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才诗人狄金森——读《狄金森诗选》

(2013-11-01 18:46:26)
标签:

杂谈

艾米莉.狄金森(Emily Dickinson,1830-1886)是与惠特曼并称为美国最伟大的两位诗人,而且她的声名仍在蒸蒸日上,甚至有人把她与莎士比亚相提并论。美国毕晓普这一代女诗人更是将她举为诗歌王国里的“王后”。

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狄金森虽然死后声名远播,但她生前却只不过是阿默斯特镇上的一名默默无闻的独生女子。她一生不但没有出过国,就是出马萨诸塞洲也仅有一次。除了去过本州的波士顿等地寥寥几次以外,她终生都待在幽静、美丽、守旧的阿默斯特镇,即使在这个当时只有三千人的小镇,她也并不引人注意,难怪人们称她是“隐士”诗人。就是这样一个谜一样的人,写出了谜一样的诗,谜一样的文。她一生写了近一千八百首诗,一千多封散文书信。她的情素完全倾注在写作上,绝对不是普通意义上那种清心寡欲的“修女”。

狄金森生前只发表过8首诗,而且都是匿名发表的,她没有主动向报刊投过稿,这8首诗绝大部分是亲友把她的赠诗私自拿出去发表的,个别则是朋友一再央求,盛情难却不得已而同意的。

狄金森的诗是谜一样的诗,最令人注目的一点是几乎所有的诗都没有题目,全是编号,这就使一般的读者遇到了困难,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对写诗的场合或背景更是无线索可寻,先前的批评家和编选家一般将狄金森的诗分为四大类:一、人生;二、自然;三、爱情;四、永恒。蒲隆的译本又补充了三类:一、灵魂、心理;二、信仰;三、文艺。当然这七大门类仍不足以包罗狄金森诗歌创作的丰富多样。

狄金森的诗给人突出的一个形象就是短小,其中大多数诗不超过20行,最长的一首也仅50行,而用词节约,每行字数不多,所以狄金森的诗不仅行数少,而且每行都很短,这就形成了她的诗作经济凝练的整体特色。

在“人生篇”中的诗涉及的主题无不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并从中体会人生的感悟,富有哲理性。如:

常言道“时光能平息一切”——/其实时光从未将什么平息——/实实在在的痛苦与日俱强/如同力气随年纪受益——

真正的痛苦是那种铭心刻肺的痛苦,是不会健忘的。我们可以体会到像文革这类给全国人民带来悲剧性灾难的痛苦,少数人想要淡忘或者制造淡忘都是徒然的,这只能表现出他们的丑恶嘴脸,引起国人的警惕。

大自然是诗人每日要面对的生活大环境,也是诗人吟咏的重要对象。狄金森的是观察敏锐,意象独特。下面是狄金森的一首著名的诗,颇能代表她此类诗的艺术特色。如:一条渐渐消失的路/有一只飞转的车轮——/一声祖母绿的反响——/一阵胭脂红的奔腾——/灌木上的每朵花/都摆正碰歪了的头——/突尼斯来的邮件,或许,/——一次清晨的骑马闲遛!

诗人在这首诗里使用了一连串并列的意想,尤为新奇的是诗人用颜色的意象“祖母绿”、“胭脂红”来形容声音、形容动作。在修辞里,人们把它叫“通感”,即把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沟通起来的手法。这首诗谜似的小诗说的是蜂鸟。蜂鸟是鸟类中最小的鸟,它体态娇小,羽毛鲜艳,并带金属般的闪光,嘴形尖长如针,常在花间采蜜,飞行时双翅煽动频繁可高达每秒50-70次。它能进能退,也能在空中悬浮。知道这首诗所描写的对象及其特征后,读者不禁会拍案叫绝。原来这首诗把颜色、声音、动作融为一体,强调一种突如其来的动作,颤动的声音,绚丽的色彩,转瞬即逝的总体形象,最后用幽默夸张的口吻形容它像一个快得惊人的海外来客。诗中只是一连串颜色、声音、动作互相交融的意象。这首诗给人一种蜂鸟转瞬即逝的印象,其动作是一种闪电似的并发,动作的压力是如此强烈,蜂鸟飞动是如此迅速,给人目不暇接之感,眼睛看不见,靠耳朵听,耳朵听不全,只有凭想象去追赶了。

