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站长》是俄国文学中小人物题材的滥觞
(2009-12-27 12:42:13)
标签:
驿站长俄国文学骠骑滥觞杜妮亚 |
四十年前,我阅读过普希金的长诗《叶甫盖尼.奥涅金》,小说《上尉的女儿》,深为他的才华所倾倒。
四十年后,再次阅读普希金的小说,魅力仍在。短篇小说《驿站长》就是一篇结构精巧,饱含作者感情的作品。
《驿站长》开头对驿站长这个属于十四级文官的小公务员无奈的处境和地位作了概括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公务人员的同情,为受尽诽谤的驿站长正名:一般说来都是些很和气的人,天生殷勤周到,容易相处,对荣誉极少要求,对钱财也不过分贪婪。从他们的谈话中,可以吸取许多有趣和有益的东西。
小说从“我”的一位驿站长的朋友说起,这位驿站长朋友有一位漂亮、聪明伶俐的女儿叫杜妮亚,初次相遇就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和愉快的回忆。他们热情好客,临分手时站长祝“我”一路平安,女儿送“我”到马车旁。几年以后,“我”又有机会经过那条驿道,旧地重游,已有物是人非之感。走进房间,几幅画着浪子故事的图画依旧;桌子和床铺仍摆在老地方,但窗台上已经没有花;一切凋敝和零乱。和上次简朴而整洁的房间截然不同。站长还是那位站长,但衰老得厉害,令人震惊。白发、皱纹、驼背——仅仅三四年时间,他竟从一个精力充沛的男子汉变成一个干瘪的老头。
“我”问起了杜妮亚,但老人不愿回答。于是“我”邀请老人喝酒,酒驱散了他脸上的乌云,打开了这位老相识的话匣子。
三年前,一个冬天的傍晚,驿站来了一位年轻的骠骑兵,因要不到马而生气,杜妮亚的出现产生与往常一样的效果。马匹回来了,那位来客也不上马车,借口头痛,生病,一连在他家待了两天,这期间杜妮亚寸步不离地守着她,还请了医生给他治病。这位来客讨得了善良的驿站长和杜妮亚的欢心,到第三天早晨,站长和这位可爱的房客分别时就依依不舍了。那天是礼拜天,杜妮亚打算去做礼拜。骠骑兵的马车套好了。他和站长道别,慷慨地酬谢了他的留宿和招待;他也和杜妮亚道别,主动表示要送她到村头的教堂去。杜妮亚不知如何是好......“你怕什么呀?”父亲对她说,“他老爷又不是狼,不会把你吃掉的,你就乘车上教堂去吧。”`杜妮亚从此一去不复返了。
可怜的站长弄不懂,他怎么能亲自允许杜妮亚和骠骑兵一起乘车去,他怎么会这样糊涂,当时他的理智上哪儿去了。
老人经不起这样的打击,他病倒了,给他看病的是那个给骠骑兵看过病的医生,他肯定地对站长说,年轻人没有病,他当时就猜到骠骑兵的险恶用心。
驿站长身体刚恢复,就向C城的邮政局长请了两个月假,步行去找女儿,他从驿马使用证上知道,那位骠骑兵上尉明斯基是到彼德堡去的。给他赶过车的车夫说,杜妮亚一路上都在哭,虽然看样子她是自愿跟他走的。
他住在一位老同事家里,打听到明斯基的地址,决定去找他。
见了明斯基,老人要求把苦命的杜妮亚还给他。
年轻人狼狈不堪地说:“我对不起你,愿意请求你的宽恕。不过你不要以为我会扔掉杜妮亚,她会过上好日子的,我向你保证。你要他干什么?她爱我,她已经不习惯过原来那种生活。你也好,他也好,都不要忘了已经发生的事情。”接着他把一卷东西往站长袖子里一塞,打开房门,站长自己也不明白是怎么会事,已经待在街上了。
他呆呆地站了好久,后来发现翻袖口上有一卷纸,是几张揉皱的五卢布和十卢布的钞票。泪水又一次在他眼眶里滚动,这是愤怒的泪水,他把钞票捏成一团,扔在地上,用鞋跟狠狠地跺了几下,走了。
但走以前他想见见可怜的杜妮亚,他打听到杜妮亚的住处,从门外看到明斯基坐在那儿沉思默想杜妮亚穿着华丽时髦的服装,坐在他那把圈椅的扶手上。当杜妮亚抬头看到老站长时,大叫一声倒在地毯上。明斯基吃了一惊,看见老站长站在门口,“你要干什么?”他咬牙切齿地对老站长说,“你干吗像强盗似地处处跟着我?你是不是想杀了我?滚出去!”他用一只有力的手抓住老人的衣领,把他推下楼梯。
老人回到住所,朋友劝他上告,但他想了想,决定就此罢手。
当“我”第三次经过某地时,这个驿站已经撤消了,老站长已经死了,他是喝酒喝死的。“我”来到了凄凉的墓地,陪同的小孩对“我”说:“一位漂亮的太太,坐着六匹马拉的轿式马车,带着三个小少爷和一个奶妈,还有一条黑色的哈巴狗,来问起过站长,她一听说老站长死了,马上哭起来,并到坟上去过。”
很显然,那位漂亮的太太就是杜妮亚。
在贫富差距悬殊的社会中,驿站长的宝贝女儿杜妮亚出走是有其深刻的现实原因的。向往繁华的生活,以婚姻作为跷板,改变自己的命运,这样的事例过去有,今后也不会绝迹。但是这是一条风险很大的通道,正如驿站长所说:“被过路的浪荡鬼拐骗的,杜妮亚不是头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这些姑娘给玩弄了一阵就扔掉了。这样的人在彼得堡很多,都是些年轻的姑娘,今天他们穿的是绸缎丝绒,明天呢,你瞧,她们就得和小酒馆里的穷光蛋一起去扫马路了。”
书中杜妮亚的归宿并没有像驿站长想象的那么差,明斯基还是爱她的,她的命运也确实改变了。但是在她的命运改变的同时,他相依为命的父亲的命运也因此而改变,由于缺少了女儿这根精神支柱,他整个人垮了下去。在这一点上杜妮亚和明斯基都是有责任的,他们是自私的,丝毫没有顾及老人的感受。当然杜妮亚在有些事情上她也不能完全做主,因为这是由当时妇女社会地位决定的。某种程度上我们也同情杜妮亚,她还是带着孩子来看过她的父亲,尽管父亲已经故世了。
小说结构紧凑、精巧。闲笔不闲,例如前两次来到驿站时,对驿站长房间里挂着浪子回头故事的图画,不是在某种意味上隐喻着这篇小说伤感而又无奈的结局?
短篇小说《驿站长》是俄国文学中小人物题材的滥觞,作者通过了驿站长这一小人物的悲惨遭遇表达了对小人物的同情。关注小人物的命运,就是关注社会,关注民生。在普希金之后,小人物题材的作品大量涌现,作家的视角日益从贵族化转向平民化,体现了作家的良知,普希金的开山之功,不可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