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理科班语文学情分析

(2012-08-20 16:52:58)
标签:

杂谈

分类: 必修选修

   

 

    当前进行的高考改革,高考实行“语数英+大综合”考制,大文大理之下,对于理科生来说,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他们对语文的重视。很多语文教师一提到教理科班语文就头疼,当前很多理科学生语文能力不强,究其原因主要是学习氛围还没形成,导致学习兴趣不高,语文素养不高,未能正确看待语文,学习态度不端正等情况。语文是作为基础学科,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知识、培养实践能力的基础。因此,作为理科班语文教师,必须不断更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营造理科班语文学习氛围,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
 
理科生语文学习情况调查
一、理科班学生学习心理特点   

在调查的两个理科班,共97个学生,其中男生68人,女生29人。高中的学生,特别是理科生,他们总是情绪不稳定、易兴奋,容易对某些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而兴趣又常常使学生进入极大的激动状态之中,表现在学习过程中或者对某些感兴趣的学科特别注意,或者对某些老师“情有独钟”,他们带着满腔热情愿意学习他们所喜欢、钦佩的教师所教的学科。但对语文和英语这一类识记性的科目,他们总是不感兴趣,学习氛围沉闷。
二、对语文学科的错误观念  

理科生一直以来对文科学习总是存在错误观点,如“语文基础论”,即语文学习讲究基础,基础好的学生不用怎样下苦功也能取得好成绩,基础差的学生再努力学习也是白费徒劳;“语文无用论”,即学习语文,只要掌握能认字说话,就行了,对于实际生活没有太大的用处,因为每个人天生都懂语文,所以就没必要学语文了……这样种种错误观点使得学生在心理上排斥语文学习,如果这样的观念一旦形成并蔓延的话,势必影响班里的学习氛围。
三、传统语文教学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学习氛围的营造   

语文课堂知识含量丰富,以识记理解的内容为主,理科生容易受课堂气氛影响,一旦气氛沉闷下来的话,总会发生精神不集中,开小差的情况。在课堂上,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导演不得力,再好的剧本对于演员来说也只是一堆废纸。传统语文教学只是注重知识点灌输,忽视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很多学生甚至教师也会认为,高二分科会很大程度上改变语文学习的面貌,文科班氛围浓厚,语文学习兴趣盎然,而理科班语文作为二分之一的文科科目,早已被丢弃在被人遗忘的角落,这样就导致了语文课堂沉闷气氛的出现。
四、理科生语文基础薄弱    

在调查的理科生中,分班后基础分比年级平均分低3分,语文基础薄弱,理性思维的驱使下他们会更加忽视语文能力的培养。很多情况下,不是学生不想学好,更不是教师没能力教好,而是微弱的求学上进心确实很难调动到学生去抓紧语文学习
五、学习时间安排不均衡    

在调查中,理科生较统一的理由是:语文及格容易,要得高分难,所以还不如把宝贵的时间放在易于突击得高分的科目,这样容易出现极端偏科现象。高二年级,学生必须应付水平测试以求获得高考入门券,为了保证时间,他们会舍弃某个可以稍微放松一点点的科目,比如语文;而高三年级,在高考压力下,在理科班,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这四科受到老师们的重视,而语文的地位就不同了,每天除了上一两节语文课,布置相应的复习题外,作业大多数都是数理化,有老师认为语文成绩在高三一年难有大的提高,只能尽量保持,而在数理化上还有很大飞跃的可能,所以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就主观地分配给了数理化,这些情况也会影响语文学习氛围营造。
 
    针对以上的种种学生现状存在于大部分理科学生中,语文成绩停滞不前,常此以往,不单使学生成绩受到影响,更使语文教学前景面临挑战,所以必须努力营造语文学习氛围,增进师生之间的关系促建。要在理科班中培养学习氛围,教师必须想法设法培养学生“愿学乐学优学”的兴趣学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