕。

在结尾部分,写西门豹兴修水利,征发邺县民众开挖了十二条水渠,彻底根治水患。这一部分和前面仍有联系,因为河伯娶妇的来源虽是封建势力借迷信以敛财,但也确实存在着当地百姓对水灾的恐惧,在自然灾难面前无能为力。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西门豹的远见卓识,他给邺县人民绘制了远景蓝图,并带领大家实干,虽然有些百姓嫌修渠吃苦,不想干,但西门豹不为所动,他说:“今父老子弟虽患苦我,然百岁后,期令父老子孙思我言。”有志者事竟成,西门豹的水利规划给老百姓生活带来根本转变,使百姓富裕起来,其功德泽被后人。

西门豹在邺县作出很大的成绩,自然离不开他自身的条件,但是也与他所处的特定历史环境有关。魏文侯魏斯(公元前445-前396年在位)是战国初期的魏国君主,他师事卜商、段干木,任用李悝为相,吴起为将,奖励耕战,大刀阔斧地进行了政治、经济改革,使魏国成为诸侯国中最为强大的国家。西门豹正是在魏斯的支持下来到邺县,顺应了这股改革的潮流,才有所作为的。表面上看是西门豹这位英雄人物开创了邺县的新天地,实际上是改革的大背景把他推向了前台,时势造英雄,归根结底还是历史造就了他这位英雄。从本文中我们也可以看出魏文侯时期魏国充满生机蓬勃发展的现实。

《西门豹治邺》在写作上最大的特点,是在历史散文中揉入小说、戏剧笔法。文章构思巧妙,如同小说;矛盾冲突尖锐,又像戏剧。文章一开头,写西门豹到邺县,风尘仆仆,便召见长老,访问民间疾苦,看出是一个关心百姓的好官。而听了长老的介绍以后,却又变得无动于衷,只是平平谈谈地告诉长老,到为河伯娶媳妇的日子,希望三老、巫祝、都到河边送新娘,自己也要出席。这就不由得使人产生悬念,是因为听了长老的介绍知难而退吗?或者本来就是装模作样地作秀一番,到结果仍是入乡随俗,听之任之,和当地贪官污吏打成一片,成为官场这个大酱缸中的一员。读罢下文,才如梦方醒,原来这是西门豹的老练之处,他深藏不露,以退为进,欲擒故纵,是风暴到来之前的宁静。

在接下来,河伯娶妇的那天,才是最富有戏剧性的场面。那场面热闹非常,而西门豹却以大智若愚、大巧如拙的面貌出现,对于河伯娶妇,他仿佛比谁都相信,也更虔敬,他以所嫁女不漂亮为借口,解救了这一女子;接着以向河伯报告情况为由,不由分说,命令差役将老巫婆投入河中,之后又一催促老巫婆返回为名,将老巫婆的三名弟子投入河中。紧接着又以“女子不能白事”为幌子,又把地方上的基层官吏三老投入河中,最后还准备以催促巫婆、三老返回为名将廷掾、地方豪绅投河,吓得这班平时作威作福的家伙面如死灰,跪地求饶,才算结束了这出由西门豹亲自导演的好戏。从此以后,河伯娶媳妇的陋习,不禁自止,再也没有人敢提起了。

从革除河伯娶妇这一陋习来看,我们都知道这一陋习由来已久,西门豹所面对的是既得利益集团的相互勾结,面对的黑恶实力十分强大,不仅有地方上的基层官吏三老、廷掾,地方上的封建势力巫祝,而且还有众多被愚弄而不觉悟的百姓,他们既是受害者,也是围观者,西门豹如何矫治这一社会顽疾,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他胆识过人,智力超群,他决心将计就计,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利用河伯娶妇的仪式来实现他的斗争方案。这一连串戏剧性的情节,无不经过精心设计,当他事先以想好的理由,分批把老巫婆和她的三个弟子以及长老一一投入江中,给了地方上的黑恶势力猝不及防的沉重一击,同时我们看到西门豹很懂得掌握斗争的节奏,在连沉数人之后,依旧毕恭毕敬地弯着腰长久站在河边,装出静候河伯回音的样子。这是向那些潜在的对手施展心理战术,让心存幻想着在陡然急转的形势面前正视自己的尴尬处境,尤其有趣的是他还提出再让一人到那里去催促大巫妪等人返回,但引而不发,故意不点名谁去,借此留出回旋时间,在这种心理压力下,廷掾、地方豪强等心理防线终于崩溃了,主动下跪求饶。西门豹则继续假戏真做,仍以河伯作掩护说,这是河伯留客了,大家就此散去吧。至此,一个老谋深算、料事如神、玩强敌于股掌之上的智者的形象,十分传神的得到表现。整个场面描写,西门豹妙语如珠,在正剧严肃的氛围中,高潮不断,演出了一幕又一幕令人喷饭的幽默剧,如此戏剧性的表现,在历史散文中也是颇有特色的。

本文通过写两千多年前,西门豹治邺时,巧惩恶势力,破除迷信,兴修水利的故事,刻画西门豹有勇有谋,以民为本,敢作敢为,为民做主,为民除害的形象。

如果说《西门豹治邺》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成功地塑造一个智者形象的话,那么这一形象塑造成功不能不归功于作者巧妙的构思与富于戏剧性的表现。据作者褚少孙在《史记.滑稽列传》中自述,他生平“好读外家传语”,所谓“外家传语”是指六经以外的史传、杂说,可见他治学不止一家,旁术博采,见多识广,这正是他能够写好《西门豹治邺》的一个重要原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