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日本名著《细雪》中的雪子和妙子的个性差别

(2011-03-29 18:43:59)
标签:

日本

细雪

门第观念

幸子

自由恋爱

谷崎润一郎(1886-1965)是日本文坛具有代表性的唯美派现代小说家。《细雪》是谷崎个人作品中的高峰之作,也是整个昭和文坛的优秀代表作之一。法国文学家萨特盛赞这部作品是“现代日本文学的最高杰作”。

《细雪》是一部描述日本中产阶级青年男女之间爱情故事的风俗小说。讲述了没落贵族莳冈家族四姐妹的生活故事。故事围绕着二女儿幸子夫妇为操办三女儿雪子和四女儿妙子的婚恋为主要情节展开,最后以雪子相亲成功结束。

雪子和妙子无疑是全书着墨最多,作者致力刻画的两个主要人物。

三女儿雪子温柔贤惠、知书达礼,但性格内向,是个具有日本式古典美的女性。她为人处事有主见,有洞察力。她关爱孩子,二姐幸子的女儿悦子一直依赖她的照顾,甚至比母亲还亲;大姐鹤子家的孩子(鹤子夫妇有六个孩子)患病,也赖于雪子昼夜的护理,才能极早康复;妙子生病,雪子亲自上门去照顾。她关心人,体贴人,然而这样一个宜室宜家的大家闺秀在婚恋问题上一再碰壁,慢慢地成了“剩女”。小说中以雪子的五次相亲为主轴,对雪子的每次相亲的经过都有细致的描绘。从中可以看出雪子在婚姻大事上深受传统观念的束缚,总是一味委曲求全听凭别人摆布,一次次相亲均因家庭、财产、性情等原因告吹。光阴荏苒,雪子从妙龄少女变成了年过三十的老姑娘。这一切使二女儿幸子夫妇真的着急了。从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日本贵族女子相亲有那么多的讲究,要调查对方的家庭背景、财产收入、个人经历、健康状况、家族病史......这些都需要委托专门机构假以时日才能提出完整的调查报告。在这种条件下,门当户对是如何的不易,而一旦年过三十,成了剩女,又是多么的无奈、纠结。从雪子的五次相亲来看,前期的过分挑剔,与后期的每况愈下,成了鲜明的对照。当然,雪子的性格,消极保守,也是她多次相亲不果的主要原因。

四女儿妙子的婚事也令全家头痛。她模样俊俏、性格开朗、聪明能干,在为人处世和婚姻问题上同雪子相反。她主张女性自强自立,亲自开办布娃娃厂、筹办西服店、还业余学习舞蹈,不到三十岁,就拥有多项技能。妙子敢于打破门第观念,坚持自由择偶,婚姻自主。她曾和富商子弟奥畑订婚,当发现对方吃喝玩乐,不务正业后,便毅然脱离关系,先和一个在洪水中救过自己的平民摄影师板仓私订终身。板仓不幸病故后,继而和一名调酒师相爱,并未婚先孕。妙子的表现在社会上被认为是大逆不道,曾一度逐出家门,但她我行我素,奋起抗争,家人无奈,最后和她言归于好。妙子最后和调酒师正式结为夫妻,过着平凡的生活。

在《细雪》中,雪子是作者钟爱的人物。作品中的雪子是一个缺乏肉体感,拥有雪白的肌肤,具有古典美的女性,她身上还飘荡着一种香气一样的物质,表面羞涩内向,骨子里有许多非凡的韧性。作者从传统生活中,赏樱花、捕萤、观月、看剧、旅行等活动与人事结合,而雪子正是这种传统文化气息的继承者。宁静、美好、倔强、温柔、处子一般的纯洁善良,连带相貌,也是文文弱弱的,这是雪子给人们留下的印象。作者在书中把雪子作为日本女性的典范加以颂扬,最后还给雪子安排了与美国学成归来的贵族后代御牧相亲,结果双方非常满意,雪子总算守到云开见月明,觅到了如意郎君。

在《细雪》中,作者把妙子视为不安分守己,有损门风的女性,总认为她是麻烦的制造者,并刻意把妙子作为雪子的对立面来陪衬;认为雪子是可爱的,妙子是邪恶的。事实证明这种看法是片面的。事实上二者都是门第观念的受害者。雪子因为受传统教育影响太深,思想保守。如在一次相亲后,男方桥寺打电话来约她出去谈谈,她不知所措,拖延了很长时间接电话,拒绝了男方的请求,因此被男方认为没有诚意,导致相亲失败。不能不说是雪子的性格使其然。而妙子和奥畑之间欲说还休、不清不白的关系,也与妙子家庭不支持她创业,不给她生活费有关,试想她要创业、要生活,没有经济支持怎么行?而她和奥畑脱离关系,是因为奥畑不务正业,出入柳街花巷,对自己的人生没有规划,这不能说妙子无情无义。试想和这样一个没有责任感的男子结合,光有辉煌的门第有什么用。说妙子是门第观念的受害者,是因为她独立自主、自由恋爱的主张处处受到家庭内部的打压。大姐鹤子和二姐幸子甚至认为由于妙子败坏门风,增加了雪子择偶的困难,因此而迁怒于妙子,并对妙子的婚事横加干涉,处处打压的态度,对妙子是极不公正的。值得一提的是妙子自强自立、自由恋爱的主张,恰恰代表了时代潮流的进步和发展,这或许是作者始料未及的吧。

所以,我认为具有古典美德的雪子是可爱的,她是清醇善良的化身。具有现代意识的妙子也是可爱的,她自强自立,敢于打破旧传统的束缚,虽然为此付出了一定的代价,受到周围环境的挤压,但她终究为自己挣得了自由。在现代人眼中,能有比自由更可贵的东西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