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政治哲理——《叔向贺贫》赏析

(2015-12-11 18:30:36)
标签:

古文观止

栾武子

郤邵子

杂谈

本文选自《国语.晋语八》,《晋语》共九卷,起于晋武公,终于晋昭公,记事较详,文学性较强。题目为原编者所加。
晋大夫叔向拜见晋国执政大夫韩宣子,宣子正在为贫困而忧愁,叔向却向他祝贺。
韩宣子说:“我有卿大夫的名位,但是没有与卿大夫职位相应的财富,没有办法和诸位大夫交往,所以我正在为此发愁,你却祝贺我,这是什么缘故呢?”
叔向回答说:“以前栾武子没有一百顷田地,家里穷的连祭器都备不周全,但是他能够传播德行,他的美名远播,诸侯们都亲近他,戎狄这些少数民族都归附他,晋国因此而安定强盛。他执行法度,没有弊病,后来他杀厉公,立悼公,国人因为感念他的德行,不以为恶,所以他能够免于难。传到他的儿子桓子,骄傲自大,奢侈无度,贪得无厌,犯法胡为,以公为私,多蓄财贿,按理应该得到惩罚,但因依仗着他父亲栾武子的遗德,平安无事,直到他死。到了桓子的儿子怀子,一改他父亲的行为,而照他爷爷栾武子这样做,本来可以免除灾难,但因为受到他父亲桓子的牵连,所以逃到楚国。晋国的另一个大夫郤邵子,他的家财有晋国公室的一半,在三军中的将领,他的家人占到半数,恃仗富贵和权势,在国内肆无忌惮,结果他在朝廷上陈尸受辱,他的家族在首都被彻底灭掉。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郤家有五个大夫,三个卿这样的高官,他们的权势不可一世,然而一朝被诛灭,国人没有哀怜和同情他们的,这是因为没有德行的缘故啊!现在你有栾武子的清贫境况,我认为你能够做到像栾武子那样的德行,因此祝贺你。如你不忧德行能不能建立,而是忧财富有没有足够,我表示哀怜都来不及,又有什么可以祝贺的呢?”
于是,韩宣子拜谢叩头,说:“我也是和他们一样,将要灭亡都不知道,你不仅拯救了我一人,我们韩家的所有族人,都要感谢你的教诲。”
春秋后期,晋国进入卿大夫争权的阶段,这种局面一直发展到春秋末期的韩、赵、魏三家分晋。
在卿大夫向君王夺权与卿大夫倾轧纷争的形势下,如何保全自身与家族呢?叔向自有他的远见。叔向对韩宣子贺贫的一席话,包孕着一个深刻的政治哲理:贫不可怕,贫而有德,推行其美德,争取民心,才可以保护自身及其家族,才能免却灾祸;反之,富而无德,骄泰奢侈,贪欲无限,必有灭顶、灭族之灾祸临头。为了说明这个哲理,叔向引用了正反栾武子和郤邵子两家历史来类比,点出贺贫的原因。并进一步指出,如果不建立德行而忧贫,则不但不可贺,反而是要哀怜的,点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与叔向相比,韩宣子就显得目光短浅了,韩宣子当高官,目的是为了发财,发不了财就忧愁,其实做官的人愁的往往不是清贫,而是发财的速度太慢,叔向一眼将韩宣子看透,于是,为他举出栾武子和郤邵子这晋国两大家族兴衰的历史,这才使韩宣子惊出一身冷汗,猛然醒悟。
文章的最后用韩宣子的拜服作结,说明论点,有巨大的说服力。
“诗到入画方为妙,官到能贫乃是清”。叔向的言论,是难得清醒的言论,固然是为了卿大夫身家的长久之计,但同时也是对贵族们贪得无厌的行为提出了批评,认为这是自取灭亡。叔向贺贫的故事在今天仍具有教育意义,它说明,贫穷不可怕,只要能摆正心态,传播美德,遵循法度,更能创造出辉煌的业绩;富而无德,才是最可怕的。
 
 附录:《叔向贺贫》
叔向见韩宣子,宣子忧贫,叔向贺之。宣子曰:“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无以从二三子,吾是以忧,子贺我,何故?”

  对曰:“昔栾武子无一卒之田,其宫不备其宗器,宣其德行,顺其宪则,使越于诸侯。诸侯亲之,戎狄怀之,以正晋国。行刑不疚,以免于难。及桓子,骄泰奢侈,贪欲无艺,略则行志,假货居贿,宜及于难,而赖武之德以没其身。及怀子,改桓之行,而修武之德,可以免于难,而离桓之罪,以亡于楚。夫郤昭子,其富半公室,其家半三军,恃其富宠,以泰于国。其身尸于朝,其宗灭于绛。不然,夫八郤,五大夫,三卿,其宠大矣,一朝而灭,莫之哀也,唯无德也。今吾子有栾武子之贫,吾以为能其德矣,是以贺。若不忧德之不建,而患货之不足,将吊不暇,何贺之有?”