意象鲜明,想象奇特是狄金森诗歌的一大特点。这首诗除了意象鲜明以外,想象的奇特尤其表现在“突尼斯来的邮件”这一点上,这里的突尼斯,含有遥远、陌生、神秘、不可理喻、异教色彩等寓意,用在蜂鸟身上,极为经济,极为具体。

像这样的诗在狄金森诗里是不胜枚举的。如那首比较好懂一点的关于“蛇”的诗。全诗自始至终不见一个蛇字,但形态毕露。如“窄溜溜的家伙”,“斑斓的箭杆”,“路过一条甩开的鞭子”等来暗写;用“草像被梳子一下子分开”,“草在你脚下合拢/在前边复有分散”来写动作,可见诗人观察细致入微。

爱情向来被奉为人性中的至神至圣,是诗人们歌颂的领地,而女诗人们在这方面又独具所长。那么终身未嫁的狄金森在这方面表现又是如何呢?综看她的爱情诗,在这方面表现得相当卓越。她写出了大量爱情诗篇,敏感而又多情。这样,就产生了谁是她所钟情的男子这样一个谜。也许存在,也许并不存在。以她的性情来看,她极有可能不会真正爱上任何一位世俗的男子,她所爱的归根到底只是她独立的自我和自己想象中的理想伴侣。也许正因为这样,她最终没有让任何男子走进她的生活,只是通过书信来保持他们之间的关系,因为距离产生美感,诗歌也只是她宣泄情绪的工具。如:如果风信子对情人蜜蜂/解开她的腰带/蜜蜂会不会还一如既往/对风信子顶礼膜拜?//如果“乐园”——被说服——/把她珍珠的护城河献出——/伊甸园会不会还是伊甸园,/郡主——会不会还是郡主?//

这首诗充分表现出一位少女对婚姻既向往,又害怕的矛盾心情,写得入情入理,纤毫毕现。

又如:爱——你太高——/我不可攀——/但它若是两人——/谁知道我们不敢/轮番冲击钦博拉索峰——/公爵一般——与你比肩//爱你太深——/我趟不过——/但如果不是一个/而是成双——/划手——快艇——某个炎炎的夏天——/谁知道——我们不会抵达太阳?//

钦博拉索峰是厄瓜多尔最高峰。诗人在这里写了爱情的力量,是什么也阻挡不住的。全诗把热恋中的人儿那种排山倒海、一往无前的勇气,宣泄得一览无遗,酣畅淋漓。

死亡是任何人最终避免不了的结局,同时又是基督教宣扬永生来世的起点。在“永恒篇”中诗人狄金森对此作了探讨,所不同的是她总是试图另辟蹊径,从完全不同于传统的角度来表现对它的理解。如:对有的人死的打击是生的打击/这些人一死,才有了生气——/如果他们活着,他们等于死去/只有他们死后,生命才算开始。

在这里诗人辨证地指出了死是生的开端,保守陈旧事物的死亡,才为新生事物开辟了道路,既然如此,我们又何必惧怕死亡呢?

狄金森的大多数诗更是具有多层面的含义,从不同角度出发可以体会到不同的内涵,把它认定为一个方面,就会忽略其他方面,所以我们不必拘泥于遍选者的标题。从诗的本身去理解,才能体会她的博大精神。如:灵魂挑选好自己的伴侣——/随后——就把门关/对她神圣的多数——/从此不再露面——//不为所动——她发现车驾——停在/她那底矮的门前/不为所动——哪怕一位皇帝跪在她的门垫上面//我知道她——从一个泱泱大国——/单单把一人挑选——/从此——把她关注的门扇封锁/如同磐石一般//

这首诗可以说是她对诗歌献身的宣言,但也可以把它理解成择友的专一,爱情的坚贞,对上帝的坚信,对隐居生活的决心。正因为狄金森诗歌多层面的含义加上诗歌各个部分之间跳跃跨度很大而缺少连贯性,她的诗歌对读者的欣赏能力是一个极大的挑战,这也是狄金森诗歌迷人的地方。

又如:要讲真理但要歪着讲/成功就在于三弯九转/真理高超的惊奇/对我们虚弱的快乐太刺眼//

这首诗在“人生篇”中,虽说可以说是对真理的看法,但何尝不体现狄金森创作上的心得和诀窍。

狄金森诗歌的另一特色是标点的使用,她在诗中大量使用破折号“——”,破折号在她诗歌中具有语法上的、语义上的、韵味上的、节奏上的、音乐上的诸多功能,也是诗人诗歌创新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每一个破折号的具体用法都是很值得玩味的。

