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评点《世说新语》伤逝篇

(2010-10-10 19:24:57)
标签:

王粲

顾荣

建安七子

顾彦先

《世说新语》

伤逝,指悼念死去的人,为死去的人而哀伤。在古代中国,这是个严肃的哲学问题,尤其是魏晋时期,士大夫在玄学思想的影响之下,还把它作为一个辩论玄谈的品目。

王仲宣好驴鸣,既葬,文帝临其丧,顾语同游曰:“王好驴鸣,可各作一声以送之。”赴客皆一作驴鸣。

王中宣:即王粲,高平人,出身贵族,为蔡邕赏识,归附曹操,官任侍中,病死在征途上。他擅长文学,是“建安七子”之一。 好驴鸣:喜欢听驴叫或者喜欢学驴叫。 文帝:即曹丕。 同游:同行的人。 赴客:为王粲送葬的人。

“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死后,参加葬礼的士子们在魏文帝曹丕的倡导下,各学一声驴叫来为他送葬。曹丕不愧是王粲的知音。古往今来,多少隆重的丧葬模式并没有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惟独那一声驴叫,是真心情的流露,至今为人乐道。说明了那个时代,文人名士们不拘于礼教的率真多情,崇尚的是人的感情自然流露,这样的伤逝形式别出心裁。

王戎丧儿万子,山简往省之,王悲不自胜。简曰:“孩抱中物,何至于此?”王曰:“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简服其言,更为之恸。

万子:既王绥,王戎之子。 山简:山涛的儿子,字季伦,河内怀人,温文尔雅,好酒,官至尚书左仆射。 省:探视,吊唁。 孩抱中物:小孩子,还在怀抱中的孩子。王绥死时十九岁,这里用此来形容他年纪小。 最下:最下等的人。 不及情:谈不到有什么真性情。 服:信服。

中国是一个伦理社会,自古以来,很重视人与人之间的亲情。正是这些普通人构成了社会的主体和支持。“情之所钟,正在我辈”,有情有义就是这些普通人,他们支撑了整个现实社会。山简很信服他的话,更为王戎感到悲痛。

顾彦先平生好琴,及丧,家人常以琴置灵床上。张季鹰往哭之,不胜其恸,遂径上床,鼓琴作数曲,竟抚琴曰:“顾彦先颇复赏此不?”因又大恸,遂不执孝子手而出。

顾彦先:指顾荣,东吴丞相顾雍之孙,归晋后,官至尚书郎。 张季鹰:指张翰,性旷放不羁,与顾荣同乡。 竟:弹完。 颇:是否,依然。 执孝子手:古代丧礼中,要执孝子的手来表示慰问。

顾荣平生好琴,张翰不愧为顾荣的知音,用弹曲来表达自己的哀思,虽不执孝子手而出,我们能责怪他不知礼吗?这充分表现出他不拘于礼法,更表现出他与顾荣感情深厚,那种悲伤难以自抑,以至沉浸在悲伤里什么也不记得了。情到深处,又有谁能去责怪他呢?

这些故事真情尽现,生动感人,读来令人黯然神伤。这些名士们率直多情的个性,体现了那个时代崇尚自然的思想文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