 宣子拜,稽首焉,曰:“起也将亡,赖子存之,非起也敢专承之,其自桓叔以下,嘉吾子之赐。”

 

 译文
  叔向去拜见韩宣子,韩宣子正为贫困而发愁,叔向却向他表示祝贺。
  宣子说:"我有卿大夫的名称,却没有卿大夫的财富,没有什么荣誉可以跟其他的卿大夫们交往,我正为此发愁,你却祝贺我,这是什么缘故呢?"
  叔向回答说:"从前栾武子没有一百顷田,家里穷的连祭祀的器具都备不齐全;可是他能够传播德行,遵循法制,名闻于诸侯各国。各诸侯国都亲近他,一些少数民族都归附他,因此使晋国安定下来,执行法度,没有弊病,因而避免了灾难。传到桓子时,他骄傲自大,奢侈无度,贪得无厌,犯法胡为,放利聚财,该当遭到祸难,但依赖他父亲栾武子的余德,才得以善终。传到怀子时,怀子改变他父亲桓子的行为,学习他祖父武子的德行,本来可以凭这一点免除灾难;可是受到他父亲桓子的罪孽的连累,因而逃亡到楚国。那个郤昭子,他的财产抵得上晋国公室财产的一半,他家里的佣人抵得上三军的一半,他依仗自己的财产和势力,在晋国过着极其奢侈的生活,最后他的尸体在朝堂上示众,他的宗族在绛这个地方被灭亡了。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那八个姓郤的中有五个做大夫,三个做卿,他们的权势够大的了,可是一旦被诛灭,没有一个人同情他们,只是因为没有德行的缘故!现在你有栾武子的清贫境况,我认为你能够继承他的德行,所以表示祝贺,如果不忧愁德行的建立,却只为财产不足而发愁,我表示哀怜还来不及,哪里还能够祝贺呢?"
  宣子于是下拜,并叩头说:"我正在趋向灭亡的时候,全靠你拯救了我。你的恩德不敢独自承受,恐怕从我的祖宗桓叔以下的子孙,都要感谢您的恩赐。"

注释
(1)选自《国语》。《国语》相传是春秋时左丘明作,二十一卷,主要记西周末年和春秋时期鲁国等国贵族的言论。叔向,春秋晋国大夫羊舌肸(xī),字叔向。
(2)韩宣子:名起,是晋国的卿。卿的爵位在公之下,大夫之上。
(3)实:这里指财富。
(4)无以从二三子:意思是家里贫穷,没有供给宾客往来的费用,不能跟晋国的卿大夫交往。二三子,指晋国的卿大夫。
(5)栾武子:晋国的卿。
(6)无一卒之田:没有一百人所有的田亩。古代军队编制,一百人为"卒"。一卒之田,100顷。是上大夫的俸禄。
(7)宗器:祭器。
(8)宪则:法制。
(9)越:超过。
(10)刑:法,就是前边的"宪则"。
(11)行刑不疚(jiù):指栾书弑杀晋厉公而不被国人责难。
(12)以免于难:因此避免了祸患。意思是没有遭到杀害或被迫逃亡。
(13)桓子:栾武子的儿子。
(14)骄泰:骄慢放纵。
(15)艺:度,准则。
(16)略则行志:忽略法制,任意行事。
(17)假货居贿:把财货借给人家从而取利。贿,财。
(18)而赖武之德:但是依靠栾武子的德望。
(19)以没其身:终生没有遭到祸患。
(20)怀子:桓子的儿子。
(21)修:研究,学习。
(22)离桓之罪:(怀子)因桓子的罪恶而遭罪。离,同"罹",遭到。
(23)以亡于楚:终于逃亡到楚国。
(24)郤(xì)昭子:晋国的卿。
(25)其富半公室:他的财富抵得过半个晋国。公室,公家,指国家。
(26)其家半三军:他家里的佣人抵得过三军的一半。当时的兵制,诸侯大国三军,合三万七千五百人。一说郤家人占据了晋国三军中一半的职位。晋国有三军,三军主将与将佐,合称为“六卿”。
(27)宠:尊贵荣华。
(28)以泰于国:就在国内非常奢侈。泰,过分、过甚。
(29)其身尸于朝:(郤昭子后来被晋厉公派人杀掉,)他的尸体摆在朝堂(示众)。
(30)其宗灭于绛:他的宗族在绛这个地方被灭掉了。绛,晋国的旧都:在现在山西省翼城县东南。
(31)八郤,五大夫,三卿:郤氏八个人,其中五个大夫,三个卿。
(32)吾子:您,古时对人的尊称。
(33)能其德矣:能够行他的道德了。
(34)吊:忧虑。
(35)稽首:顿首,把头叩到地上。
(36)起:韩宣子自称他自己的名字。
(37)专承:独自一个人承受。
(38)桓叔:韩氏的始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