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评点《世说新语》政事篇

(2010-10-05 15:24:56)
标签:

陶侃

东海郡

《世说新语》

政事

致理

杂谈

政事,“孔门四科”中列第三,指官员处理政事的能力,也是儒家评论人物的标准之一。

陶公性检厉,勤于事。作荆州时,敕船官悉录锯木屑,不限多少。咸不解此意。后正会,值积雪始晴,听事前除雪后犹湿,于是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官用竹,皆令录厚头,积之如山。后桓宣武伐蜀,装船,悉以为竹钉。又云,尝发所在竹篙,有一官长连根取之,仍当足。乃超两阶用之。

陶公:即陶侃。爱惜才力,勤俭节约,深谋远虑,看似微不足道的东西,聚集起来,自有其用处。陶侃是一个难得的好官。当今之世,铺张浪费,好大喜功,形象工程,层出不穷。陶侃当使今日之官员汗颜。

王安期作东海郡,吏录一犯夜人来。王问:“何处来?”云:“从师家受书还,不觉日晚。”王曰:“鞭挞宁越以立威名,恐非致理之本。”使吏送令归家。

宁越:战国时期的好学之人。致理:同治理。

立法的目的,是让社会安定清明,所以,要讲法律,也要讲情理,如果法律使好人受害,那就不是良法了。

殷浩始作扬州,刘尹行,日小欲晚,便使左右取袱。人问其故,答曰:“刺史严,不敢夜行。”

若要政令畅通,法律当有其严肃性,法律不但要治民,更要治官。内外有别,官民有别的法律,非良法也,其执行度必然大打折扣。

谢公时,兵厮逋亡,多近窜南塘下诸舫中。或欲求一时搜索,谢公不许,云:“若不容此辈,何以为京都?”

谢公:即谢安。当今城管与流动摊贩之间的冲突,屡见不鲜,市容要管理,底层民众也要吃饭。看来应像谢安一样,另换一种思路,包容与宽免,才是良性的治理。

这是几则官员们勤政爱民,忠于职守的正面形象的小故事。在东汉末年到东晋时期,政治腐败,战乱交加,奸佞弄权的时代背景下,这些故事多少让人产生一点安慰,当事人受到后世的敬仰也在情理之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