艾米莉.狄金森是个无师自通的天才,她的诗显示出驾驭语言的非凡本领,她的诗是超前的、反传统的。不是所有的书都是开卷有益的,但是狄金森的诗,我们可以说它是开卷有益的,因为它是诗歌领域里无与伦比的瑰宝。

 

 

 

 

 

 

 

 

《狄金森诗选》摘录:

人生篇:

六七(686)

常言道“时光能平息一切”——

其实时光从未将什么平息——

实实在在的痛苦与日增强

如同力气随年纪受益——

 

时光是对烦恼的检验——

但不是治病的良药——

如果它证明能治,也就证明

根本没有疾病困扰——

 

七二(739)

多少回我以为和平已经来到

其实那时侯和平还十分遥远——

就像沉船遇难的人——认为他们——

在海中央把陆地发现——

 

于是拼搏有所松懈——但结果证明

像我一样没有希望——

在抵达港口之前

有多少虚幻的海岸出现在前方——

 

九十(1129)

要全讲真理,但要歪着讲——

成功就在于三弯九转

真理高超的惊奇

对我们虚弱的快乐太刺眼

 

闪电会吓着孩子,好言解释

方能使他们放心

真理必须逐渐放光

否则人人都会双目失明——

 

自然篇:

一八三(986)

草里有个窄溜溜的家伙

偶然间往前一蹿——

你也许见过他——要是没有

他的通知太突然——

 

草像被梳子一下子分开——

看见了一枝斑斓的箭杆

然后草又在你脚下合拢

在前边复有分散——

 

他就喜欢一块沼地

种庄稼地气太凉——

小时侯光着脚丫子

中午不止一趟

路过一条甩开的鞭子

扔在太阳下,我想

我弯下腰去拾

它缩了一下,就不知去向——

 

大自然的子民有几位

我们彼此都很熟悉——

我对他们感到

一种亲切的欣喜——

 

可是一见这家伙

无论独自一人,或是结伴

就不由得感到气紧

骨子里一股虚寒——

 

二一八(1463)

一条渐渐消失的路

有一只飞转的车轮——

一声祖母绿的反响——

一阵胭脂红的奔腾——

灌木上的每一朵花

都摆正碰歪了的头——

突尼斯来的邮件,或许

一次清晨的骑马闲遛——

 

爱情篇:

二五零(213)

如果风信子有情人蜜蜂

解开了她的腰带

蜜蜂会不会还一如既往

对风信子顶礼膜拜?

 

如果“乐园”——被说服——

把她珍珠的护城河献出——

伊甸园会不会还是伊甸园,

郡主——会不会还是郡主?

 

二七一(453)

爱——你太高——

我不可攀——

但,它若是两人——

谁知道我们不敢——

轮番——冲击钦博拉索峰——

公爵一般——最终——与你比肩——

 

爱——你太深——

我趟不过——

但如果不是一个

而是成双——

划手——快艇——某个炎炎的夏天——

谁知道——我们不会抵达太阳?

 

爱——你轻纱蒙面——

很少人——能把你看见——

微笑——变脸——唠叨——死亡——

极乐——没有你——便是怪事一桩——

上帝给了绰号——

地久天长——

 

永恒篇:三五九(95)

我的花束要献给囚徒——

只见黯淡——长久期盼的目光,

没有采撷许可的手指,

一片耐心等着进天堂。

 

面对此情此景,如果花束

把清晨和旷野的气息流露,

它们便不虚此行,

我也就别无他求。

 

三八三(301)

我思量,尘世短暂——

苦海——无边

伤害频繁,

那又如何?

 

我思量,死亡难免——

精力再旺

难逃衰亡,

那又如何?

 

我思量,到了天庭——

总会扯平——

出现新的均衡——

那又如何——

 

四二零(816)

对有的人死的打击是生的打击

这些人一死,才有了生气——

如果他们活着,他们等于死去

只有他们死后,生命才算开始。

 

信仰篇:五四六(185)

“信仰”是件巧妙的发明

如果大人先生可以看见——

但是遇到紧急情况

显微镜也得仔细分辨。

 

灵魂、心理篇:五零九(764)

预感——是草地上——那条长长的阴影——

表明太阳西沉——

 

告知受惊的小草

黑暗——即将来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